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la为何会从“卡车”界的特斯拉,变成“圈钱的骗子”?
Nikola为何会从“卡车”界的特斯拉,变成“圈钱的骗子”?说道Nikola,用戏曲中的这样一句词来形容再合适不过——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只不过Nikola从
说道Nikola,用戏曲中的这样一句词来形容再合适不过——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只不过Nikola从起高楼到楼塌了的过程实在是短了点,从一时的风光无两到现在的平庸落魄,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而在此过程中,特雷弗·米尔顿(Trevor Milton) 是一个关键人物。
成也米尔顿
20世纪80年代初,米尔顿出生于犹他州,在一个农场长大,他曾称住在“贫民窟”是一段“令人谦卑”的经历。但事实证明,在贫民窟长大的米尔顿并不谦卑,相反,他有着雄心勃勃的野心。
米尔顿创立的第一个公司是一家报警系统公司,后以15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随后,米尔顿又创立了dHybrid Systems LLC,这是一家天然气存储技术公司,后来被金属制造商Worthington Industries Inc.收购。这两段成功的创业经历一定程度上说明米尔顿的确有些商业天赋,这也进一步提振了他创业的信心。2014年,米尔顿创办了Nikola,专注于研发和生产重型商用氢燃料电池卡车和纯电动卡车,并从他的前雇主那里获得了200万美元的种子轮投资。此后,米尔顿便开始了起高楼之路。
Nikola创办伊始,就瞄准特斯拉为竞争对手,首先从公司名字就能看出来。当年特斯拉创始人为了向自己的偶像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致敬,也为了纪念尼古拉·特斯拉设计的大功率交流电机,便将公司命名为“Tesla”。而米尔顿之所以将公司名定为“Nikola”,想必是如出一辙,同时也凸显出米尔顿有野心使Nikola达到特斯拉的高度。
除此之外,米尔顿“捆绑”特斯拉进行宣传的操作还有很多。2018年,Nikola控诉特斯拉电动卡车设计侵犯了其现有专利。Nikola认为特斯拉Semi卡车与其 Nikola One颇为相似,侵犯了其获得的三项设计专利,其中一项专利为全方位挡风玻璃,并因此向特斯拉索赔20亿美元。这一诉讼曾持续数年,期间与特斯拉的纠葛也为Nikola赢足了关注度,而这也被一些媒体认为“是Nikola的一种营销手段”。
产品方面,在成立后的第二年,Nikola便推出了旗下第一款产品——Nikola One重卡,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当时,米尔顿将此产品称作“截至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半挂卡车”。随后几年,Nikola纯电动版Nikola Two和Nikola Tre(纯电版和燃料电池版)先后问世。2020年2月,Badger 电动皮卡的亮相更是直接让Nikola出了圈,因为米尔顿宣称Badger的野心不仅是与特斯拉Cybertruck竞争,而是要将福特F-150从连续43年雄踞美国皮卡销量第一的宝座上拉下马。一家小众的氢燃料初创车企敢放下如此豪言壮语,引起的关注可想而知。
一路走来,Nikol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2017年,ValueAct资本管理公司的Jeff Ubben给米尔顿打了个电话,最终就投资了3000多万美元。2019年,亿万富翁阿涅利家族旗下的依维柯卡车制造企业CNH Industrial NV向Nikola投入了1亿美元现金,并承诺提供1.5亿美元的实物捐助。后来,Tier1巨头博世也成了Nikola的合作伙伴。2020年6月,Nikola借壳一家名为VectoIQ的公司正式上市,交易首日 Nikola 市值就蹿升至 120 亿美元,米尔顿的身价也达到81亿美元,成为全球氢燃料领域的第一人。交易第3日,Nikola股价成功翻番,市值264亿美元,交易第5日Nikola 就在市值上完成了对百年汽车巨头福特的超越,一时之间,可谓是风光无两。
而在这时,通用汽车也来锦上添花。Nikola宣布将携手通用合作设计和制造电动皮卡。未来,通用的电池与燃料电池技术还会一并进入 Nikola 的供应体系。作为交换,Nikola 将授予通用价值 20 亿美元的股票,通用因此持有Nikola 11%的股份。此消息一出,Nikola 股价大涨45%,就连通用的股价也跟着上涨了9%。至此,Nikola的高楼似乎已经建起,而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米尔顿。与此同时,米尔顿也开始繁忙地“宴起宾客”,自Nikola上市以来,米尔顿透露每天都会发几十个推特,接受大约30个媒体采访。
败也米尔顿
然而,Nikola的高光时刻似乎维持地短了点,高楼刚建起,宾客还未散,米尔顿还没来得及享受那“幸福的烦恼”,那些曾经为它博得关注赢得荣耀的东西就悄悄地一一对其进行了反噬。
2020年9月10日,沽空机构Hindenburg Research发布了一份措辞严厉的报告,揭露Nikola骗局无数,给该公司贴上了“诈骗”的标签。Hindenburg控诉Nikola创始人米尔顿在与大型汽车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时存在诈骗行为,通过谎称拥有广泛的专利技术,误导合作伙伴签下合同。Hindenburg最重要的两大控诉是,2018年,Nikola在一段视频广告中展示了其氢燃料电池卡车Nikola One的原型车,广告中是该款车在行驶的画面,但事实并非如此,车辆本身并不会动,而是被放到了一个斜坡上拍出来的效果。另外2020年7月米尔顿曾声称在德国乌尔姆已有5辆Nikola Tre下线,然而为其负责生产这款卡车的合作伙伴博世却证实,并没有完整地生产任何Nikola产品。
