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中国已实现火力发电增长与用水脱钩
中国已实现火力发电增长与用水脱钩 同济大学11日发布消息称,同济大学与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合作研究成果“Decoupling between water use and thermo
同济大学11日发布消息称,同济大学与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合作研究成果“Decoupling between water use and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growth in China” (《中国实现火力发电增长与用水脱钩》),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
该文首次建立了中国长时间序列高分辨率火力发电用水地理信息数据库,揭示了2000至2015年间火电取水、耗水及其水资源压力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并定量评估了多种影响因素对火力发电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贡献。
研究发现,海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火电水资源压力指数明显下降,而西北大型煤电基地所处汇水区的压力指数则显著上升,为此建议西北地区煤电基地开发应实行“取水总量控制”措施。该研究对中国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电力工业发展政策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装机,2017年总量达11.4亿千瓦(含核电),比美国高约35%。近年来,随着“西电东输”工程的推进,西北地区大型煤电基地建设进展迅速,大部分新增火电产能向西北缺水地区转移。火电产能西移的发展态势对当地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虽然总体上中国火电工业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成效,但由于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平均,能源开发热点地区的水资源压力仍将持续,潜在水风险不容忽视。在2000年至2015年间,海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火电水资源压力指数明显下降,而西北大型煤电基地所处汇水区则显著上升,特别是准东、伊利、哈密等煤电基地增幅最大。个别汇水区的火力发电取水量已经超过了当地多年平均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能源发展与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的矛盾较为突出。
针对发现的问题,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化解电力工业水资源风险的3项政策建议:首先,在位于极度缺水地区的煤电基地开发过程中,应采取流域或汇水区尺度的取水总量控制措施,将水资源承载力作为电站规划和投资建设的主要环境约束之一;其次,改进电力工业的水资源管理,从关注电站或机组层面的用水效率和技术水平,拓展到评估系统层面的水资源压力和水资源风险,避免规模增长与布局失当造成的“反弹效应”;同时,无论在水资源管理政策还是能源发展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都需关注能源与水资源系统的协同规划与管理。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超为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世界资源研究所钟丽锦博士、王姣博士为此文的共同作者。近年来,双方围绕中国能源工业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已经在环境与能源领域的著名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Applied Energy等发表了大量合作研究成果。
张超表示,电力工业的水资源问题直到近几年才开始被关注,未来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资源环境约束。在未来规划和管理中,应关注电力工业发展对流域及区域水循环的整体影响,借助更加完善的用水计量手段,在极度缺水地区考虑引入取水总量控制等更加严格的措施,推动水资源管理的精细化和系统化。
原标题:同济大学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能源》 揭示中国已实现火力发电增长与用水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