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旷视科技冲击IPO之际,“AI四小龙”发展进度一览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19-08-29 12:08:40
热度:158

旷视科技冲击IPO之际,“AI四小龙”发展进度一览中国AI正在从风口转向现实。但估值过高、盈利能力不足,是外界对AI公司最多的诟病。近日,旷视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消息,又掀

中国AI正在从风口转向现实。

但估值过高、盈利能力不足,是外界对AI公司最多的诟病。

近日,旷视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消息,又掀起了人们对国内AI企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的探讨。

从当前情况看,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已经在具体的“落地场景”上走在了世界前面,广阔的用户规模、数据和行业生活场景优势为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蓬勃发展的奠定了基础,也让全球资本市场对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趋之若鹜。

一直以来,旷视科技与云从科技、商汤科技、依图科技并称为“AI四小龙”。随着多年的发展,“AI四小龙”的创业故事随着它们的激烈竞争和不断刷新的融资数据而愈发令人瞩目。

此次旷视科技在上市路上抢跑,显然已经做足了准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四家AI领域巨头的发展情况。

抢跑IPO的旷视科技

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由3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的学生印奇、唐文斌和杨沐联手创立,旷视在AI四小龙中成立最早,也是最先出名的,“Face++”的大名曾经在AI人脸识别领域如雷贯耳,再加上阿里、蚂蚁金服、华为、联想等投资背书,旷视一直享有盛名。

旷视目前拥有包括智能安防、在线刷脸验证服务FaceID、人工智能开放平台Face++、智能地产在内的四大业务板块。

在金融领域应用层面因为背靠阿里,旷视为支付宝提供了人脸识别登录功能;

在手机领域,目前OPPO、VIVO、小米、诺基亚、荣耀、锤子等品牌的人脸识别技术由旷视提供;

此外,旷视在以滴滴、e代驾、易到用车、神州租车等为代表公共出行领域也有应用落地,为这些客户提供包括人脸识别、司机身份核验等在内的技术服务。

自2017年以来,旷视在多项国际人工智能顶尖竞赛中累计揽获22个项目的世界冠军,在多个计算机视觉项目中表现突出。旷视向客户提供包括算法、软件及人工智能赋能物联网设备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并在多个行业取得领先地位。2017年和2019年,旷视跻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最新发布的两项“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中。

截至目前,旷视科技共计完成了9轮融资,累计金额达12.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4.6亿元。

即便如此,旷视也未逃过AI公司盈利能力的质疑。根据招股书显示,旷视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的亏损持续扩大。旷视2016年、2017年、2018年营收分别为6780万元、3.132亿元、14.2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8.8%。2019年上半年,旷视营收为9.49亿元,同比增长210.3%;亏损方面,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别亏损人民币3.428亿元、7.588亿和33.516亿。2019年上半年亏损人民币52.002亿元。

旷视在招股书中解释,亏损主要由于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以及持续的研发投资。经过调整之后,旷视2018年实现了整体盈利,净利润为3220万元。

(公允价值变动:互联网公司通常会有多轮融资,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在港交所的国际会计准则下,这种优先股会体现为对股东的负债,其公允价值的上升会记录于公司账面的亏损,但实际上公司并未没有这样的亏损发生,对公司实际运营也没有影响。公司价值越大,这项“亏损”值反而越高。IPO之后优先股转为普通股,这部分亏损就消失不再计入报表。这种情况在美图、小米和美团等近年来港股上市的企业报表中也存在。)

关于研发投入,招股书显示,旷视科技2018年研发投入超过6亿元,2016年与2017年研发投入分别为7820万元、2.04亿元,近三年研发支出占当年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5.3%、65.6%及43.0%。旷视解释称,占比的下降是由于规模经济所致。

人才终究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旷视研发方面员工为1432名(整体员工的61%),相应福利开支为3.09亿,占整体研发支出的66%,平均年薪43万。据悉,旷视目前已经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建立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并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及香港科技大学等设立了联合实验室。

深度学习是旷视的核心竞争力,旷视主打深度算法Brain++学习框架,是全球为数不多拥有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框架的公司之一,作为支撑人工智能的关键与旷视的核心竞争力,旷视自研的深度学习框架Brain++为其算法训练及模型改进过程提供重要支持,Brain++使旷视得以构建一条不断自我改进、不断更加自动化的算法生产线,并能够针对不同垂直领域的碎片化需求定制丰富且不断增长的算法组合。同时,旷视科技目前已经开始运用其掌握的人工智能技术使Brain++落地将业务范围拓展到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领域等。

