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首条光伏高速公路是不是又一个“巴铁”式形象工程?

来源:
时间:2018-07-05 20:14:38
热度:

全球首条光伏高速公路是不是又一个“巴铁”式形象工程?:2017年12月28日,全球首条1.1千米的光伏高速公路亮相济南,引发全国以及世界各大媒体关注报道。然而近日媒体报道,通车半年

:2017年12月28日,全球首条1.1千米的光伏高速公路亮相济南,引发全国以及世界各大媒体关注报道。然而近日媒体报道,通车半年以来,这条高速路的光伏电池组件屡受损坏,不得不经常性封闭维修。目前这条光伏路面的快车道部分打了很多补丁,显得斑驳。

2017年12月28日,全球首条1.1千米的光伏高速公路在济南亮相。视觉中国资料图

光伏公路是一个科技感十足的概念。一条路既可以通车,又可以发电,据说将来还可以直接给在上面跑的电动车充电。所以这条光伏公路从问世起就吸引眼球无数,当时甚至有人解读称,光伏公路要革加油站的命。因为是“全球首段”,所以这段光伏公路曾被视为中国科技进步的代表。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才半年时间,就打满了补丁,还经常性封闭维修,无疑不是一个好兆头。

我们甚至有理由担心,这个光伏高速项目是不是另一个“巴铁”式形象工程。

“巴铁”即“立体巴士”,介于有轨电车和大巴之间,上层可载客,下层有窗有灯可通行车辆。前几年这个概念刚出来时,也被许多人解读为“惊艳世界的发明”、“中国制造震惊世界”。但是最终这个脑洞大开的项目沦为融资骗局,以投资方老板因非法集资被抓而告终,留下一地鸡毛。

“巴铁”神话破灭后,人们总结教训,其中一条便是:没有考虑技术可行性,却盲目地大打“爱国牌”。

那么光伏高速是不是一个同样性质的项目?我不敢贸然下结论,以免被人扣上“阻碍国产创新”的帽子。但是有一些疑问却不得不发。

早在光伏高速公路刚亮相济南之时,就有网友提出质疑,比如转化率问题、成本问题、耐用性问题。经过半年的实践检验,这些问题暴露的更突出了。

曾有媒体报道称,该光伏路段“预计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时,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撇开成本谈效益是耍流氓。光伏高速公路的路面造价为3000元每平方米,大大高出于传统沥青路面的300~500元每平方米。据报道,这段光伏路面净总面积5875平方米,粗略算一下,总造价约1760万。

每年发电100万度,按民用电每度0.5元来算,年收益50万。设计寿命15年,总收益约750万,几乎正好是总造价的零头。这种经济效益真的不能叫“非常可观”。

从实践结果来看,年发电100万度还是乐观估计。今年4月4日,有媒体报道,该段光伏路面累计发电近百天,累计发电量为87920kWh。也就是,一百天发电不到8.8万度。虽说有季节因素,但损坏、维修也会带来发电效率的损失。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是在不具备商业可行性的前提下上马的。投资方是一家国企,财大气粗,没把几千万的成本放在眼里。该项目的一名负责人曾表示:“这应该说是一个长远的战略决策,目前还是一个风投项目。”但实际暴露的问题比根据实验室数据测算的更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这名负责人还说了:“每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从开始大家都在谩骂,到问题的逐步解决,然后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像特斯拉的成长一样的。”

这段话单独拿出来没有任何问题,但风投并不是不看重收益,而是更看重远期收益。特斯拉也不是公益企业,马斯克为产能爬坡焦头烂额就是为了证明特斯拉有挣钱能力。那么这段1.1千米的“全球首条光伏高速公路”有远期商业前景吗?还是说,其存在的目的就是花钱搞个大新闻?

如果说只是拿这段路做实验,那么做短一些不可以吗?即使要在实际道路上做测试,也没必要非在高速上测试不可。频繁封闭施工会影响道路通行不说,路面损坏还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我们要为自主创新点赞,但也要警惕拿自主创新制造噱头的行为。一项技术不能因为戴着“为国争光”的帽子就不容许讨论,否则是对那些脚踏实地者的极大不公。

光伏高速是搞噱头还是真创新,请拿出证据为自己说话。

原标题:光伏高速是不是又一个“巴铁”式形象工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