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紧急布局工厂,产能欲翻15倍,小鹏开始“高质量铺货”?

来源:锂电网
时间:2021-08-23 20:09:29
热度:72

紧急布局工厂,产能欲翻15倍,小鹏开始“高质量铺货”? 伯虎点睛:这三个基地的产能加起来,已经是去年销量的15倍。 这几天,小鹏P5的一则广告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小鹏P5作

   伯虎点睛:这三个基地的产能加起来,已经是去年销量的15倍。

  这几天,小鹏P5的一则广告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小鹏P5作为一辆紧凑型轿车,为了突出自己的空间优势,打出广告语“成功男士都大度,小鹏P5的空间也是!”而代言人则是此前因为“普信男”言论成为男性众矢之的的杨笠。

此次,小鹏与杨笠合作,是因为前几天,杨笠在脱口秀大会上说“不要轻易调侃男性,只调侃成功的,男的不如意会无理取闹,就跟女的一样。”

小鹏P5作为一辆对标成功男士的轿车,用备受争议的杨笠代言,可以说是一次小失误。这可以看成是营销能力欠缺的小鹏,在这一块的一次重新尝试和突破。

毕竟在接下来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这5年,仅仅从技术上猛抓已经不够了,小鹏需要“铺货”抢市场了。

1. 紧急布局工厂,新势力的产能焦虑

两个月前,一个网友询问海马汽车,小鹏G3i会继续在海马工厂投产吗?海马董秘回答:目前与小鹏汽车为合作生产关系,根据协议约定,合作将于今年年底到期。

2016年,海马汽车售出新车21.6万台,到了今年上半年,海马售出1.65万台,而这1.65万台,还是把给小鹏G3代工的1.12万台计算在内。

自从挂上“ST”后,海马汽车就一直面临亏损,只能卖地、出售子公司保住财务数据。

小鹏的离去,无疑让面临退市风险的海马雪上加霜。但是对于小鹏汽车来说,这种离开又是注定的。

去年3月,小鹏汽车收购了福迪汽车,拥有了汽车生产资质,让下面10万产能的肇庆工厂两个月后正式投产。

现在,小鹏还在扩大肇庆工厂的规模。

8月18日,小鹏在肇庆工厂的二期项目启动。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夏珩在签约仪式上说,肇庆基地目前单日产量500到700台,在二期项目投产后,年产量可以达到20万台。

除了肇庆基地外,小鹏在武汉的工厂也有新的动向。

7月31日,小鹏汽车武汉的项目在武汉经济开发区正式启动,占地1500亩,产能10万。据何小鹏介绍,武汉项目落地的是第三代智能平台,目标是全球。

广州基地,去年获得40亿的融资,计划产能10万,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

这也就意味着,小鹏这三个基地如果顺利建成投产,最低产能将达到40万。

而何小鹏的野心不止40万。

7月27日,在成都举行的小鹏P7交付周年庆之前,何小鹏借机悄悄地和成都锦江区政府进行了一次会议,锦江区一、二把手都出席了。

会议具体内容没有公布,后来有记者致电成都锦江区,对方透露,此次会议沟通的是研发中心和工厂。

(何小鹏与成都锦江区政府会议 图源:电动之家)

现阶段,新势力车企为了保证质量和话语权,自建厂已经成为共识,而增加产能,又成了增加肌肉的方式。

作为新势力的标杆特斯拉,仅弗里蒙特工厂(产能60万)和上海超级工厂(产能45万)已经达到了105万。

在特斯拉的鲶鱼效应下,产能落后的国内造车新势力开始焦虑了。

理想在常州的工厂年产能10万辆,现在已经把60亿投入到北京现代的顺义工厂,产能25万辆。

蔚来的江淮工厂,两班倒最高产能30万辆。今年4月,蔚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已经开工,CEO李斌表示,这个蔚来的第二工厂将于明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而产能也达到了惊人的100万辆。

电池、自动驾驶争夺后,产能无疑已经成为了当下造车新势力争夺的焦点。

2. 汽车年销量不足3万

在成都举办的小鹏P7交付一周年会议上,何小鹏说:“我真的有太多的不相信。”

“不相信”是因为2021年上半年,小鹏P7在中高端纯电动车销量排行榜单上稳居第三,一年内,交付数量超过3万。

小鹏P7的交付量超出了何小鹏的预期,但远远低于产能的预期。

2020年全年,小鹏的汽车销量27041辆,按照40万的产能计算,近15倍。根据中信证券的报告,预计2021/22年小鹏销量有望达到6.8/14万辆,并且在2025年实现60万台的年销量,并给与了小鹏“买入”评级。

这些预测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尤其是长期的预测),年初的时候中信证券两次给亿纬锂能“买入”,不久股价就腰斩。

