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刘振亚: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

来源:
时间:2018-03-30 14:01:42
热度:

刘振亚: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一、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世纪以来,能源、环境、气候变化问题严重制约全球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挑战。2015年9月,中国

  一、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世纪以来,能源、环境、气候变化问题严重制约全球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挑战。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2017年5月,在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再次强调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和广泛响应。2017年11月,联合国经社部与合作组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会议,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全球包容性增长的关键,高度赞赏合作组织为促进国际能源合作所做的工作。全球能源互联网已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和联合国“2030议程”工作框架,将给世界带来革命性变化,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

  一是改变能源发展格局。正如信息互联网改变了全球沟通交流方式,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改变能源开发使用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实现“三个转变”:即能源生产由化石能源主导向清洁能源主导转变;能源配置由局部平衡向跨国跨洲和全球化配置转变;能源消费由煤、油、气等向电为中心转变。未来的能源网是互联电网,电力在能源贸易中将占主导地位,人类将进入高度清洁化、高度电气化、高度全球化的新时代。

  二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气候变化问题形势严峻,世界气象组织在2017年10月发布的《温室气体公报》中指出,按目前趋势发展,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超过3℃,带来巨大灾难。为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8新年致辞中向世界发出了红色警报,呼吁各国团结起来,共同行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将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根本解决方案,实现《巴黎协定》全球温升控制目标。

  三是促进经济持续繁荣。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带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动汽车等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同时,促进发展中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地区差异,实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

  四是推动世界和平和谐。太阳能风能水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开发全球清洁能源,将增进国家之间相互信任,减少化石能源引发的对立冲突,塑造合作、互利、共赢的能源安全新格局,建设和平、包容、友好的新世界。

  五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加快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解决全球无电人口问题,让人人享有充足、经济的绿色能源,让天更蓝、地更绿,世界更美好;能够推动能源、信息、交通三(特)网融合发展,大幅提升人类生产力水平,实现社会文明进步。

  总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条变革之路、绿色之路、繁荣之路、和谐之路、幸福之路,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推动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以规划为引领,加快建设“九横九纵”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能源电气化大背景下,全球能源互联网正日益从中国倡议走向世界行动。中国已建成“八交十三直”21个特高压工程,巴西、印度也投产了特高压直流工程。中国与周边国家,北欧与欧洲大陆,非洲与欧洲、西亚,以及东南亚等区域互联互通正在深入推进。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涉及世界各国能源、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球规划,在规划指导下分阶段推进实施。为此,合作组织对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经济社会、能源资源、电力供需等开展深入研究,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规划。总的思路和目标是:坚持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两个替代”(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为方向,依托特高压、智能电网等先进技术,加快建设跨国跨洲电力大通道,形成“九横九纵”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打造覆盖五大洲的“能源大动脉”,实现清洁能源全球优化配置,保障能源安全和永续供应。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重点要加快亚欧非电网互联和美洲电网互联。一是建设亚欧非“五横六纵”通道。汇集北极、北海风电,北非、西亚太阳能发电,非洲中东部、中国西南、东南亚北部水电等清洁能源,向亚欧非电力消费中心输送,实现多能互补和跨时区、跨季节互济。二是建设美洲“四横三纵”通道。汇集美国中部风电、亚马逊水电、智利北部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向美国东西部、加拿大东部和巴西东南部等电力消费中心输送,保障洲内电力供应,实现南、北美洲电力互济。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总体分三个阶段实施。到2035年,完成洲内互联,亚欧非率先实现跨洲联网,全球形成“五横五纵”格局,跨洲跨区电力流达2.8亿千瓦。到2050年,建成亚欧非和美洲主要联网通道,全球形成“七横七纵”格局,跨洲跨区电力流达7.2亿千瓦。到2070年,建设北极能源通道,全球形成“九横九纵”格局,跨洲跨区电力流达12.5亿千瓦。

  以骨干网架为重点,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打造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将为全世界带来巨大价值和综合效益。

  一是实现能源转型。到2050年,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5年的18.5%增长至70%,成为主导能源;清洁能源发电装机从2015年的18.5亿千瓦增长至220亿千瓦,占全球总装机比重由2015年的31%上升至83%,成为主力电源;全球用电量从2015年的21万亿千瓦时增长到60.4万亿千瓦时,增长近2倍;单位GDP能耗从2015年的0.19吨标准煤/千美元下降到0.08吨标准煤/千美元。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显著优化,清洁化、电气化水平和效率效益大幅提升。

  二是减少环境污染。到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从2015年的195亿吨标准煤增长至260亿吨标准煤,其中化石能源消费总量降至7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清洁能源年替代186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少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9亿吨,可吸入颗粒物1.4亿吨。

  三是应对气候变化。通过清洁替代,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可在2025年前达峰,峰值控制在340亿吨以内,到2050年降至118亿吨左右,仅为1990年的一半,能够实现《巴黎协定》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

  四是让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到2050年,全球人均用电量从2015年的2880千瓦时增长到6180千瓦时左右;电能普及率从2015年的85.3%增加至接近百分之百,解决全球10.6亿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全球平均度电成本比目前降低2.8美分/千瓦时左右,每年减少电费1.8万亿美元左右,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以上这些数值,都是我们认真研究出来,并吸取了联合国,国际能源署等的智慧。

  总之,以骨干网架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建设,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无电人口等问题,恰恰全球能源互联网就是解决这四大问题的全球方案,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

  三、携手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惠及各国人民的宏伟事业,世界各国应该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感,共担责任,共促发展,积极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世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方向,不仅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在经济性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只要大家坚定信心、携手行动、行稳致远,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合作组织成立两年来,致力搭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目前,合作组织会员总数达到402家,覆盖61个国家和地区;创办全球能源互联网中、英文期刊。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签署20多项合作协议。组织开展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规划和关键技术等100余项课题研究,形成多项成果,为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下午,合作组织还将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指数、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装备、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等方面成果。

  总体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远景蓝图已经绘就,技术装备不断突破,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当务之急是汇聚全球智慧和力量,把握世界能源变革转型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从理念到行动的重大突破。在此,提四点倡议:

  一是强化各国共识。发动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社会各界,广泛传播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推动实施“全球能源互联网落实联合国‘2030议程’行动计划”,并纳入G20、APEC等多边合作框架,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

  二是开展积极行动。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与《巴黎协定》、“一带一路”倡议及各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对接,制定行动计划,积极实施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规划。推进中-缅-孟、中-韩-日、刚果(金)大英加-欧洲等一批清洁能源开发和电网互联项目,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落地。

  三是致力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合作,推动特高压大容量海底电缆、特高压柔性直流、高效清洁发电等关键技术装备尽快取得突破;加快制定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

  四是建立高效机制。加强政策协同,促进各国政策对接,推动制定涵盖全球能源互联网规划、建设、运行等方面的国际公约、规则,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培育全球电力市场,促进电力自由交易;创新商业模式,引导能源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资建设,实现互利共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