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深圳碳交易一年:首次履约率不足70% 碳市场去哪儿?
深圳碳交易一年:首次履约率不足70% 碳市场去哪儿?碳交易并非终极目的,而是节能减排的经济杠杆。深圳碳市场开市一年来,节能减排成效究竟几何、碳价多少企业才有减排动力、未来碳交易对于
碳交易并非终极目的,而是节能减排的经济杠杆。深圳碳市场开市一年来,节能减排成效究竟几何、碳价多少企业才有减排动力、未来碳交易对于节能减排的提升空间还有多大,显然值得探讨。
近日,作为第三方研究机构的南方低碳研究院发布的深圳碳排放交易体系一周年(中期)报告提到,截至5月30日,深圳碳交易体系首批纳入管控的635家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10%,为该市完成“十二五”期间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下降21%的目标做出了贡献。报告认为,深圳碳交易体系结构性减排初显成效,制造业结构中低碳强度、低能耗行业占比上升。
早在一年前的6月18日,深圳在国内率先启动强制性碳交易,被纳入管控的单位包括635家工业企业和197栋大型公共建筑。按照规定,深圳碳交易首个履约期已经到来,即在规定期限内(6月30日之前),实际排放量超出政府签发的配额部分,必须通过市场购买补足,并完成报备。如果届时仍有企业未向市场购买超额排放的碳,将面临严厉处罚。
但据了解,截至20日,仅有400余家管控单位完成履约,履约率不足70%。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陈海鸥举例说,企业的不重视在6月6日举行的首次配额拍卖活动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当时拍卖的碳总量为20万吨,缺口企业可申购缺口总量的15%,拍卖底价为市场价的一半,35.43元/吨。按照官方说法,深圳此举旨在对困难企业进行帮扶,拍卖总量和申购比例的控制主要是基于碳市场稳定运行的考虑。在陈海鸥看来,市场价一半的拍卖底价设置按常理应对配额缺口企业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但是令其不解的是,即便这样,前来参与竞拍的企业仍不多。
国内7个碳交易试点城市中,有5个正处于履约阶段。业内将2013年定义为中国碳市场元年,眼下的履约显然是这个新兴市场的首次大考,考试成绩不仅能反映这个市场的实际操作价值和意义,甚至将指引其前行的方向。
为此,近日以深圳碳市场为样本,通过多方采访调查,试图窥探国内碳市场首次备考的真实面貌。
部分企业重视不够难履约
“我们公司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缺口?还有没有补救措施?来年我们该怎么做……”6月17日,在深圳市发改委碳交办,一名年轻女子拿着一份碳排放核查报告和配额分配确认书,向该办工作人员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该女子系深圳市华美居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美居)职员,由于2013年公司碳排放超标情况较为严重,老板委托她前来深圳碳交办“斡旋”,与之同行的还有一名男同事,但他们得到的答复是,结果不可更改,公司必须在6月30日之前通过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购买超额排放的碳。按照当前深圳市场超过70元/吨的碳价格,华美居不得不为之付出约60万元的代价。
华美居的尴尬并非孤例,类似场景的出现随着深圳碳交易首个履约期的到来变得十分频繁。
进入6月以来,光顾深圳碳交办的人越来越多,深圳碳交办主任周全红近来被配额缺口企业围得团团转,他表示,“有些管控单位平时不重视,随着履约期临近,发现配额出现缺口,政府要动真格后,就跑来申诉、说情。”
华美居的尴尬有因可寻。据深圳碳交办办事人员介绍,该公司平日没有对碳交易工作引起足够重视是其超额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自身就没把碳交易当回事,我们很多政策和通告,也难以第一时间传达下去,企业更没有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如果平常这些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对如何减排应该会更清楚一些,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竟不知自身问题出在哪里。”
周全红表示,“当前我们最核心的工作就是保证所有控排企业都按时足额履约。”在他看来,履约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左右未来碳市场能否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对企业而言,如果参与拍卖,可以省下一定的费用,但企业积极性仍然不高,证明当前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概念极为淡薄。”陈海鸥称。
企业为何“漠视”碳交易?对此,调查了数家控排企业,得到的答案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是对这一新鲜事物的陌生感。一家电子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公司上下没有人懂,对于如何操作无从下手。第二是人手紧张无暇顾及。员工的日常工作较为饱满,如果要做好这项新工作,设立专门的人员和岗位再好不过,但企业出于成本考虑不愿这么做。第三是配额缺口带给企业的经济支出不是太大。很多企业并不清楚自身配额是否够用,不乏企业认为富余或者缺口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和支出都不会很大,没必要为此事花费太大精力。第四是对政府的执法力度存侥幸心理,有企业认为碳排放不同于污水、固废违规排放,政府不见得会因此动真格。上述情况亦得到了周全红的认同。
碳排放强度何以下降
根据上述报告,2013年,即深圳碳市场首个履约期内,被纳入监管的635家管控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基期(2011年)下降了370万吨,下降率约为11%;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92亿元,增长率为29%,因此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较基期下降了0.13吨/万元,下降率达23%,超出城市“十二五”年均碳强度下降要求。据深圳发改委碳交办主任周全红透露,广东省要求深圳市“十二五”期间碳排放强度下降21%。
另外,深圳2013年预签发配额为3300万吨,能源部门占比47%,非能源部门占比53%,在缺乏重工业的深圳,数家传统电厂成为碳排放主力军。在保持目标碳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深圳首个履约期实际签发配额总量略少于3000万吨,较预配额减少约300万吨。前述报告认为,煤电比重下降亦是原因之一。
从数据来看,深圳碳交易元年对节能减排的推动似乎成效显著。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对此,陈海鸥表示二者存在关联,但万元工业增加值碳强度的下降不能完全归功于碳交易。“有没有碳交易企业都会做节能减排,只是力度、时间点、决策可能会受影响。”在她看来,这一成效是深圳市政府近年来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结果,而碳交易只是多种政策中的一环。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全文显示
-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2024-08-16
-
水泥减产或将给力节能减排推进2024-08-16
-
生物质电厂突遭停产 凯迪电力转型困境2024-08-16
-
北京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实施方案获批2024-08-16
-
我国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2024-08-16
-
CDP公布世界500强碳排放数据2024-08-16
-
南非铸造产业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2024-08-16
-
高压变频器将成为市场节能减排主力浅析2024-08-16
-
国家审计署:44个节能减排项目未达标2024-08-16
-
节能减排急需调整贸易结构2024-08-16
-
深圳试点中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所2024-08-16
-
我国输配电设备进入转型期2014-06-20
-
浙江“铁腕”节能减排责任制 节能产业待深挖2014-06-20
-
2015年全球节能减排方案将出 日本饱受压力2014-06-18
-
晋煤集团多举措破解转型难题201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