Hindenburg断定Nikola为了获得发展势头存在大量欺骗行为,以此成功地将其所做的虚假陈述变成了市值2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我们从没有在一个上市公司中见过规模如此大的骗局。” Hindenburg直言。
针对Hindenburg的指控,Nikola并未给出实质性反击,仅称空头就是要操纵股票做空自己,报告上都是误导信息,还威胁要起诉对方。Hindenburg Research自然不害怕,激将Nikola拿出证据来反驳。于是9月14日,Nikola发布了一份回应声明,先把旗下各个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状况描述了一下,紧接着回应了几处质疑。比如“所谓的博世内部人士说的话是没有上下文的断章取义”,“原型车在路上跑的画面,确实是一个广告效果,但公司从没有宣称该车是使用自己的动力系统前进的”。
仅从Nikola的回应来看,该公司已然站在了下风,一向果决的米尔顿此时没有给出爽快的反击,反倒玩起了文字游戏。但是仅凭这些,也不能就判定Nikola造假,万一只是米尔顿的牛皮吹得大了些呢。因此彼时,Nikola的合作伙伴还上演了一幕“情比金坚”,通用、博世和CNH Industrial均发表声明称将坚持与Nikola的联盟。
合作伙伴尽管给力,Nikola的投资人却不干了。因为这一闹之后,Nikola的股价下滑,迅速跌掉了与通用合作带来的涨幅,因此投资人对米尔顿提起了诉讼。在“造假”带来的舆论压力以及投资人的诉讼后,米尔顿“引咎辞职”。但米尔顿的离职并没有结束Nikola的颓势,在美国司法部和证交会宣布展开调查后,Nikola又遭到了特斯拉的指控。
此前那段为Nikola赢来无数关注的指控特斯拉侵权的诉讼开始反噬,特斯拉为了自证清白,控诉Nikola从Rimac设计总监Adriano Mudri处剽窃卡车设计图。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米尔顿曾在2015年前往克罗地亚,参观了电动超跑制造商Rimac,在那次克罗地亚之行中,米尔顿与Mudri会面,并从后者手中购买了这些设计。因此,该设计并非Nikola公司自主研发,自然此前申请的专利是无效的。
这一系列负面新闻后,外界对Nikola的态度产生180度转变,投资机构一再下调评级、通用取消持股、博世减持股份、大额订单跑票……一系列蝴蝶效应后,Nikola股价一跌再跌,其市值也从去年上市的340亿美元,跌落至目前的37.9亿美元,缩水近9倍,业内对它的关注度也大不如之前。至此,Nikola的高楼已经摇摇欲坠。
新领导层能让Nikola翻盘吗?
米尔顿离职后,Nikola董事会成员Steve Girsky被任命为新任董事长,Mark Russell被任命为新任首席执行官。Girsky为前通用副总裁,曾帮助通用公司走出破产窘境。那么这次,在Girsky的掌舵下,Nikola能走出阴霾吗?
事实上,若抛开造假等负面新闻,Nikola所倡导的氢技术的应用的确非常有前景,将对未来运输业产生重大影响。若成功实现氢燃料卡车的商业化生产,Nikola可以大大减少交通业的碳排放,该行业是碳排放最大的来源之一。美国环境保护局预估,全国6.4%的温室气体排放都来自于中型和重型卡车。
但Nikola于2020年6月上市以来,至今尚未开始销售车辆。此前该公司预计,将在2021年向客户交付50至100辆电动卡车,但是现在将交付目标削减到了25至50辆。该公司还将2021年的收入预期从3,000万美元的高位降至750万美元,未来还有可能降低至零。
另外,指控的阴影和米尔顿的离职仍然笼罩着Nikola。证券公司韦德布什指出,因该公司所存在的争议,以及其创始人米尔顿的辞职,使得持有该公司的股票风险过高。韦德布什分析师Dan Ives在发给投资人的报告中写道:“随着米尔顿离开公司,Nikola的故事也发生了变化。尽管米尔顿存在争议,但他仍是未来几年中推动Nikola的预见者、架构师以及内外部力量,我们认为他留下了一个难以填补的巨大空白。”
尽管如此,Nikola现任CEO却有着美好的愿景。“我们期待着解决与公司创始人米尔顿有关的问题,为这一系列事件划上句号。我们将继续专注于向客户交付卡车,并且继续建设客户所需的能源、服务和支持性基础设施。” Mark Russell如是说。未来,Nikola的故事到底会如何说下去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
特斯拉新车居然用四年前的旧电池:续航缩水超10%2021-12-22
-
宁德时代上海生产基地即将投产,毗邻特斯拉工厂2021-12-21
-
宁德时代70亿新型锂电池项目开工,特斯拉要用上?2021-12-21
-
特斯拉占据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半壁江山,Rivian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2021-12-21
-
捷氢科技启动IPO,我国第三家谋求上市的纯粹氢燃料电池企业2021-12-21
-
搭上特斯拉顺风车,股价大幅上涨,拓普集团是否高枕无忧?2021-12-21
-
蔚来ET5正式发布,比特斯拉更贵,是“自信”还是“实力”?2021-12-20
-
斩获超1721亿大单!特斯拉前高管电池公司欧洲“布防”!2021-12-20
-
供货特斯拉?磷酸铁锂巨头拿下美国上市车企200GWh大单!2021-12-20
-
水土不服?特斯拉在中国“变相裁员”?2021-12-20
-
“韭里韭气”的特斯拉周边:是噱头式周边还是实用派周边?2021-12-20
-
科技部:35个氢能与燃料电池项目公示,为行业未来发展指出了方向2021-12-20
-
特斯拉计划在得州超级工厂投资100亿美元2021-12-17
-
特斯拉爆出重大丑闻!2021-12-17
-
特斯拉对得州工厂投资超100亿美元!相当于某国内车企造车总额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