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首页 >
减少化石能源依赖可提升欧盟实力
来源:
时间:2014-06-11 10:10:16
热度:
减少化石能源依赖可提升欧盟实力随着欧洲经济陷入低迷,最近两年,一向在气候变化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欧盟各国也出现了意见分歧。以德国为代表的一部分国家表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可再生能源;而英
随着欧洲经济陷入低迷,最近两年,一向在气候变化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欧盟各国也出现了意见分歧。以德国为代表的一部分国家表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可再生能源;而英国等另一部分国家则认为核电、天然气或许是更加经济的选择。原定的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将何去何从,在现有的经济形势下,欧洲各国将如何平衡经济、就业、能源成本和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全球气候谈判又遭遇哪些挑战?围绕以上问题,6月9日《第一财经日报》专访英国前外交部长气候变化特命大使艾士诚(JohnAshton)。第一财经日报:对于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目标是否具有约束性,现在欧盟是否已经达成了统一的意见?艾士诚:目前我们在如何努力、达成何种目标上仍存在争议,对于未来十年乃至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欧盟在这一方面确实进展缓慢,对于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动力也稍显不足。众所周知,近几年欧洲经济低迷,一种欧洲会重蹈十几年前日本经济覆辙的恐慌在人们中间蔓延。目前并没有一个较好办法可以重振欧洲经济。但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大力促使欧洲经济发展模式从高增长型向低增长型转变,这会有效地刺激新的投资,从而减少欧盟国家对他国石油天然气的依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压力,也能够使得基础设施建设更先进、更节能。这不仅对欧洲的就业、发展等问题有利,还能有效提高欧盟国家的综合实力。但目前的问题在于,决策者们并不这么认为,用中国的一句老话说:当局者迷。他们仅从表面上认为任何环保措施都会花费甚多,而没有深入分析这些措施长远看来是对经济发展有利的。另一个问题是欧洲目前陷入财务危机,欧元区全面疲软,因此也无力对可再生能源问题达成最起码的一致。我注意到在欧盟应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的准备期,决策者们表示会就可再生能源目标迅速达成一致,但结果并没有,我认为我们已经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时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决策者们承诺最迟在今年10月之前会做出最后决定。这可能包括减少机器使用量,预计相较于1995年减少40%,但我认为至少应减少一半。但40%的承诺也好,因为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也可能包括欧盟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目标,虽不确定可能增加多少比重,但我估计在25%~26%之间。日报:你认为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目标是否有必要?艾士诚:许多欧盟成员国包括英国在可再生能源目标上有自己的想法。我个人认为英国的做法是必要的,这会有利于其经济发展,在英投资者们可以从中获得投资保障。而英国需要达成可再生能源目标,不仅仅是由气候变化所推动,更重要的是因为俄罗斯对英国能源的投资迫使英国不得不这么做,人们不希望英国在能源方面太过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而要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一个方法是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但英国没有就此做出更好的承诺,我认为这是很遗憾的,因为在提高能源利用率上,英国本来可以做得更好。而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大约六七年前,欧洲只有摩纳哥与卢森堡两个小国电力系统方面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尽管其所占比重也不大。之后我们签订了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目标计划,在该计划中我们承诺会将仅占电力供应2%的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至超过30%。当时所有人都表示质疑,说这是不能完成的事情,但不到2015年我们的目标就基本实现了,这说明在可再生能源上达成一致目标是非常必要,且非常有效的。如果考虑气候变化,那么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仅是英国或者欧盟的事情,包括中国、美国在内的全世界都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但在实施过程中确实会存在很大困难。下面是一个德国的例子。德国有丰富的太阳能与风能资源,政府也大力发展这两种可再生能源,虽然很多人会认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成本很大,会拖累经济发展,但德国政府依然坚决发展可再生能源,而其结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此外,其经济发展也并没有滑坡,甚至可再生能源还有效地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中国与美国政府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也有其作为。