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L起诉珠海冠宇,涉案超亿元!
ATL起诉珠海冠宇,涉案超亿元!1月17日,来自企业专利观察的报道称,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正在起诉珠海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珠海冠宇(688772.SH),引起市场极高的
1月17日,来自企业专利观察的报道称,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正在起诉珠海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珠海冠宇(688772.SH),引起市场极高的关注度。
这两家消费电池领域的优秀企业因专利而对簿公堂。
四案件“已立案暂未开庭审理”
1月7日,珠海冠宇曾发布《关于公司涉及诉讼的进展公告》,该公告称,案件所处的诉讼阶段为“已立案暂未开庭审理”。
图片来源:珠海冠宇公告
该案件当前的基本情况为:珠海冠宇于2022年1月5日收到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关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起诉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重庆冠宇电池的《民事起诉状》等相关材料。
本次珠海冠宇涉及的诉讼案件共有四个,其中:
案件一: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原告,珠海冠宇作为第一被告。涉案专利号:ZL201220359889.9 号(实用新型专利)。
案件二: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原告,珠海冠宇作为第一被告。涉案专利号:ZL201410782528.9(发明专利)。
案件三: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原告,珠海冠宇作为第一被告。涉案专利号:ZL201420789403.4 号(实用新型专利)。
案件四: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原告,珠海冠宇作为第一被告、重庆冠宇电池作为第二被告。涉案专利号:ZL201720090970.4 号(实用新型专利)。
珠海冠宇的公告指出,上述案件共涉及3款终端客户产品,对应公司3个电池型号。
对珠海冠宇的影响
在1月7日的公告中,珠海冠宇对该诉讼的影响进行了回应。维科网锂电认为最重要的是:“即使未来公司败诉从而停止生产和销售相关产品,相关产能也可以转为生产其他系列产品或新系列产品,满足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
珠海冠宇进一步指出:“在2021年1月-9月期间,起诉状涉及的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在公司营业总收入占比不足2%。”
图片来源:珠海冠宇公告
珠海冠宇同时强调的是,于本公告涉及的案件尚未开庭审理,最终的判决结果尚不确定,目前无法预计对公司本期及期后损益的影响,最终实际影响以法院生效判决为准。
珠海冠宇称,公司将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该事项,积极应诉,依法主张自身合法权益,采取相关法律措施,切实维护公司名誉和股东的利益。
公告还指出,公司于2021年9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关于发行注册环节反馈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中“问题三、关于来自ATL专利律师函的回复”,就与 ATL专利纠纷的基本情况和前期进展进行披露。
珠海冠宇预计赔偿约1.34亿
在“关于来自ATL专利律师函的回复”的问题描述中,珠海冠宇于2021年6月22日收到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国内律师发送的《侵权告知函》;
于2021年6月28日收到ATL及其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的美国律师发送的侵权告知邮件。
原因是珠海冠宇生产、销售的多款适配于笔记本、手机的锂电池电芯产品涉嫌侵犯ATL相关主体持有的11项专利权,要求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对ATL专利及涉嫌侵权产品进行技术比对与分析,委派代表与ATL委托的律师或ATL联系,确认侵权产品范围,并就停止侵权及赔偿事宜进行协商。
“珠海冠宇经比对,认为上述11项专利共涉及19款终端客户产品,对应发行人13个电池型号。珠海冠宇在律师函未明确要求承担赔偿金额的情况下,认为即使未来ATL起诉且发行人全部败诉,预计赔偿的金额上限为销售相关型号产品的净利润合计金额,即13363.67万元。”
图片来源:落实函回复
基于13363.67万元赔偿的判断,“如ATL向法院起诉且发行人全部败诉,珠海冠宇仍具备偿付能力。”
图片来源:落实函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这仅仅是珠海冠宇自己的预估,不排除ATL提出的赔偿金额远高于此的可能。
如同企业专利观察的分析,“时隔半年后,珠海冠宇最终收到福州中院的《民事起诉状》,表明双方这段时间的谈判似乎并不顺利,所以ATL升级了战事,从律师函直接变为起诉。未来不排除珠海冠宇继续收到ATL从美国的起诉。”
总结
专利问题正越来越受到高速发展的锂电企业的重视。毕竟,不注重专利的话,诉讼案件或会随之而来。
珠海冠宇对专利的重视,可以从一组数据中看出:2021年2月2日珠海冠宇对问询函的回复中显示,其境内专利数量为158项;2022年1月7日的公告中,珠海冠宇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取授权且有效专利634件。”
当前已立案的案件共4起,涉及的相关专利为4项,但来自ATL专利律师函中,涉嫌侵犯的专利权有11项。
未来是否还会有新增的专利案?珠海冠宇将如何应对?维科网锂电将持续关注。
-
奥迪、宝马、奔驰不下新能源牌桌,BBA决战2025,会不会晚了点?2022-01-18
-
2021,上汽/东风/长安横扫中国车市,比亚迪跑赢大盘,百家争鸣做大新能源蛋糕2022-01-18
-
叫板宁德时代!韩国史上最大IPO,LG新能源即将上市2022-01-18
-
新能源赛道落后于比亚迪,但在贯穿产业链条的资本潮水中,吉利依然稳立潮头2022-01-18
-
宁德时代的无负极电池,能否颠覆传统锂电池行业,加速钠离子电池时代的到来?2022-01-18
-
新能源汽车换电赛道众生相:蔚来豪赌、宁德时代拾起、特斯拉遗忘2022-01-18
-
华为/小米/百度/苹果纷纷入局“造车”,新能源汽车将迎来转接点,未来布局如何?2022-01-18
-
新能源汽车业务已成核心战略,美的:我们不造车,只生产零部件!2022-01-18
-
新能源车以燎原之势侵入传统燃油车的腹地,为何却在二手车市场遇冷?2022-01-18
-
中国品牌迎来最好时机:长安汽车等国企改革成效明显,新能源是品牌高端化的希望2022-01-18
-
补贴退坡30%,买新能源车要趁早?特斯拉Model Y、小鹏P7等已涨价2022-01-18
-
用新能源渗透率做一个大致判断,比亚迪的终点远不止月销十万台!2022-01-17
-
宁德时代10亿成立新能源资源公司2022-01-17
-
格林美、德方纳米、贝特瑞,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2022-01-17
-
比亚迪、宁德时代开年不利,何时才是新能源板块入手的最好时机?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