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锂电是当下碳排放的胜负手,3家高镍厂独享千亿市场(名单)

来源:锂电网
时间:2021-03-18 12:03:45
热度:160

锂电是当下碳排放的胜负手,3家高镍厂独享千亿市场(名单)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概念爱好者前言: 从3月12日起笔,到昨天为止,整个「碳中和」系列已经完成了14篇,除了完整的炒作路径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概念爱好者前言: 从3月12日起笔,到昨天为止,整个「碳中和」系列已经完成了14篇,除了完整的炒作路径选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概念爱好者前言: 从3月12日起笔,到昨天为止,整个「碳中和」系列已经完成了14篇,除了完整的炒作路径选择之外,像异质结电池,光伏建筑一体化,减隔震技术等等一些新概念也有过梳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还在于锂电、风电、光伏等产业,所以还是有必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完整的梳理。本篇将从锂电开始着手,这也是「碳中和专题系列」的第15篇,目前整个系列的进度如下:

除了个股篇,行业内容在专栏中都发布了,如果有找不到的,那就是被河蟹了,请通过公众号查看。一,关于锂电的认识对于锂电技术,多数人会把它和新能源挂钩起来,实际上锂电技术最多就是一种储能技术,算不得是新能源,同时因为如今如火如荼的汽车电气化进程中,大多都是通过锂电来实现的,所以锂电被更多的和汽车电气化改造给绑在一起,所以我就把它放在这个子类目下面。二,锂电炒作逻辑

这都是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划分方式,说到锂电池的炒作,必然是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四大项,而其中正极材料又是决定电池密度,容量、寿命的核心所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技术上的革新也是层出不穷,是最值得关注的。今天就来说说这部分内容。三,正极材料的重要性前面说过,正极材料决定锂电性能,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是核心考量。根据不同的技术路线,常见的正极材料可以分为钴酸锂(LCO)、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镍钴锰酸锂(NCM)、镍钴铝酸锂(NCA)等。

电池能量密度与比容量、正极质量、电压成正比,与总质量成反比。钴酸锂能量密度高,但是钴成本高循环寿命低,主要用于 3C 产品;锰酸锂成本低廉但是能量密度低,磷酸铁锂循环型和安全性好,但是能量密度也较低,所以应用于储能、商用车和部分低速电动车;三元材料可以充分发挥三种金属的优势,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循环寿命等优点广泛用于电动车、3C 等领域。

三,正极材料行业现状1.价值量占比高根据已有电池的测算,正极材料的占比超过60%

2.市场竞争激烈国内正极材料产能全球占比约为 60%,但是出货量占比仍较低在 45%左右,低于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海外放量

3.盈利能力较弱四大材料龙头企业毛利率相对稳定,正极材料行业整体毛利率保持在 20%以下,显著低于负极材料和电解液(30%左右)、隔膜(50%左右)的毛利率,主要因为正极材料低端产能过剩,但随着高壁垒的高镍正极增多,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四,技术路线之争1.发展正极材料是必然之选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可分为两种,提高电池包成组效率和提升电芯能量密度。随着 CTP 和刀片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的成组效率已经从传统电池包的 75%提升至 90%左右,电芯能量密度提升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主要方式。电芯可以从电池比容量、材料振实密度和充电电压等三方面提升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结构端可以显著改进压实密度、循环稳定性和电压等。

2.三元材料的优势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现有容量可达到 160-165mA.h/g,接近理论极限 170160-165mA.h/g,高压锰酸锂正极比容量理论上可进一步提高,钴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比容量提升空间较大。除此之外,材料稳定性、界面稳定性和高压下传统电解液改性或者向固态电解液过渡等是正极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从成本端考量,三元材料中原材料占比较高,高镍三元材料降本空间大;从提升能量密度角度看,高镍化是目前认可度最高,技术最为成熟的手段;从企业盈利角度看,高镍三元电池因其技术壁垒高,享受更高的盈利空间;从行业竞争看,高镍三元材料加工难度大,技术迭代速度变慢,龙头企业有望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五,市场前景根据规划,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约各占 50%,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的目标,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尚处在初始阶段。由此必然引发行业长期向好。根据测算, 2025 年全球锂电正极材料需求从 2020 年的 47万吨增至 190 万吨,CAGR 达到 32%。国内锂电正极材料需求量有望从 2020年的 23.8 万吨增至 2025 年的 86.8 万吨,CAGR 近 30%,预计 2025 年三元需求 46.8 万吨,LFP 需求 34.7 万吨,LCO 需求 5.3 万吨;海外 2025 年正极材料需求预计为 103 万吨。

根据测算,2025 年国内锂电正极材料市场有望达 830 亿元, CAGR 达 23%,其中三元正极市场 562 亿元,CAGR 达 30%。海外正极材料市场有望达 1300 亿元,全球正极材料需求市场 2025 年有望超 2000 亿元,其中全球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市场达 1730 亿元,CAGR 达到 38%。其中国内高镍产能较为集中,正极龙头产品结构中高镍占比高,下游需求更加强劲。

综上所述,伴随着高镍化进程加速,正极行业正逐步走出低价竞争阶段,行业壁垒逐步增强,盈利持续分化,龙头加速集中。六,正极材料产业链锂电正极材料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的镍钴锰等矿产、中游的前驱体制备和下游的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制备难度更大,该环节享受更高的技术溢价。

国内前驱体企业可以分为三类,聚焦三元前驱体的企业(中伟股份)、具有上游资源优势的企业(华友钴业、格林美)、从正极材料向上游延伸的企业(当升科技、长远锂科等)。聚焦前驱体的中伟股份 2020年产量超过 7 万吨位列全球第一,下游客户几乎覆盖全球主流的锂电厂。其中具备上游矿产资源的三元前驱体企业毛利率显著较高,因此具有上游矿产资源的格林美和华友钴业毛利率显著高于其他,中伟股份随着出货量持续提升,毛利率也呈现显著上行,七,投资策略短期因素:正极产业链呈现供需两旺趋势,叠加化工品涨价,正极产业链开启新一轮涨价模式,相关公司业绩环比有望持续改善;长期因素:伴随着整个锂电池产业链高镍化趋势加速,正极行业正从低价竞争加速走向强者恒强局面,产业链利润也会进一步向龙头集中,行业竞争格局有望被重塑。具有高镍技术优势、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海外市场持续放量的正极龙头企业更为受益,比如: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格林美。相关上市公司

因为平台规则关系,文章中涉的个股报告我是不可以分享的,有需要的话,就去我公众号(概念爱好者)的「内部报告」查看。后记全篇内容较长,但实际主线结构还是比较清晰的。高镍是锂电技术进一步突破的关键,而高镍的技术壁垒比较高,有望改善目前行业供给过剩的局面,叠加上游目前的涨价潮,正极材料厂商的盈利有望改善。其中核心受益者,就是掌握高镍技术的厂商。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