我想说的是,发展可再生能源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关系在全世界已经有了很好的现实模型。日报:德国可再生能源比例很高,其能源成本如何呢?艾士诚:希望更便宜的能源是人之常情,可再生能源也常常因为高昂的价格而为人所诟病。德国国内也在可再生能源成本上存在争论。据我了解,德国还对其下一阶段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做了微调,以缓和争论造成的压力。政府在推行可再生能源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可再生能源行业,就意味着其他德国人必须为此缴纳额外能源税,但政府通过合理税收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本是无可厚非的。我能肯定地说,德国并不会因为可再生能源花费较高而停止发展可再生能源,我参加过德国一个能源会议,与会的德国人来自商业、政界等各行业,没有一个德国人对发展可再生能源表示异议。此外,德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发展很好且颇有成效,因此其所花费成本较其余欧盟国家而言要低得多。日报:英国未来的能源路线会如何选择?艾士诚:目前英国在能源及能源政策方面存在矛盾与争议。近几年英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发展迅速,尤其是风能与太阳能。但我们必须对能源体系前景做一个清晰的规划,一些人认为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转向可再生能源,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还不如发展核能,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前两种观点都会花销甚大,因而应该开发页岩气资源。三种意见代表三种不同路径,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我认为,站在气候变化角度上,发展核能是很好的,有一个说法是到2030年,英国会发展出零碳排量的电力系统。而我认为,虽然在未来五年内,英国的能源结构会发生变化,因为新一届英国政府比较重视可再生能源,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展零碳排量核能会花费很大,甚至比风能还要贵,在这方面的财政难题是一个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因此,核能在英国能源体系中占的比重不会太大。而页岩气在我看来所占比重甚至比核能还要小。也许政府出于政治原因会鼓励页岩气,但只要问那些懂得页岩气开采原理的人便会清楚,在英国开采页岩气至少需要20年,而市场不可能等20年,这是我认为页岩气占很小比重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页岩气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可再生能源,并且开发页岩气会破坏居民的生活环境,因此也会遭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而页岩气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水资源,这会相应减少农用水资源,也会遭到农民们的强烈抗议。日报: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绕过国会强推大规模减排政令,希望在2030年实现本国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于2005年水平,降低30%。这一举措是否会为陷入僵局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带来新的生机?艾士诚:我在前面提到过英国在能源政策方面存在不小的矛盾与争议,然而,在美国,有关气候变化、碳排量、能源等政策方面的矛盾与争议更大。不同党派之间分歧很大,支持能源改进政策的左派表示应该做一些改变改善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而右派则并不这么认为,站在新自由主义立场上,他们表示市场规律证明能源政策是不必要的,甚至讽刺奥巴马在这方面是一个十足的“共产主义者”。国会中的明显分歧让奥巴马面临两难境地,他想通过联邦法案推行减排政令,但国会不买账,美国的政治更复杂也更混乱。在我看来,不只是美国,每个国家都有政治分歧,但美国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应该更加努力,向民众表示这项政令并不特别针对某部分,并不仅仅与页岩气或者交通状况有关,而是从全局出发,让人们意识到碳排放的问题。我能理解奥巴马政府推行该政令为何如此艰难,因为人们并不买这项政策的账。毫无疑问这项政令出自美国环境保护机构,他们的初衷是将环境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但我认为美国所做的远远不够,应该建立起控制碳排放的能源体系。但不可否认,奥巴马的这一步是很可取的。我见过奥巴马的国务卿克里,克里对气候变化非常关心,也非常理解绿色经济发展,我也相信他承诺会推动美国乃至全世界减少碳排放。日报:目前中国在雾霾治理过程中,面临着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难题,能否分享一下当年伦敦治霾的经验?艾士诚:我不敢贸然告诉中国应该怎么治霾,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目前雾霾问题很严重也很难治理,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能因为治霾花费很大所以就不治理,因为如果不治理,代价会更大。一个很大的阻力来自于财政,如果决定治霾,谁来买单?我出生成长于五六十年代的伦敦,那时伦敦也面临过这个问题,但与中国情况不太一样,英国没有中国这么多的人,雾霾范围也没有这么广。中国治霾的一个措施是要将城市里的工厂搬到郊区,但搬迁费用谁付,这都是很大的难题。虽然中国政府不断地宣传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但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仍旧是GDP指数,地方官员在治理地方时,也会看重这一指标,而不管十几年后的影响,所以如果中国真的打算做点什么,那么GDP指标是一个应该变更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