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锂电网

汽车行业外资股比取消,吉利、长城、长安真的无力与外资品牌抗争吗?

来源:锂电网
时间:2021-12-29 12:00:18
热度:88

汽车行业外资股比取消,吉利、长城、长安真的无力与外资品牌抗争吗?导|语2021/12/28混沌中的确定性。作者丨杨晶责编丨杨晶编辑丨田镧2022年1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乘用车制造外

导|语

2021/12/28

混沌中的确定性。

作者丨杨晶

责编丨杨晶

编辑丨田镧

2022年1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

从2018年开始,汽车行业外资股比取消限制的5年期已到。这段历史,通俗的来说,就是先限制外资,培养下自己的产业。自己的产业有竞争力了,再开放最后直接取消。消息一经发出,从此再无人争论,只有围观群众默默鼓起了掌。

“简单说就是汽车厂开始斗,消费者得利”、“让那些摸鱼的车企都死掉”、“新能源时代真的要来了 ”,而更多人则对自主品牌抱着“怒其不争”的态度。确实,理论上来说,合资股比的取消让自主品牌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但它们真的无力与外资品牌抗争吗?

1

“开门迎客”

回顾自主品牌这几年,尤其是一些自主品牌依靠合资品牌带来丰富的利润而不思进取。当股比开放的深渊巨口已经来临,这些躺着数钱的自主品牌终于尝到亲手播下的苦果。华晨“失马”、大众控股江汽,更有四川现代独资、特斯拉独资等,不断冲击着自主品牌。

“自主与合资一战,这是躲不过的”,众泰、力帆、华泰、比速、裕隆、华晨、猎豹等一众弱势自主品牌逐渐消失在历史舞台,而吉利、长城、长安等强势自主品牌正以一种意想不到的速度飞快发展,持续引领着中国车市生变。

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厚积薄发,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力和品牌力,打造出一批明星产品,满足并引领了市场需求。受疫情和供应链影响,车市逐渐分化,在合资品牌纷纷下滑的同时,自主品牌却能顽强顶住压力,实现逆势增长。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完成840.6万辆,同比增长25.1%,其市场份额由37.7%提升为44.1%,较同期大幅提升。而在10月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更是膨胀至47%,达到历史顶点。

自主品牌为什么能强势崛起,并非仅仅是德系和日系丢掉市场,自主占了便宜,而是自主品牌从产品的设计、研发、技术、产品力,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层面,实现了全面的进步与进化。同时,高端品牌产品份额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除了市场份额,从最新公布的2021年汽车品牌单车均价来看,自主品牌也开始超越合资品牌。蔚来单车均价超过雷克萨斯、宝马;理想单车均价位于奥迪、特斯拉之上;小鹏、红旗单车均价也达到了20万元以上。

如果有人反驳说头部新势力虽然单价高,但是样本量基数低。那么再看传统车企高端品牌的销量和单车均价,领克超过大众;WEY超过马自达;广汽埃安、比亚迪和传祺的单车均价都超过日产、现代和雪佛兰,这些例证无疑更有说服力。

今年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在这二十年里,中国经济以及汽车产业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中国新车销量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中汽协预计2021年有望实现3年来的首次正增长,2022年的销量预计有望超过2700万辆。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墙内开花结果,同时也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优异的表现。2021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量达179.3万辆,同比增长1.1倍。其中,11月出口量高达20万辆,同比增长59.1%。随着多重利好因素的显现,预计2021年全年出口有望超200万辆。

当外资品牌将触手不断伸向中国市场之际,自主品牌也在全球市场上与外资品牌正面硬刚。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分析,一方面因为疫情,海外当地供应跟不上;另一方面中国汽车性价比确实很高,产品档次提升了。

自主品牌制造水平逐步提升下,乘用车出口持续提升,新势力车企逐步开启海外市场战略,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快于传统能源汽车,而新能源汽车也是自主品牌向外资品牌正式宣战的重要一环。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