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万向携手日电拓展新能源
万向携手日电拓展新能源日前,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普星聚能公司与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设立合资公司,日电以1亿美元收购万向旗下A123公司的蓄电系
日前,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普星聚能公司与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设立合资公司,日电以1亿美元收购万向旗下A123公司的蓄电系统集成部门(A123 Energy Solutions),目标瞄准全球能源市场。
查阅过往资料可以发现,日电曾是万向收购A123的同台对手。A123资产进入竞拍阶段时,万向面临的数个竞争对手都是世界500强企业,如江森自控、日电和西门子等,其中江森自控与日电结成的联合竞拍体是万向最大的竞争对手。
这一次,他们成了伙伴。“我们出售了A123(储能电池)一部分业务,与此同时针对另一部分业务,我们和日电签订了一个合资企业的协议,所以在该业务上我们和日电是合作伙伴。”万向有关负责人称“日电是合作伙伴”。从对手到伙伴,似乎印证了收购菲斯科之时鲁冠球所言“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缘起
A123作为美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锂电池制造商,日电对它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收购A123 Energy Solutions这个部门强化自身的蓄电池系统业务。
A123电池业务分为动力电池、启动电源以及电网储能三部分。万向要的是动力电池业务,例如菲斯科上用的电池便是A123的动力电池。而原先万向的竞标对手江森自控的目标是启动电池,日电的目标是蓄电池。当时就有业内人士表示,万向拍下A123以后不排除和日电继续合作的可能,所以在蓄电池业务,日电是万向潜在的买家。
今年3月底,万向将A123 分割,把电网储能及其他能源储存应用部门切割出来,卖给当初没买到的日电,对日电来说,当年出价1.25亿美元买不到A123,现在1亿美元买到了储能业务,称得上划算。
万向收购A123后,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A123公司工程和制造能力,促使其继续保持核心业务的增长。根据业内人士提供的消息,日电买进A123的电池技术以大幅提升该公司在锂离子电网储能系统领域的业务,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全球储能市场将分别达到20亿美元和60亿美元。在锂电池领域,日电将成为比亚迪[2.57% 资金 研报]、三菱、松下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保留
万向并没有完全放弃A123的储能电池业务。
在签署合作协议时,万向保留了中国市场的应用权,即中国市场的电网储能技术和市场由万向和日电成立电网储能合资公司来操作。双方成立合资公司是日电收购A123 Energy Solutions相关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A123储能业务部门是电网调频和可再生能源并网等电网储能业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万向和日电一致认为,携手合作是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电网储能市场获得成功的最佳方式。合资公司将首先专注于最适用于其技术应用的业务市场。
“这是我们和日电的第一次合作,希望有个好的开始。”万向有关负责人称,万向和日电成立电网储能合资公司,共同抢占中国电网储能市场机遇。万向将占有合资公司51%的股份,日电占49%股份,合资公司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开展业务活动。
万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普星聚能公司董事长鲁伟鼎说:“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的部署,能源存储业务被推到了前沿。普星聚能与合作伙伴日电将共同致力于构建技术与业务的平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中国储能市场需求。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在加速转变发展模式过程中的能源结构调整所蕴藏的巨大商机,通过与日电的合作,我们将共同建立业务和操作平台,并充分利用万向在中国市场的金融和业务资源优势[0.11%],更好的参与到这些机会中去。”
为什么要坚守中国市场?“中国是我们最关心、最看好的市场。因此在和日电签订协议时,特意保留了中国市场。”也就是说,中国市场的电网储能技术由合资公司来完成。这一点,万向非常坚持,“当时和万向接洽的企业有很多,我们的前提就是,万向必须拥有中国市场。能接受这个条件的,才有继续谈下去的可能。”
伴随着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储能技术市场成为了一片“蓝海”。中国并不缺新能源,瓶颈是,风能、太阳能“处处都有,但不是时时都有”。储能技术在其中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据悉,A123储能业务部门目前已在中国成功实施了两个电网储能项目解决方案。第一个是位于北京的2兆瓦电网能源储存系统,主要用于电网调频,已进入商业运营。第二个是位于杭州的500千瓦电网能源储存系统,主要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储能,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燃烧发电等。此外,伴随着不断增长的基础设施需求,中国已拥有了许多全球最大的发电及输电相关的公共工程项目,并且建立了相当数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这些都将极大地有利于传统电网设施及大型电网储能系统的引进。
今年初,在记者对鲁冠球的一次采访中,他不止一次地提到了“投资收购来的清洁能源企业,把他们的先进技术和万向全面对接整合,形成中国投资、美国技术、全球市场的运营机制,尽快产出效益。”目前来看,万向通过收购A123的方式建立起了新能源的关键网络,同时以此搭建平台与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目前看来,这一策略逐渐形成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