首页 > 

新能源供热让哈尔滨的天更蓝

来源:
时间:2018-09-21 10:00:57
热度:

新能源供热让哈尔滨的天更蓝供热公司工作人员在检查新投入供热的设施。 本报记者李宝森摄随着城市扩容,供热需求也随之大幅提高,对供热热源的建设选择也在发生着很大变化。哈尔滨市新增热源对

供热公司工作人员在检查新投入供热的设施。 本报记者李宝森摄

  随着城市扩容,供热需求也随之大幅提高,对供热热源的建设选择也在发生着很大变化。哈尔滨市新增热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以燃煤为主的供热能源结构到了调整的关键机遇期。近日,哈尔滨市对全市供热规划进行了修改和调整,供热新能源迎来大展拳脚的机会。

  新能源占新增供热能力三成

  近日,哈尔滨市调整修改《哈尔滨市城区供热规划(2017—2020)》,将通过联网调峰、预热回收、灵活改造等手段,提高大中型热电厂、大型区域供热热源厂的现有机组供热能力,对既有热源环保改造,实现烟气超低排放,同时增加新能源供热形式,整体提高全市清洁供热率。根据规划,2019年,哈尔滨市城市清洁供热率达到60%以上,2020年达到80%。调整后的城市供热规划将新增一亿平方米的供热能力,其中新能源占30%。

  新修改的规划主要内容是以《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确定的城区规划范围为依据,规划范围为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松北区、平房区、呼兰区和阿城区八个行政区。规划期至2020年。新增热电联产建设项目有5个:威立雅、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一热电厂、捷能热力电站有限公司中心热源厂3个扩建项目,民主供热中心、华尔热电厂两个新建项目。5个新建和扩建热源项目为燃煤供热,总计新增供热面积7000多万平方米的能力。同时,新增新能源供热为3000万平方米,包括电、燃气、污水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这是哈尔滨市供热历史上首次把新能源纳入供热规划。

  据哈尔滨市供热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市每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近千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哈尔滨市提出逐年减少大气污染物总体排放量,而新增燃煤锅炉本身就是一个增量。因此,在改造燃煤锅炉减少排放量基础上,大幅增加新能源供热能力,是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供热新能源技术创新跟进

  据介绍,哈尔滨市供热面积超过2.4亿平方米,目前供热是以热电联产、大型热水锅炉及中小型区域锅炉为主的集中供热。这些大型热源支撑起全市集中供热,使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

  从2010年开始,哈尔滨市大规模拆并小锅炉并纳入集中供热。当年中心城区没有大型热源,采取区域锅炉改造计划,把多个小锅炉拆除,合并一处,新建20吨到40吨的区域集中供热燃煤锅炉,供热面积可达到2000多万平方米。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新能源应用势在必行,大大促进了供热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开发,诞生了一批可用于供热的新能源应用技术,如污水源热泵、储能式电锅炉等。

  近年来,哈尔滨市不断扩大新能源试点,新能源供热种类也在不断增多,从超低排放的燃气,到没有污染排放物的电、污水源热泵等新技术。尤其是污水源热泵,不但没有排放物,而且生产热能的成本费用大大低于煤炭,经济性更好,已连续平稳地为20万平方米的哈尔滨学院小区供热4年。去年扩大试点,在5万平方米的南直小区应用,供热效果好,比原来的燃煤小锅炉成本更低。据调查测算,全市污水源可用于供热的能力超过4000万平方米。今年,正在进行拆并南岗区4台20吨的燃煤锅炉,新建一处污水源热泵供热热源,实现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在电供热方面,由于储能式新技术的应用,可全部利用峰谷电价差,让电力的使用成本费用大幅降低。

  对于具备超低排放的燃气供热,哈尔滨市已经推进若干年,尤其明年俄罗斯天然气将从我省入境,供应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让哈尔滨市获得了发展燃气供热的机遇。因此,2017年,中庆燃气公司专门成立“煤改气”领导小组,扩大燃气供热规模。2017年新签约113户“煤改气”用户、183台燃气锅炉。这一年的燃气供热应用量相当于过去几年的总量。

  城区热源谋划向城外搬迁

  哈尔滨新供热规划中规定,在将来条件成熟时,把位于城区中的大型燃煤热源搬迁到城外,放在城市的下风口,使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到城区外,提高城区冬季空气质量。

  哈尔滨市供热管理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发电厂位于城市中心区南岗区,现在全市供热面积最大的供热公司——哈尔滨华能集中供热公司位于道外区的松花江边,大型供热公司燃煤锅炉量大,所排放的大量污染物都留在了城区上空,对城市空气质量构成巨大影响。因此,新修订的规划中考虑了未来的发展,既要保证供热热源,又要考虑大气质量。新规划中的民主供热中心,将担当起大任。目前规划其供热面积为1500万平方米,未来将可能超过500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替代华能热源。

  因为没有大型热源替代,位于城区中心的哈尔滨发电厂供热一直保持运行,待未来新能源或城区边缘的大型热源建成后,这个哈尔滨市最早的发电企业从发电到供热再到拆除,将完成自己的使命,为保证哈尔滨的城市环境质量作出贡献。(记者李宝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