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光伏可否呈现全球本土化?

来源:
时间:2017-11-02 13:33:21
热度:

中国光伏可否呈现全球本土化?近日,十九大纪念邮票上首次出现了光伏的靓影,成为其重要设计元素,中国光伏产业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第三张“走出去”的新名片。  在

  近日,十九大纪念邮票上首次出现了光伏的靓影,成为其重要设计元素,中国光伏产业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第三张“走出去”的新名片。  

  在全球将近20个国家建厂,产品销售至180多个国家……中国光伏“走出去”的“引燃效应”正在呈现。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国际贸易壁垒呈现常态化趋势,中国光伏“全球本土化”将如何实现?  

  全球光伏贸易战全面升级

  “光伏国际市场去中心化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告诉记者。近10年来,全球光伏国际市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以前光伏国际市场近7成在欧洲,欧洲近7成在德国,现在整个欧洲的份额跌至10%左右,王勃华形象地称之为全球光伏市场已经从“一家独大”变为“此起彼伏”。  

  简单来讲,全球光伏产品对单一区域过度依赖的市场格局已经不存在了,而在国际能源署(IEA)相关报告的主要情景预测中,全球太阳能光伏总产能将在2022年之前达到740吉瓦,超过印度和日本目前的合计电力总产能。而其中,中国成为无可争议的光伏增长引领者,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  

  IEA可再生能源部项目经理Heymi Bahar坦言,如果排除不确定因素和各种壁垒,光伏的增速可以进一步提高。显而易见的是,光伏国际贸易壁垒正趋于常态化,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朝阳产业,为了保护本国和本地区的光伏产业发展,保持在能源革命中的竞争力,全球主要光伏市场贸易壁垒高筑者比比皆是。比如,中国光伏已经经历了美国和欧盟的双反,最近又逢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光伏电池及组件全球保障措施调查(“201”调查)作出损害裁决,尽管这个决定不仅增加了光伏产品全球正常贸易的不确定性,也不利于美国内光伏产业整体健康、均衡发展。

  政策风险需关注

  光伏发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政策处于多样化不断调整的阶段,个别国家的调整幅度也比较大。作为高度依赖政策支持的产业,由光伏支持政策不稳定而带来的风险可控度相对较差。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表示,现在以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为代表的的亚洲市场是第一大市场,美洲市场增加的同时,欧洲市场持续萎缩,新兴市场范围则继续扩大。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相关数据,最近两年国际光伏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应用范围扩大,24个国家装机超过100万千瓦,114个国家装机超过1万千瓦。从供电量上看,去年全球发电量超过了1350亿千瓦时,占比达到了1.5%,并且有17个国家光伏发电量跃增,占比超过了12%。

  从国际政策支持上来看,从起步阶段进入现在市场化大规模应用阶段,激励性政策仍然是促进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的主流政策,呈现多样化特征。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趋同,市场化为主——参与电力市场,采取招标电价,而限制性政策缓和或者回头,比如西班牙正考虑重启光伏发电市场,瑞典取消对太阳能发电的一些税收。

  政策风险仍旧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比如在亚太地区,日本政策处于紧缩状态,印度虽提出了尼赫鲁国家太阳能计划,但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执行存在一定的脱节和不协调问题。  

  “近期全球光伏发电市场预期维持8000万千瓦以上的新增规模,不久将是最大新增电源主力,全球市场地域格局出现一定调整,(准)后市场国家呈现工商业光伏、民用光伏市场占比回升趋势,储能+光伏系统是其发展方向,成本降低促进新兴市场范围和规模持续扩大,新兴市场提供机遇的同时,其成熟可能需要经历过程,政策风险需要关注。”时璟丽给出建议。

  “走出去”出路在哪儿

  随着光伏发电产本的下降以及可再生能源新型能源体系的形成,一些国家已经将清洁能源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不断输出先进产品,传播低碳理念,在“走出去”的框架下,惠及沿线国家和地区。  

  天合光能副总裁兼全球销售与市场负责人印荣方认为中国光伏“走出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100%的制造在国内,通过贸易的方式输出光伏产品。第二阶段从2009年开始,输出“中国制造”,其中也包含EPC。第三阶段则是近年来逐渐输出服务、价值和解决方案,不止提供EPC,还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希望一些新兴市场光伏发展可以从1.0时代直接跨越到3.0时代,不过,这也需要视各国电网布局及完善度来定。  

  印荣方反复提及一个词就是中国光伏的“全球本地化”,他说:“2012年以前中国光伏是全球化销售行业,2016年是全球化成功,那么2017年到现在,行业的变化可以用‘全球本地化’形容,在海外市场能够更好利用当地资源生存和发展。”

  经济发展全球化加速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在海外越来越多地采取共享、共赢的模式去实现海外市场的流通。随着中国光伏业务的海外重心逐渐从欧美市场转向新兴市场,经营风险在加大,经营未知性在加大。多位光伏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链条段能够共抗海外风险,是在海外谋求发展的核心因素。

  我国融资租赁“走出去”集中在飞机、船舶等适合跨国经营的领域,但光伏或许是下一步融资租赁“走出去”发力的重要领域。“一方面在西方国家甚至在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光伏项目或者光伏企业的融资租赁应用已经比较广泛,有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另外一方面,融资租赁可以伴随光伏企业一起走出去,以产融结合的方式、以厂商租赁的模式或者以供应商租赁的模式走出去。”中国融资租赁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佳林表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