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供暖+雾霾季来了 企业应不应该停产限产?

来源:
时间:2017-11-09 13:44:10
热度:

供暖+雾霾季来了 企业应不应该停产限产?为了对抗雾霾,京津冀绝招不断。伴随着供暖季,最严格的“停工限产令”到了:北京对道路作业等实行4个月“停工

  为了对抗雾霾,京津冀绝招不断。

  伴随着供暖季,最严格的“停工限产令”到了:北京对道路作业等实行4个月“停工令”、京津冀、山西、山东、河南等28个城市对多种企业实行限产、停产措施……

  除此之外,大力推行煤改气也是京津冀的治霾之道,将居民冬季采暖的能源从排污较高的散煤,替代成较为清洁的天然气。

  连街边的卖烤红薯的小摊可能都要用天然气来烤红薯了。

  也是,2017年是国务院出台的“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想要达到“京津冀区域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目标,就在此一举了。

  其实在供暖季还未到的时候,雾霾早就打过招呼。这么一看,雾霾也不仅仅是供暖的问题,为了治理雾霾而使得企业停产限产,究竟应不应该?

  最严格的“限工停产令”

  京津冀大气污染近年来集中爆发,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与当地的经济结构密切相关:京津冀以及周边的晋鲁豫消耗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煤炭,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大量聚集,钢铁产量占全国四成有余,焦炭产量占全国近一半。

  目前钢铁和煤炭价格的上涨,一些企业又开始盘算高污染高利润的落后产能。最严格的“停工限产令”在此时诞生:

  近日,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方案提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要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数要同比下降15%以上。同时,钢铁有色水泥行业全面限产停产,采暖季唐山等城市钢铁限产50%,电解铝和氧化铝企业限产30%以上,水泥建材全部停产。

  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包括:

  北京市、天津市;

  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

  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

  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

  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

  除了京津冀、山西、山东和河南,吉林四川也加入攻坚战:

  《四川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实施错峰生产,2017年11月到2018年2月期间错峰生产天数不少于50天。重污染天气期间,采取停产或限产等方式实现应急减排,鼓励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错峰生产。

  《吉林省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提出,2017年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7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吉林将开展固定污染源达标排放、燃煤小锅炉“清零”、重点行业错峰生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重污染天气应对等5个专项。

  至此共有8省34市加入了“蓝天保卫战”当中。

  尤其在北京,供暖季迎来4个月“停工令”: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站9月消息,从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15日,北京城六区及10个新城区的各类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土石方作业和房屋拆迁施工等停工。以确保扬尘治理达标。拒不停工者,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企业限产造成多大影响

  以钢铁企业为例。中国钢铁产能43%聚集在京津冀地区,在即将到来的供暖季,该地区钢铁企业将进入史上最严的限产期。

  其实早在今年2月,国家环保部、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六省市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其中明确供暖季该地区的河北石家庄、唐山和邯郸,以及河南安阳四个城市实施错峰限停产方案,钢铁产能限产50%。

  上述四个城市共有钢铁企业100多家,拥有钢铁产能2.2亿吨,占全国钢铁产能四分之一。除上述四城市外,京津冀范围内的天津、山西长治与晋城、山东淄博、河南焦作也发布地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表示同样在供暖季对钢铁企业限产50%。

  限产造成了哪些影响?

  我们以唐山为例。

  9月底,唐山市政府发出了《关于启动应急减排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的通知》,决定自9月25日零时起,在全市启动应急减排措施,具体措施包括全市钢铁企业球团竖炉、烧结机限产50%等;10月底,唐山市发出通知,要求10月24日至27日全市钢铁企业采用湿法脱硫的烧结机、竖炉全部停产。

  首先是价格的提升。限产→供应减少→价格提升。钢价在今年9月初达到一个顶点,较6月初上涨近50%。10月初,由于假期囤货等因素影响,钢价出现短时走高,之后也稳定在较高位。

  其次,钢铁企业的成本也增加了。进入了供暖季,环保要求更加严格,一些环保排放不达标的小型企业进入停产状态。这需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的成本,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目前公司吨钢总成本中,环保成本占170-180元左右,而去年这一数字还是100元左右。

  钢价升了但成本高了,钢铁企业到底还能不能赚钱?其实除了限产之外,影响企业赚钱的还有很多因素。比如在供需方面,今年房地产对钢材的需求是下滑的趋势,大型基建项目也有固定的直供商,对于民企钢厂来说,就算钢价上升,也不一定会赚钱。

  最重要的,缓解了产能过剩。在供给方面,由于去产能的政策发力,再加上对落后产能的停产和限产,总体上缓解了严重过剩的钢铁产能。要知道,落后产能或“僵尸企业”不仅消耗大量能源资源,还对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污染。

  所以,供暖+雾霾季来了,企业停产限产应不应该?

  芸豆的看法是,应该,而且非常必要。除了上文所说的缓解产能过剩的局面之外,一切小账,均须为雾霾治理大局让路。

  有人说,限产和停产是“以牺牲经济为代价来保护环境”。但其实,经济和环境其实并不矛盾。在环保这件事情上,限制的是不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排放的企业。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之前的经历中早有博弈。甚至在实际操作中,在环保压力小的时候,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甚至会以“环境容量”作为筹码。而环保压力大的时候就粗暴应对,为了环保的政绩,对所有企业停产,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企业叫苦连连。而这些都是今后环保行动中应当尽量避免的。

  中国已为雾霾付出了高昂的经济社会代价。除了限产停产减排的持续加码,经济转型、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更是一个大的方向,任重而道远。

  “大气十条”中国的目标是“2017年京津冀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60微克”,在去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73微克,这意味着今年要在2016年基础上再下降近20%,2017,我们能达到目标吗?(【无所不能 文丨芸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