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国首个“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揭牌

来源:
时间:2017-11-14 14:46:07
热度:

我国首个“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揭牌11月9日,在“2017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期间,我国首个“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11月9日,在“2017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期间,我国首个“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创新平台”)在山东烟台揭牌成立。

  该创新平台旨在通过核电产业技术创新,推动核能多元化利用,建立开放、共享的产业链新形态,促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同时推进核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核电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烟台市发改委核电办副主任张洁非介绍,创新平台依托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和莱山、海阳、招远三个核电产业园建设。其中,烟台核电研发中心是创新平台建设和运作依托的实体机构,三个核电产业园分别结合自身特点,承担引进人才和智力,落实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任务。

  据了解,到2020年,创新平台将完善省、市企业与三大核电集团所属科研单位的合作机制,理顺人才引进、经费保障、课题申报等通道。同时,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发机制,提升核电装备及材料研发核心能力,培育形成3-5个具备产业链互补优势的产品品牌,对有相对优势的研究成果就地产业化。

  到2025年,该平台将培育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装备品牌和共用技术,拥有核电设备和技术服务骨干企业15家以上,实现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并全面掌握三代核电装备与材料关键研发技术,具备新一代核电共用技术支持能力。

  打造“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初衷何在?论坛期间,行业专家和主管部门给出了答案。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看来,中国核电未来引领世界核电发展的趋势毋庸置疑。“正如中国工程院与法国科学院、法国国家技术院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交的报告中所言,‘就所有民用核能活动而言,可以认为法国和俄罗斯在当下全球领先。同时,中国在核电站建设方面正在取得重大突破,是未来的潜在领先国家之一。’”

  引领需要实力,更需要创新。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王思强认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核电大国,但与世界核电强国相比,与引领能源技术革命的要求相比,我国的核电科技创新还有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为:

  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成果不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技术储备不足;

  主泵、关键泵阀、仪表系统等部分高端装备和核级材料长期受制于发达国家;

  尚未完全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标准体系。“我国核电科技创新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必须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加快发展,不断缩小与世界核电科技强国的差距。”

  记者了解到,此次高峰论坛主题设置为“核能多元化应用”,讨论核能在发电、清洁供热、海上能源多元化供给、制氢、海水淡化等领域的应用,以及产融结合问题。“核能多元化规模发展战略,是新形势下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重要。”中国工程工程院院士郑建超指出。

  论坛期间,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共发布12个课题,重点围绕核能清洁供热与余热利用技术的综合开发、“华龙一号”三代核电“走出去”关键问题及技术开发、海上核能浮动式多元供给平台概念分析及技术开发三个技术与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发起设立了10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投资烟台市核电和新能源产业。

  “研发中心作为我国首家采用民办非企业模式建设的核电研发机构,是开放、共享的研发创业平台,是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一次创新探索。这次课题发布会就是要搭一个擂台,邀请国内外一流研发团队,共同攻克核电领域难题。”烟台核电研发中心主任束国刚表示,“比如核能供热在其他国家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技术,但在我国尚未充分应用。针对我国北方清洁供暖问题,我们就要探讨核能如何在供热领域发力,就是要敢于啃这样的硬骨头。”

  据悉,烟台核电研发中心挂牌成立一年来,已汇聚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41位核电专家及领军人才,引进全国10多家研发机构,围绕核能材料与核心装备、核电运营与数据管理、核能综合利用等6大研发方向开展科研工作。此外,参与的3个项目列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向“华龙一号”推荐了24个科研课题。(文丨朱学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