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告急!东南亚疫情恶化重创供应链,多国汽车业被卷入“风暴地带”
中国汽车告急!东南亚疫情恶化重创供应链,多国汽车业被卷入“风暴地带”[ 这一次,中国自主品牌可能成为重灾区。]M-usic刚刚从全球“芯片荒”中稍微得到喘息的跨国车企,又被东南亚疫
[ 这一次,中国自主品牌可能成为重灾区。]
M-usic
刚刚从全球“芯片荒”中稍微得到喘息的跨国车企,又被东南亚疫情打乱了阵脚。
6月以来,“德尔塔”毒株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引发新一轮疫情,多国新增确诊病例屡创纪录。随着疫情的持续恶化和防疫措施的升级,东南亚各国许多工厂不得不减产或停产,使得本已十分脆弱的全球汽车供应链再次被击垮。
目前,德国汽车工业正面临30年来最严重的芯片供应危机,日本国内多家整车工厂因零部件供应短缺扩大减产规模,导致7月新车销售量衰退。
如今,德、日汽车面临的危机正在导入中国。
8月份开始,许多中国车企再度陷入车载芯片耗尽的困境之中,由日系车、德系车引领的减产潮正在国内快速蔓延。
东南亚疫情恶化 芯片荒再告急
01
“德尔塔”新冠变异毒株正在全球肆虐,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面临疫情爆发以来最严重的一波疫情,其中尤以东南亚为甚。
最近两周时间,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几乎都以日增超2万例确诊病例的速度蔓延疫情,这些地区的制造业纷纷瘫痪,进而影响半导体以及汽车商品的全球供应。
马来西亚先是从6月1日起实施为期14天的全境封城,后因疫情扩大,宣布无期限延长“封城”,目前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半封城”状态,全国行动管制令解禁遥遥无期。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已经三度“封城”,泰国也在实施“封城”和宵禁措施。
为此,东南亚国家的工厂纷纷停产减产,比如丰田在泰国、马来西亚的多家工厂纷纷按下了暂停键,本田在东南亚的产能也大受影响。
如果说整车工厂减产/停产行为影响的是车企自身的产能和销量,那么,零部件工厂的暂停运营,则给全球汽车供应链带来了新的冲击。
东南亚国家是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以马来西亚为例,该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封测基地之一,占了全球13%的封测份额,同时也是全球7大半导体出口中心之一,当地有超过50家半导体公司,其中大多数是跨国公司,包括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英特尔、瑞萨等等行业巨头。
马来西亚半导体公司实施减产或停产,牵一发而动全身,顿时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造成影响。
尤其是第三季度向来为电子行业传统旺季,在电子元件需求剧增的情况下,工厂却因疫情停工停产,势必造成供需严重失衡,继而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巨大打击。
而疫情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更是给全球半导体市场增添变数。
仅8月15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一日新增2万多例,菲律宾新增超1.4万例,疫情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这意味着,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将随着东南亚疫情持续恶化而越发吃紧。
全球第三大电子产品代工企业伟创力曾在今年6月预测全球芯片短缺可能要到2022年底才好转,而随着东南亚疫情的爆发,这一时间很可能要向后推迟。
多国汽车业被卷入“风暴地带”
02
在东南亚疫情引发的全球汽车供应链“地震”中,德国、日本两国的汽车工业首当其冲受到打击。
东南亚是日本制造业的最前线,日本车企近几年将供应链逐渐向东南亚转移,比如泰国,是丰田的第三大海外制造基地(仅次于中国大陆和美国),因此受东南亚疫情影响格外严重。
泰国疫情爆发后,丰田在泰国的三座工厂全面停工一周。马来西亚6月1日起实施全境封城后,丰田和本田在当地的工厂也随之停产。
但受影响的远不止这些设在东南亚的工厂,就连远在海外的工厂也受东南亚疫情波及。
进入8月,丰田在日本本土的两家工厂,以及位于巴西索罗卡巴和波尔图菲利兹的两家工厂,都因为零部件短缺而先后临时停产。本田位于北美和日本本土的部分工厂,今年相继因“缺芯”而短暂停产。
据统计,因全球芯片短缺加上东南亚疫情影响,日本7月新车销售量同比下滑4.8%至37.7台,是近10个月来首次衰退。
另一个汽车强国德国,也深陷供应链危机。
此次严重缺货的芯片是MCU(微处理器),它主要应用在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日系称为VSC)和ECU(电子控制单元)系统。
目前国际上ESP的主要供应商有博世、天合、电装、大陆、德科和爱信精机,而博世所需的ECU和MCU芯片又来自意法半导体、日本瑞萨、荷兰恩智浦和德国英飞凌这四家半导体企业。
8月3日,全球第一大车载芯片供应商英飞凌在财报发布会上称,其位于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工厂因受疫情冲击自6月份起关闭了两个月,预计本月才能恢复生产,这直接影响了其对核心汽车客户的交付。
位于产业链上游的英飞凌推迟交付车载芯片,博世等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ESP和ECU无法制造,层层影响下来,下游的整车企业自然大面积“受灾”。
