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去补贴时代 生物质发电如何才能安身立命

来源:
时间:2018-09-20 09:00:14
热度:

去补贴时代 生物质发电如何才能安身立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多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在2018全国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如此表达了生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多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在2018全国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如此表达了生物质发电的长期痛点。

  兼具发电、供暖、环保、民生等优势于一身的农林生物质燃料本该大有可为,却难以避免地面临自身定位模糊、技术设备落后、综合效益不明显、环保费用高企、热电联产比例小等诸多问题。

  即便如此,仍有众多企业为之投身,抛去环保意义和民生工程的内涵,农林生物质发电到底挣不挣钱?在面临可再生能源补贴退坡的大趋势下,如何才能安身立命?

  虽65%企业盈利,但不是赚大钱的买卖

  作为农林业大国,我国农林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规模化开发利用的良好条件。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投产了747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为1476.2万千瓦(不含自备电厂),年发电量794.5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2%。

  “依靠国家补贴的生物质发电,不是能赚大钱赚快钱的买卖。”农林生物质行业代表性人物、黑龙江庆翔集团的总经理王国茂对无所不能记者(ID:caixinenergy)坦言。

  据悉,农林生物质行业当中有65%企业是盈利的。其中,过千万元盈利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盈利两三百万元,还有五六十万元。亏损企业占比15%、达到盈利平衡点的约有20%。

  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的产业链较短,上游为资源行业和设备行业,下游为电网行业。由于优先上网政策,使得现阶段其下游销售不存在问题,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即是上游的原料采购管理和发电设备影响的能源转化效率。

  这两点也是决定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营收的关键。生物质发电收入主要来自三方面:发电上网费、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增值税即征即退。

  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国家在生物质发电的上网电价上给予扶持,认定生物质发电可以优先上网,上网费普遍高于当地煤电标杆电价,比如0.75元/度电里面,就包括了0.4元/度左右的标杆电价和0.35元/度上下的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虽然标杆电价各省各地不同,但与可再生能源补贴基本可以对半。

  王国茂认为,这对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来说是比较大的优惠和扶持了。

  在华电科工新能源生物质事业部技术经理崔发生看来,在目前补贴模式下,许多企业还是盈利的。2016年以前,由于行业发展不成熟、技术设备较为落后、燃料收存储链条不明晰,导致生物质企业亏损严重。

  这也道出了农林生物质发电成本高企不能承受之重——原料成本过高。行业普遍表示,原料成本在整个生物质发电成本中占比高达70%。

  从支出上来讲,农林生物质发电支出:原料成本、折旧、三费。从收购、压缩、去水、运输、存储到最终进入锅炉燃烧,原料付出的成本往往较高,且大部分都是付现成本。与风电、光伏重在前期成本投入不同,农林生物质发电主要开销在运行成本,要先垫钱支付燃料费用。

  中国环保宿迁公司副总经理高伟对记者说:“目前,生物质发电的环保成本特别高。生物质发电排放标准都是参照煤电,没有出台符合生物质发展实际需要的环保标准。”

  崔发生也表达了同感,目前煤电有超低排放脱硫脱硝补贴,而生物质的一切补贴都算在了0.75元/度里面。生物质发电本来就没有煤电机组大,对于成本承担能力较弱,再加上缺乏针对性的超低排放补贴,生物质企业负担很重。

  现金流、建设周期成引资关键

  “以前,生物质企业只要拿到资源,就能找到平台融资。但是随着资金收紧、金融去杠杆,对一个企业来讲,不光要拿到项目,还有原始的资金积累。生物质行业对资本金的要求相对较高,资本金比例在30%以上,才可能吸引到投资者。”广州瑞迪融资租赁总经理王强表示。

