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狼来了?家电巨头不断跨界储能背后

来源:锂电网
时间:2024-09-24 01:00:15
热度:8

2024年09月24日关于狼来了?家电巨头不断跨界储能背后的最新消息:作者 | 杨锐排版校对 | 甘惠淇01近期,第三届EESA储能展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参展企业近千家,覆盖整个储能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其中海信网络能源(以下简称海信网能)展台

图片

作者 | 杨锐

排版校对 | 甘惠淇

01

近期,第三届EESA储能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参展企业近千家,覆盖整个储能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

其中海信网络能源(以下简称海信网能)展台备受瞩目,重磅推出了Hi-Cube系列工商业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其中的温控系统、EMS、PCS均由海信自主研发。目前,该解决方案已经在海信全球34个工业园区、数千个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以及行业客户中投入使用。

海信网能成立于2009年,是家电龙头企业海信集团的直属子公司,主要业务是提供全链路数字化储能解决方案以及智能基础设施的研究。

海信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已久,最近又是有新动作,从今年3月开始,海信能源就与石家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相互对峙,双方斥资数十亿争相增持新能源企业科林电气。

据悉,科林电气成立于2000年,2017年在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是一家集电力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公司,深耕输配电设备二十多年,立足智能电网、新能源、互联网+三大业务板块。

而这场争夺战在2024年9月4日,以科林电气发布了《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公告》宣告结束。

公告内容显示,2024年8月30日,科林电气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完成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本次董事会换届后,科林电气第五届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在新一届董事会中,海信网能与石家庄国投所占席位为43

此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结合科林电气股东目前持股情况及公司董事会席位构成,经审慎判断,科林电气控股股东变更为海信网能,科林电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02

“最近储能行业热议的是家电企业杀进了储能行业。”刚从上海第三届EESA储能展回来的新艾电气公司人员表示。

实际上,近几年,除了海信之外,像美的、海尔、格力等一众家电企业也纷纷下场,不断加大对储能领域的投入力度。

美的

2016年,美的正式宣布进军储能市场,投入了10亿元用于储能设备和技术的研发

2017年,美的推出了名为“储能+”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将储能系统与智能家居系统相结合,实现家庭能源自给自足。

2020年美的收购合康新能,推出户储、集装箱式一体化产品等,实现储能业务突破。

2022年收购科陆电子。科陆电子是中国最早布局储能的企业之一,是储能行业的领先企业。

2023年上半年,科陆电子储能业务累计发货接近800MWh,其中完成了南美洲地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侧光储项目(485MWh)的发货。

海尔

相比较美的砸钱的豪横,海尔集团则是稳扎稳打。

2015年12月,海尔宣布进入分布式光伏市场,通过太阳能2016战略启动会展示了其光伏家庭能源系统。

次年10月,海尔携手太阳能企业共同发布了升级的“光伏+储能”解决方案,并在2017年推出了被誉为“全球顶尖”的储能产品——“海尔星电池”。

2022年,海尔通过其子公司卡奥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全额投资设立了日日顺新能源科技,注册资本为1亿元。

同年8月,日日顺进一步通过全资控股纳晖能源科技公司,拓宽其光储业务版图。

进入2023年8月,海尔智慧楼宇领域再推新举措,发布了储能全产业链综合方案及液冷机组新品,巩固了日日顺与纳晖作为海尔在光伏储能领域的核心力量。

此外关于格力、创维、奥克斯、长虹等进入储能的历史,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但家电企业为何纷纷进军储能行业?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同比下降13.6%,零售额同比下降2.3%,市场规模已连续4年下滑;另据洛图科技数据,2023年,全球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达2.01亿台,同比下降1.6%,创下近十年来的新低

2024年1-6月,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261亿元,同比下降5.4%。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电市场零售额2319亿元,同比下滑7.0%,零售量7774万台,同比下滑3.6%。

相反,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

因此,在当前家电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家电厂商难免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其次家电是电能源的下游应用。当前新能源发展势头迅猛,其未来的发展会影响到家电的终端形态,如此前的最普通的电热水器到后来的太阳能热水器等。

因此将储能业务与企业原本家电业务相结合,从而打造新一代产品,再与自己原本的商业模式相结合,将全新升级的产品卖给原来客户,进行创收。

例如格力电器,尝试是将光伏和空调直接相结合,利用储能技术,打造低能耗的光伏环保空调。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浪潮中,储能产业作为关键一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的深度融合,构建高效、可持续的能源生态系统成为时代趋势。

中国家电企业进军储能领域,是转型升级的新尝试,也是其重要机遇。家电巨头们目前已然成为储能新能源赛道里不可忽视的力量,其竞争不仅限于资金,更在于技术、人才等综合实力。

虽然储能未来发展前景好,国家政策扶持多,但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储能电芯平均价格从2023年初的0.9元-1.0元/Wh下降至年末的0.4元-0.5元/Wh,价格直接腰斩。储能系统的平均价格也相比年初下降40%,也接近腰斩

储能也如同其他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一样,正走向价格内卷之路

未来,跨界家电企业能否在储能领域长足发展,开创出一条新的道路,而会不会陷入内卷之战,值得社会各界持续关注与期待。

原文标题:狼来了?家电巨头不断跨界储能背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