个人物联网:旷视提供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以人工智能赋能摄像头,改善个人设备的用户体验。旷视的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算法及软件,一方面可以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来解锁个人设备或授权在线支付,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摄影及视频处理解决方案使消费者得以用个人智能设备在相片及视频方面提升。

城市物联网:旷视提供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将城市空间数字化,让城市及社区更加安全和更有效率,该解决方案包括算法、软件及人工智能赋能的传感器。

供应链物联网:旷视提供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以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及传感器,让供应链更有效率。旷视的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算法、软件及人工智能赋能的机器人。该解决方案帮助物流公司和制造商有效部署及管理大型机器人网络,以支持复杂的仓储任务。

通过招股书可以看到,近3年来,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在三项收入中占比最大,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该项收入为1.68亿元、10.57亿元、6.95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53.6%、74.1%、73.2%。
      此业务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解決方案客戶群与解決方面的地域覆盖扩大以及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及解決方案,并加強交叉销售能力,使客戶消费增加。

第二大收入项为个人物联网业务,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是1.45亿元、2.7亿元、2.0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46.1%、18.9%、21.8%。个人物联网业务来自人物物流解決方案(SaaS)和个人物物流解決方案(个人设备)两个方面,人物物流解決方案(SaaS)主要是由于客户群增加所致,而客户群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新法规规定移动平台须核实用戶身份所致。

相比之下,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推进较晚,自2018年才产生收入,且收入规模不足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7%。这一块业务还有待旷视去深度开发。

未来,旷视还将继续投资开发Brain++深度学习框架,进一步完善深度学习框架及建设物联网生态系统,增强旷视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在控制及优化领域的人工智能实力。同时,继续深入渗透旷视已经进入的核心垂直领域,不断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以及提升现有解决方案的用户体验。在人才方面,旷视还将在现有人才库的基础上,继续招募顶尖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及创新者,扩充工程师、系统专家以及垂直领域行业专家的人才库,增强研发实力。

建设更强大、适用性更强的平台软件,以连接更多由旷视或业务伙伴提供的物联网设备及应用软件,从而吸引整个价值链的更多参与者,一同建设更强大的物联网生态系统,跑赢AI下半场。

无论如何,AI公司启动IPO是科技行业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如果旷视能够成功,也许,接下来会爆发一轮AI公司上市潮。

“计算机视觉界的黄埔军校”——商汤科技

商汤科技(SenseTime)成立于201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汤晓鸥领导的机器视觉实验室团队创立,其团队在此领域已有多年研究经验,始终处于行业前沿顶尖水平。

在2011至2013年间,在CVPR和ICCV两大全球计算机视觉世界顶级学术会议上,29篇涉及深度学习的文章中,更是有14篇出自该实验室,学术造诣在圈内已颇有名气,被誉为“计算机视觉界的黄埔军校”。

商汤科技主要业务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深度学习算法,是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领域的算法提供商。与大多数搭建在已有底层系统的AI公司不同,商汤最大的特点是原创了底层算法平台,再将技术赋能于其他行业。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科技是中国科技部授予的“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同时,商汤科技也是全球知名AI创新企业, 2018年9月份,商汤科技斩获软银愿景基金10亿美元D轮融资,也是同年内第三次拿到融资,估值直逼60亿美元。成立至今,商汤科技已经拿下8轮融资,融资总额超20亿美元。相比于其他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独角兽公司而言,商汤科技的融资额节节攀升,也一度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融资纪录。

商汤科技在多个垂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涵盖智能手机、互联网娱乐、汽车、智慧城市、以及教育、医疗、零售、广告、金融、地产等多个行业。

目前,商汤科技现在香港、北京、深圳、上海、成都、杭州、京都、东京和新加坡设立办公室,已与国内外700多家世界知名的企业和机构建立合作,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通、英伟达、本田、SNOW、阿里巴巴、苏宁、中国移动、OPPO、vivo、小米、微博、万科、融创等。

商汤科技的核心团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博士、硕士等;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微软、谷歌、联想、百度等相关领域的从业者。作为一家科技型公司,商汤科技对人才是十分重视的,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级人才加入公司,商汤科技在2014-2016投入了巨额资金招揽业界人才。丰富和强大的人才储备,已成为商汤科技在行业里制胜的法宝。

