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主机厂的“觉醒”,车企集体“逃离”宁德时代?

来源:锂电网
时间:2021-12-31 20:02:10
热度:160

主机厂的“觉醒”,车企集体“逃离”宁德时代?价值回归还是红利不再在万钢访美归来的第二年,也就是2009年,中国政府启动了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于是当时间来到了2011年,新能源汽车随

价值回归还是红利不再

在万钢访美归来的第二年,也就是2009年,中国政府启动了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于是当时间来到了2011年,新能源汽车随风而起。

这对于本就是锂电池领域中人的曾毓群而言,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创业机会。时年43岁的他与ATL研发副总黄世霖决定共同创业,将ATL的汽车动力部门单独剥离,回到老家福建宁德,成立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

2018年,宁德时代(300750.SZ)以25.14元在创业板上市,上市初始市值约为546亿元,随后凭借在全球最大新能源车市场的野蛮生长,于2021年6月正式迈入万亿俱乐部。短短不到半年,市值最高已增长至12月初的16000亿,股价从9月初的486.5元最高上涨至12月初的692元。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截至2021年12月20日,整个大中华区进入万亿元俱乐部的只有两家制造业,一个是市值6032.44亿美元的台积电,另一个就是市值1.42万亿元的宁德时代。

然而,宁德时代自12月3日创出692元历史新高后,近期持续走弱。12月累计下跌15%。12月以来其大宗交易频繁,且屡现大幅折价,最低的成交价格仅为488.2元。

龙头股重挫,盐湖提锂、锂电池等概念板块也跌幅居前。诺德股份(600110.SH)、国轩高科(002074.SZ)、亿纬锂能(300014.ZH)等均大幅下挫。

股价跌了,各种逻辑自然就出来了。2021年12月23日36氪一篇名为《宁德时代:万亿电池帝国的裂缝》的文章称,今年年中的时候,宁德时代总部大楼发生了一场争执,当事人双方分别是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和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原因是小鹏汽车决定削减宁德时代的供货份额,引入新的主力电池供应商中航锂电

同时,文章还爆料,在与小鹏汽车合作之前,中航锂电已经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广汽新能源车的第一供应商。

一石激起千层浪。12月24日,宁德时代盘中一度跌超8%,收盘时单日跌幅为7.28%,股价跌至576.8元。总市值为1.34万亿元。与前一日相比,宁德时代市值一日内蒸发了1055.24亿元。这直接带崩了宁组合、新能源板块,以及创业板指数——小康股份(601127.SH)、湖南天雁(600698.SH)跌停,长城汽车(601633.SH)、亿纬锂能(300014.ZH)、天齐锂业(002466.SZ)、阳光电源(300274.SZ)跌超5%。创业板大跌2.27%,报收3297点。

至此,宁德时代在12月份已出现4次日内大跌的情形。今年以来,新能源板块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涨幅,资金“恐高”离场的戏码反复上演。

截至发稿日(2021年12月31日),宁德时代股价为589.53元/股,总市值为1.38万亿。

舆论之外,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宁德时代下一阶段的发展会受此影响吗?

01 主机厂的“觉醒”

不可置否的是,不管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全球市场,宁德时代都是一家独大。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联合上演“逃跑计划”,宁德时代的客户结构也在发生微妙变化。

据东吴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宁德时代的主要客户包括北汽、宇通、上汽、吉利等传统车企;到了2020年,除宇通依然是其第二大客户外,其他几大客户均已从原来的传统车企变成了特斯拉这样的造车新势力;2021年上半年,特斯拉、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四家装机量占比开始大幅提升,合计为43%,而北汽、广汽等传统车企已经不在其统计份额之中了。

与此同时,也有新的苗头出现。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来自车企背景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已占近1/5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和蜂巢能源两家共占18.6%的市场份额),业内专家陈超(化名)表示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增长。

趋势可见,新能源汽车布局早已蔓延至产业上游,在头部电池企业继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当下,众多车企开始纷纷寻求其他方式来摆脱单一电池供应商的控制。

“车企不可能不掌握汽车动力,燃油车如此,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如果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依然掌握在外部供应商手中,那么,车企将失去对未来市场发展的主导权,甚至沦为代工厂。”陈超对笔者强调,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一直都是产业发展的命脉,谁掌握了它,谁就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老生常谈“一块电池半个车”,足见其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重要性。

但更为重要的是,自研自产电池还可以有效避免电池厂商一家独大的局面,尤其是在电池厂商产能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及时补充与保障,再也不用担心供货短缺和“价格战”的问题了。

“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整车生产之间的链条越短、越具备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而这也正是诸多车企决定自研自产动力电池的关键所在。”陈超解释道。

3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1. 四部门: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
    2021-12-31
  2. 2021年新能源客车市场复盘,比亚迪已成中小型客车的龙头
    2021-12-31
  3. 新鼎资本“啃哥”张驰:新能源汽车市场重仓小鹏、威马,没投理想、蔚来
    2021-12-31
  4. 比亚迪正在实现吉利的梦想,极氪能否为吉利新能源杀出一条血路?
    2021-12-31
  5. 宁德时代再扩产,小米开始布局锂电池,新能源行业日渐受到重视
    2021-12-31
  6. 三电可保+自燃全赔,新能源“专属车险”上线!但保费更贵?
    2021-12-31
  7. 加大腾势持股占比,比亚迪加快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步伐
    2021-12-31
  8. 2021年新能源汽车大盘点:华为、小米跨界没有不可能,锂电池大战再推高潮
    2021-12-31
  9. 新能源汽车积分从白菜价到硬通货,盘点4年双积分交易,预测2022积分价格
    2021-12-31
  10. 2021新能源汽车十大年度事件:动力电池“跑马圈地”,氢燃料电池汽车迎新机
    2021-12-31
  11. 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L2智能驾驶渗透率超41%,比亚迪/特斯拉/理想位列前三
    2021-12-31
  12. 新能源汽车保费普涨,特斯拉涨得最狠,保险公司也来割韭菜?
    2021-12-31
  13. AITO问界M5订单破6000,华为与金康新能源谁成就了谁?
    2021-12-31
  14. 与东风“分道扬镳”,再与华晨闹“分手”,雷诺牵手吉利转型新能源能成功吗?
    2021-12-30
  15. 瑞典新能源公司Northvolt首块锂电池下线,翻开了欧洲工业历史新篇章
    2021-12-3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