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四川:2027年锂电产业总产值拟超8000亿元 建成世界级基地

来源:锂电网
时间:2023-10-10 20:07:50
热度:40

四川:2027年锂电产业总产值拟超8000亿元 建成世界级基地四川省发文明确,到2027年,构建形成“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电池制造—系统集成—终端应用—废旧电池梯级开发及综合回收

四川省发文明确,到2027年,构建形成“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电池制造—系统集成—终端应用—废旧电池梯级开发及综合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锂电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全产业链产值规模超过8000亿元,建成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7部门联合发布《促进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构建形成“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电池制造—系统集成—终端应用—废旧电池梯级开发及综合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锂电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全产业链产值规模超过8000亿元,建成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实现“四川锂电”供全国销全球,为先进材料产业提质倍增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意见》重点围绕发展目标,提出了推进资源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支持锂电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建立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强化延链补链强链发展、构建绿色智造体系、加快多元化试点示范应用、推动产业安全稳定发展等重点任务,具体如下:

(一)推进资源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强化矿产资源生产供应,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完善支撑体系,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统筹开展省内锂、磷、锰、镍、钴、石墨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进一步查明矿产资源储量、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推进资源整体勘探、绿色开发和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动甘孜州、阿坝州硬岩锂资源开发,开展达州市、自贡市卤水提锂技术攻关和宜宾市、泸州市黏土型锂矿科研攻关,为稳定全省锂电产业链打好资源基础。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组建联合体,合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加强与其他锂资源丰富省份战略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股权收购、绿地投资等方式参与境外锂、镍、钴矿资源勘探开发和生产加工,不断提升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打造保障国家锂电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加快建立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锂电产品运输体系,扩大锂矿进口、基础锂盐及正/负极材料出口、锂电池出口等进出口规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完善动力电池溯源回收管理体系,鼓励申报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支持企业合作开展规范化梯级综合利用。

(二)支持锂电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按照“省市联动、行业治理、结构优化、效益突出”原则,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开展锂电产业项目评价。研究制定项目评价管理措施,围绕基础锂盐、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池等上、中、下游产业环节,对存量项目和拟建项目进行科学评价。对质量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节能减排效率高的项目,在要素保障、财政金融、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对综合效益差和生产工艺水平滞后的项目,督促企业对标先进实施技术改造,引导地方政府审慎推动。

(三)建立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产业创新资源布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研发机构本地化,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建设省级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快建设四川省动力电池产业创新中心、宜宾动力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先进动力技术创新中心,探索建设锂电产品交易中心。推进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应用,加快锂资源绿色开发、尾矿尾渣综合利用、高比容量、高比功率、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正/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复合隔膜、复合集流体及特征污染物治理等关键技术和材料研发生产,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草酸盐—磷酸盐—磷酸铁锂工艺、硫酸—钛白—磷酸铁锂耦合工艺和硫氯耦合联产。推进无钴低钴电池、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凝聚态电池、锂硫电池、特种锂电池等新型电池产品研发生产,大力研发和引进电池高效成组、底盘电池一体化、高比能安全电池等技术。对符合条件的锂电产业科技研发项目,优先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建立人才及重大项目互动招引机制,支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成果在四川开展工程测试、中试和成果转化。

(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实施龙头企业“贡嘎培优”行动计划,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套发展,积极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产业链重点企业聚集,推动企业成链集聚发展。分类制定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培育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企业创建制造业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优先纳入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三强计划”,培育壮大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规模。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激发民间资本和社会投资活力,鼓励民营企业深度参与锂电产业发展。支持成都市、宜宾市、遂宁市、德阳市等建设锂电产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园区承载能力建设,支持锂电产业特色园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四川射洪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州新城(含成都—阿坝工业园区)、甘孜—眉山工业园区等重点园区协作配套,建设高成长性千亿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

(五)强化延链补链强链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完善锂电全产业链条,编制锂电材料产业链全景图,统筹推进基础锂盐、正/负极材料等锂电材料与锂电池、电化学储能产业均衡协同发展。加强关键环节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支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锂电材料项目。优化提升基础锂盐、正/负极材料等优势材料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电解质、复合隔膜等组件材料配套能力,持续提升锂电池生产规模,积极引进复合集流体、导电剂、粘结剂、结构件、生产装备等产业细分领域项目,布局完善废旧电池梯级开发及综合回收利用项目。聚焦头部企业、上市企业、骨干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在四川省布局锂电产业及相关配套项目。

(六)构建绿色智造体系。积极推动锂电产业领域碳达峰工作,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锂电产业碳排放标准认证体系,开发碳足迹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完善锂电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深化碳足迹管理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形成国际互认的碳足迹核算体系。鼓励绿色电力消费,支持企业购买绿证、使用绿电,推广以绿色电力消费为基础、碳抵消手段为补充的零碳发展模式。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制造认证,评定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创建“近零碳”工厂,支持地方创建“近零碳”排放园区。加快构建锂电产业全生命周期产业体系,引导企业布局“锂电产业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建立健全废旧电池梯级开发及综合回收利用体系,支持企业建设循环经济全产业链和绿色供应链示范项目,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和再生锂电材料使用率。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锂电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建立国家级锂电产业大数据平台,强化产业动态监测、跟踪分析、信息共享。支持企业开展安全 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智能标杆车间、智慧未来工厂、数字领航企业、世界灯塔工厂。

(七)加快多元化试点示范应用。立足四川省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设施,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促进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多场景应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城际快速充换电设施网络,推进城区公共区域、居住社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进各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开展专用领域试点示范,推动城区公交车、公务用车、中短途客运、物流车辆、环卫用车电动替代,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

(八)推动产业安全稳定发展。持续关注锂电产业发展动态,加强锂电行业产能、投资等运行情况监测。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供需对接,推动形成稳定高效的协同发展机制。开展锂电产业规划跟踪评估工作,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促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健全锂电产业安全管理体系,落实落细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属地监管部门指导服务,实施安全设计、施工、验收、生产运营全链条安全生产过程管控。新建、改建、扩建锂电产业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建设项目规模、生产工艺、原料、设备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应进行设计变更。强化风险隐患源头治理,建设项目竣工后根据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应制定试运行安全方案,全面排查安全生产隐患,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