  他补充称,资本方评估一个项目,特别看重资产的建设周期和现金流。比如瑞迪一般能接受5年的周期:2年还息、3年还本,而一些大企业和平台最高可接受7年。

  现金流则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影响现金流最大的因素是国家补贴周期长、存在拖欠。标杆电价由当地电网企业按月或者按季跟企业结算,可再生能源补贴则先要由国家财政部先跟电网企业结算,然后电网企业再跟发电企业结算,结算及支付的时间周期比较长。

  王国茂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生物质电站是3万机组,需要投资3亿元。按补贴电价0.35元/度算,1台机组年上网电量是2亿度,这就意味着一年不给补贴,就差7000万元。3年才能拿到补贴的话,就是2亿多元,再加上前期投资3亿元,就是一座电厂前期投入至少5亿元。

  不过王强也强调,融资平台做项目,一般不会把补贴考虑进去。由于补贴是“或有因素”,无论是发电补贴,还是财政补贴,都不能把它算在现金流里。“目前,我们的项目多以供热为主,不是纯发电的。从资本方的角度,不鼓励发展纯发电项目,因为其现金流难以计算。而一些联产项目则是我们的投资重点,与供热企业签了协议,就能保证下游销售,现金流也能计算出来,经济实现可持续。”

  对于选择生物质项目投资,王强表示,这是由于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的应用领域很多,还有诸多技术突破,可以有多重联产的商业模式。之前的项目多为融资平台自己投,现在也会找些资金方,并发起能源基金或信托,以实现多渠道融资。

  去补贴时代,国企+民企?上市?

  生物质发电在2006年迎来发展元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认定对生物质发电每度电补贴0.25元。加上当时原料比较丰富,很多企业积极投身。

  最早一批进入的是国企,比如中节能、国能、大唐。大部分企业一年能赚千万元以上。随后进入了“国退民进”时期,国企央企开始抛售旗下生物质发电项目。接管的民企则逐渐做得风生水起。

  但好景不长,2012年前后,生物质发电企业集体出现盈利亏损,行业进入震荡调整阶段。如今,生物质发电行业虽然走出了“阵痛”,但仍然面对诸多不确定性。

  事实上,2006年行业只聚焦在电价补贴上,却忽略了另一项规定:发电项目的自投产之日起,15年内享受电价补贴,运行满15年后取消补贴。这把降价的剑始终悬在企业的头顶上。

  而近期531光伏新政更是给生物质行业敲响了警钟,可再生能源补贴退坡已是大势所趋。

  崔发生表示,没有可再生能源补贴,生物质发电企业将举步维艰。目前生物质电价为0.75元/度,而企业发电成本在0.5元/度至0.6元/度之间,利润成本不算高。随着对环保要求的提升,成本将继续攀升,可再生能源补贴退坡对于企业来说将是毁灭性的。

  王国茂认为,在这种背景下,行业整合势在必行,未来三五年,行业利润将大幅缩水,亏损面将加大,会进入新一轮洗牌整合,整合的结果是集团化模式运作,即国企+民企的混合制模式。国企的资金实力、技术能力、管理规范化,加上民企的高效、敢打敢拼的作风,将是最佳组合。

  此外,整合上市能否成为生物质发电企业另一种发展方向?行业普遍不看好!

  王国茂表示:“生物质发电盈利能力很弱,靠政府补贴吃饭。你靠政府补贴吃饭的,你还上市?上市需要你造血能力,给股民带来回报,你带来了什么?已经上市的就既成事实了,但未来秸秆发电这块上市很难。除非建成产业园,有了规模和盈利能力,两三年内上市还是有机会的。”

  在崔发生看来,上市对央企、民企的意义都不大。上市主要就是为了融资、扩大规模。无论规模多大,首先要考盈利。在可再生能源补贴退坡、环保压力的背景下,盈利模式都不能保证,上不上市意义不大。

  王强也认为,生物质发电企业上市难度很大。特别是很多民营企业,内部管理都很不规范,都处于起步阶段,盲目上市将暴露更多危机。(【无所不能 文 | 张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