短期来看,今年上半年,小鹏实现30738辆的交付量,今年全年保守估计销量在7到8万。

未来并不好预测。根据艾瑞咨询的发布的新能源车白皮书,2025年新能源车有望突破500万辆。

不考虑第二梯队的汽车品牌,仅是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的产能(包含未建成投产)就达到300多万辆,如果再考虑小米、百度等陆续入局者和吉利、长城等一些传统车企,品牌的多元必定要挤占已有的一部分产能。

这种超前的投资,无疑是一个赌注:未来几年新能源车一定会高速增长,而且一定会有馅饼落到自己头上。但是这次的风能不能把所有的猪都吹的嗷嗷直叫,依然是存疑的。

在短期内,产能的过剩是必然的。新势力不比传统车企以及这些大公司,目前还是资金承压阶段,如果建厂的资金无法实现快速造血,无异于自建坟墓。

目前,最好的回补方式,就是车企代工。像陷入亏损的海马汽车那样,给小鹏和一汽代工,让海马汽车缓过了几年。只是这块是老车企的市场,竞争不易。

小鹏似乎意识到了自己未来要面临的一些不确定性问题,目前也在积极探寻汽车业务的多元化之路。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一批新能源车申报目录,首次出现了一辆小鹏“N5”的型号。据介绍,该辆车没有激光雷达,外形类似“P5”,三元锂电池也换成了相对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

(小鹏“N5” 图源:汽车之家)

大概率是一辆推向B端市场的车型——小鹏要进一步加码网约车市场。

2019年,小鹏推出了“有鹏出行”和“有鹏司机”两个APP,并拿下了广州的经营许可证,投入了两千辆定制款小鹏G3用于网约车服务。

目前可以猜测的是,小鹏推进网约车,一是为了消化未来可能多出来的产能,搏一搏出行市场;二来,打下网约车市场,更有可能把小鹏的自动驾驶技术发挥出来。

自动驾驶的实现需要建立一个万车互联的场景,目前,出行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规模问题。网约车是最可能把自动驾驶付诸实践的模式,百度的Apollo无人车就是从网约车模式切入。

小鹏这样做可谓一举两得。可惜的是,小鹏的网约车一直没有什么起色,相比滴滴、高德、美团等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截至目前,小鹏也没有往这方面投入的一揽子计划,网约车目前更像是一个备胎,想通过网约车消化产能的路子在短期内并不会有效。

3.“痛苦彷徨何小鹏”

17岁,在大多数人还在埋头高考,幻想大学生活的时候,何小鹏给自己的目标是40岁实现财务自由。他提前4年实现了。

前两年,在接受采访被问到财务自由是什么感觉,何小鹏说了几个词,“痛苦”、“彷徨”。

他说,有趣的事情就是,和俞永福去吃当年一直吃的7块钱的快餐,但是又害怕被员工发现,影响企业形象,所以两个人只能面对墙壁偷吃。

不过现在,何小鹏是真的痛苦了。

前几天,博世公司副总裁徐大全在朋友圈发文,马来西亚工厂因为疫情牺牲了20多名员工,现在停产,部分芯片处于断供状态。并配上图片:“跳楼带不带领导”。

当晚,何小鹏在微博上写上了一首“诗”:抽芯断供供更苦,举杯消愁愁更愁。后面还附上了三个大哭的emoji表情。

(XP-何小鹏 微博截图)

这次汽车行业“芯片荒”的恶果还在继续。

8月18日,吉利汽车表示旗下有1万个订单无法交付,下面的经销商甚至把展车都卖了;后一天,丰田公司爆出新闻,因为疫情等引发的零部件供应不足影响,全球减产规模达到约36万辆。

如果说对于传统车企,芯片荒是减产,那么对于小鹏等造车新势力来说,就是生存之战。他们除了加价买芯片,然后把价格转移到终端消费者,并没有其它办法。

小鹏汽车,这个定位中高端的汽车品牌,价格区间在15到25万,汽车品牌的扎堆之地,提高价格意味着用户流失,不提高只能继续高损甩卖,亏损会继续扩大。

根据预测,这次“芯片荒”完全恢复要等到2023年,届时,距离2025年已经过半,小鹏离105万辆的目标更远了。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质疑,民众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期盼也在下降。下一步,智能汽车的噱头会减弱,面对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车市场,车企的竞争也会向更加实际的产能、营销等直接向群众铺货的方向激进。

但在这个快速增量的市场,风险也在变大。小鹏正处在这种不确定性之中,2025的目标如何走呢?

参考来源:

1.电动之家:小鹏研发中心和工厂或落户成都

2.1号车盟: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没了一汽和小鹏,海马还越过越好?

3.创事记:何小鹏:智能汽车竞争从春秋到战国,至少需要300亿

4.大洋网:何小鹏一开始都不相信:小鹏P7交付量超30000辆

5.中信证券:小鹏汽车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押注自动驾驶,重构商业模式

6.虎嗅:马斯克沉默,何小鹏落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