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餐厨垃圾“一站式”变废为宝

来源:
时间:2018-02-17 08:32:11
热度:

餐厨垃圾“一站式”变废为宝麻涌环保热电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投入运行。技术人员观察厂内自动化设备的运转情况。两万吨垃圾,24小时运行的庞大机械炉排焚烧炉,仅一层玻璃之隔。神奇的是,没有

餐厨垃圾“一站式”变废为宝

麻涌环保热电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投入运行。

餐厨垃圾“一站式”变废为宝

技术人员观察厂内自动化设备的运转情况。

两万吨垃圾,24小时运行的庞大机械炉排焚烧炉,仅一层玻璃之隔。神奇的是,没有一丝臭味,没有一分贝噪音,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坐在像飞船船舱的操作室里,稳稳地移动着手柄,隔空“挥舞”着两只巨大的钢爪。

如此“科幻”的画面,其实是麻涌环保热电厂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日常。

随着麻涌环保热电厂三期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投入运行,东莞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空白终于被填补。至此,总投资7.4亿元的麻涌环保热电厂一、二、三期项目全部投产运行,水乡五镇(麻涌、洪梅、道滘、中堂、望牛墩)及长安、虎门、沙田镇虎门港“八镇一港”的生活垃圾在这里经过焚烧处理,最终形成每年2亿度的绿色电能,送入东莞千家万户。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麻涌镇大步村海心沙的麻涌环保热电厂,近距离揭开餐厨垃圾“一站式”变废为宝的秘密。

每年可处理餐厨垃圾约10万吨

走进三期项目监控室,密密麻麻的流程图、监控灯和数据铺满了整面电子墙,而操控台只坐着5名工作人员——这已足够维持占地两个篮球场的巨型设备了。

“麻涌环保热电厂餐厨项目是东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国家第四批试点城市项目。餐厨垃圾处理采用厌氧消化技术,产生的沼气用于提纯并入燃气管网,沼渣焚烧处理。”东莞市东实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规划,项目可日处理餐厨垃圾300吨,约等于43趟垃圾车的垃圾量;可收运处理地沟油10吨,重量相当于2174桶5升装花生油。按照年处理量计算,每年处理餐厨垃圾约10万吨,产生天然气约436.9万立方米;每年处理地沟油约3600吨,工业油脂约1800吨。

餐厨垃圾项目是将餐厨垃圾进行油水分离,再通过厌氧发酵过程产生沼气,经过提纯后变成天然气。发酵过程产生的沼液进入脱水环节,脱水后的沼渣送入园区的生活垃圾焚烧厂无害化处置,沼液送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厂区回用。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项目刚刚运行,收运餐厨垃圾的难度比较大,只签订了100多家餐饮单位协议。目前,每天处理餐厨垃圾只有12吨。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回应:“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正在逐步构建和完善当中,为更好地开展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工作,接下来将呼吁社会各界及市民朋友积极参与餐厨垃圾分类,将餐厨垃圾交予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收运处理。”

一、二期项目年发电量预计达2亿度

站在一二期项目操作室的玻璃墙前,仿佛来到了某个航母级飞行器的发射井。三面围墙足有五层楼高,底下密密麻麻地存放着附近八个镇街的生活垃圾。灰色的水泥巨墙上没有任何装饰,只有信号灯根据频率闪动,机械门根据流程缓慢开合。巨大粗粝的钢爪在半空中上下移动,一抓一放,8吨垃圾便被投进焚烧炉,相当于一辆垃圾车运载量。

这科幻大片似的画面来自麻涌环保热电厂一、二期焚烧发电项目。该项目占地84亩,规划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是以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为主,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发电为辅的环保项目。

“麻涌环保热电厂配有3台500吨/天机械炉排焚烧炉和2台18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来自‘八镇一港’的生活垃圾,经过‘三炉两机’的技术处理,最终将形成电能并入南方电网,实现变废为宝的资源化利用。”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目前的发电量,每年的发电量预计可达到2亿度,每年节约标煤80800吨,可满足30万城镇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莞目前的生活垃圾主要通过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处理,而垃圾焚烧发电,是一种“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垃圾处理方式,也是东莞垃圾处理的大势所趋。

排放指标优于欧盟标准

对于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市民最关心的莫过于排放物是否安全。

初进麻涌环保热电厂,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个绿草如茵、亭台流水的花园,旁边是一栋栋现代化的办公楼,没有想象中的机器轰鸣声,也没有浓烟滚滚的烟囱,连空气都散发着清新的青草味。

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是一个“花园式”垃圾处理厂,目前各个项目均有对周边群众、中小学生或其他省市等进行开放参观,正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集垃圾处理、教育、旅游为一体的环保示范项目。

走过一个个处理车间,记者最大的感触就是这里的安静和洁净。垃圾卸料大厅总入口设置了空气幕,垃圾储坑密闭环节采用了负压技术、定期更换活性炭废气净化器等一系列措施,整个处理过程中,垃圾气味不会散发在空气中。

在焚烧后的排放物控制方面,项目更是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的组合应用,使得项目的尾气排放指标优于欧盟标准,废水则达到“零排放”的效果。

而项目的开放和透明也让记者大开眼界。每个垃圾处理车间都建有参观通道,从垃圾车运进垃圾到入炉焚烧,所有环节都可以隔着一层玻璃墙直接观看。三层楼高的焚烧设备和处理设备就在玻璃外,而通道内的工作人员,并不需要穿戴隔离服,甚至口罩也不需要,每个人轻轻走路、低声交谈,仿佛身处一间科技实验室。

环境教育基地倡导绿色环保

在环境优美的厂区内,除了垃圾处理车间,还有东实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基地。基地依托麻涌环保热电厂建设而成的,是东莞环境教育“1+N”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莞市首个环境教育类公益性展馆。

走到互动墙前,用力转动手柄,灯光如流水般在墙上留下一条长长的印记,而在灯光两边,可爱的环保小图标一个个亮起来,生动地展示了循环经济其中一个项目的原理。

据介绍,环教基地以“循环经济”为主题核心,遵循资源使用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分为“印象课”“倡导课”“实践课”三大区域,展示内容包括全球环境、中国现状、环保达人、垃圾分类、汽车拆解、固废处理、餐厨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八大板块。同时,设立了一个影视厅作为环境教育的多媒体辅助工具,以及一个环保工作互动区,作为公众的观后感分享和DIY实操区域。

“要真正把绿色环境带给一座城市,不仅要靠环保设施的建设,更要通过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从根本上减少垃圾产生和废弃物排放。”项目负责人介绍,主展厅以“Hello,自然课”为布展主线,大量使用声、光、电等科技布展技术,引领公众在卡通人物“豆豆”的互动中完成“绿色生活”概念重建,引发对健康、自然、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思考,倡导践行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陈琬莹 通讯员 罗淑怡 冯玉连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