慕尼黑经济研究所的最新调查显示,德国近64%的工业企业正为芯片等零件供应不足而苦恼,83%的关联企业受影响,不少汽车制造商为此不得不暂停部分生产,包括位于雷根斯堡的宝马工厂。“这是近30年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市场能够在全球危机中独善其身。
随着新一轮“芯片荒”的持续发酵,中国汽车也已经被卷入风暴地带。
中国汽车或将面临大规模减产
03
近日,本田中国公布7月销售数据,7月在华终端销量为108139辆,比去年同期下降20.9%之多,而1-7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9.5%,究其原因,去年7月本田中国创下单月销售纪录是一大因素,近期芯片供应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进入2021年,本田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东风本田、广汽本田相继受到“缺芯”影响,5月底6月初就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提前休假。丰田近日也关闭了广州一条装配线的生产,原因就是芯片等相关零件供应不足。
乘联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包括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在内的主流合资品牌,7月销量纷纷出现大幅下挫,原因与近期不断发酵的芯片短缺危机有关。
这仅仅是开始,今年接下来的几个月,这些合资企业的产量还将大幅下滑。
“所有品牌都将大幅减产,本田中国最严重,下半年将减产高达85%。”上述业内人士告诉大事君。
这一次,中国自主品牌可能成为重灾区。
按照中国的法律法规要求,每一辆车都必须安装ESP,而ECU相当于汽车的电脑,控制着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运行。目前,国内车企的ESP和ECU主要由博世和大陆集团供应,尤其是博世,几乎垄断了整个自主品牌。
博世和大陆的ESP和ECU产量不足,绝大部分自主品牌将面临断供的可能。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中国汽车减产规模最大的一次,部分厂家的减产幅度将超过六成,而现在面上的消息很少,是因为中国汽车制造商缺乏及时公布信息的传统,危机不是不存在,而是被“遮羞布”掩盖。
乘联会方面也指出,现阶段全球汽车供需缺口较大,国际芯片供给不足导致国内部分车企减产损失严重,这给中国汽车业的复苏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新车供应减少,供需天平发生倾斜,加上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新车销售价格也跟着上涨。
大搜车智云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随着芯片供给紧张,今年部分厂商产能有所减少,折扣率也较去年有所收缩,汽车整体成交价呈上涨趋势。去年3月至今年1月,乘用车折扣率均高于11%,而今年2月份以来却一直低于11%。
对国内车企来说,这不仅将影响全年销售目标的达成,也将对企业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更大的问题在于东南亚疫情走向的不确定性,零部件供应链危机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这让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业的复苏蒙上一层阴影。对车企来说,今年剩下的几个月可能会更加难熬。
对于刚需消费者来说,未来新车售价大概率会上涨,趁早入手才是正道,特别是一些限牌城市,切莫因为提不到车而错过了牌照。
- END -
-
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大幅扩产,顺应全球电动化浪潮2021-08-16
-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比亚迪,销量暴涨的“安全”秘密!2021-08-16
-
全球储能电池市场高速增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2021-08-11
-
受原料影响,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荒”最早将2025年出现2021-08-05
-
LG化学反超宁德时代!全球动力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分析2021-08-05
-
扩产+研发!锂电巨头全球军备竞赛逐渐白热化2021-08-05
-
远景动力在日本新建电池厂,推动日本绿色复兴与全球零碳转型2021-08-05
-
SK创新将于10月成立独立电池公司,在全球电池市场上确保竞争力2021-08-04
-
锂电池供应紧张,全球动力电池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2021-08-03
-
电动汽车市场的权力游戏事关全球统治力,苹果会和特斯拉必有一战2021-08-03
-
告别续航难题!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来了,能量密度全球第一2021-08-02
-
2021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日本战队市占率全面下降2021-08-02
-
宁德时代稳居全球动力电池首名,市占率为29.9%2021-08-02
-
宁德时代拿下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第一,比亚迪第四2021-08-02
-
全球第一!发布钠离子电池后,宁德时代估值要重构了?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