同时,商汤科技有成熟的商业变现模式,在2017年的时候就宣布已全面盈利,商汤科技探索出“1+1+X”的业务模式:其中,第一个1代表研发,第二个1代表技术产业化,而X则代表着“赋能百业合作伙伴”。在赋能百业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商汤为自己的技术找到了应运场景,从而实现商业变现。

在研发方面,2018年2月,商汤科技与麻省理工学院宣布成立人工智能联盟,致力于共同促进人工智能的研究。商汤也是全球首家参与MIT Intelligence Quest(IQ)计划的公司。

同时,商汤科技与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或开展科研合作。此外,商汤科技集合了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顶级人才推动最先进的AI研究。

在产品方面,商汤科技自主研发了深度学习平台SenseParrots,这个平台可以训练超深的网络规模、超大的数据学习以及复杂关联应用等。依托于这个平台,商汤可以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化长尾算法孵化器——自学习训练工具链,能够快速、低成本实现长尾算法、定制算法开发,支持智慧城市中海量、高度多样性的微小需求,最终实现解决80%~90%的问题。

其次,商汤自主研发可承载超14000片GPU的AI超算平台,它依托原创深度学习训练框架SenseParrots,支持千卡并行训练,千亿级参数模型,百亿训练样板,亿级类别分类任务,能帮助算法快速迭代与升级,还具备帮助客户建设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能力,可以为AI技术研发提供基础设施层面保障。

目前,商汤在SenseParrots平台、超算中心、以及其他AI产品基础上,结合智能手机、智慧城市、智能汽车、医疗、零售、教育、互动娱乐等18个行业应用场景,推出相应的行业解决方案,加速其技术和产品在场景里落地。

在智能终端行业,商汤科技为OPPO、vivo、小米、华为等知名品牌提供人脸解锁、智能美颜、智能滤镜、背景虚化、智能相册等影像技术,让手机拍照更好看、使用更智能、交互更有趣,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在互动娱乐行业,商汤科技凭借增强现实技术平台,带来有趣、新颖的人机互动方式,服务各类短视频、直播等用户原创内容(UGC)视频平台,客户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应用程序每日活跃用户过亿。

在智慧城市领域,全国多地公安局使用商汤科技的技术,有效辅助公安干警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安全。

在智能商业领域,商汤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体商业,帮助传统零售企业,实现VIP会员精细化管理,通过重构“人、货、场”的关系,提升用户购物体验、改善零售企业运营,实现精准营销。

此外,在深度学习硬件优化技术领域,商汤科技领先的神经网络模型压缩能力,将高性能、高精度的深度学习网络小型化,推动终端智能化的发展,现已与国际芯片巨头高通达成战略合作。

国内目前大多数AI公司的技术平台都是搭建在已有的底层系统上,商汤科技则是重新搭建了自己的底层算法平台。另外,包括自建超算平台、“产学研一体化”等在内的底层优势帮助商汤在AI技术关键的应用落地上走的很快。

如果说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技术的投入是商汤科技得以在行业立足的根本的话,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找到更多的应运场景则更够让商汤科技有更多的变现渠道,进而推动商汤科技快速前进。

“AI国家队”——云从科技

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以人脸识别为主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以银行金融、安防、大交通的行业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

在“AI四小龙”中,云从科技成立时间最晚,属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后进者。但云从科技自2015年成立以来,仅用3年便跻身“独角兽”之列,B轮融资之后估值超过200亿元,如今估值已约30亿美元。

云从科技融资记录

云从科技是四大独角兽中唯一的AI国家队,它孵化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云从科技承建了国家发改委的基础项目重大工程——“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化项目重大工程“人脸识别系统产业化应用平台”。同时也参与了人脸识别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定,对行业有从上到下的掌控力。参与制定标准的一方对技术趋势和未来发展有着更加精准的把控,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云从科技带有光环。

据国际权威调研机构Gen Market Insights于2018年发布的《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中显示,云从科技以12.88%的市场份额领跑全球市场,具备变革多个行业智能化前景的潜力。

云从科技在金融、安防、零售、教育、交通和社区等领域有它的重点布局,尤其是银行和安防。云从科技是中国银行业人脸识别的第一大供应商,云从科技从三个维度服务金融机构,即帮助银行在G端助力、做好B端赋能和C端延伸,并与国美、东风日产、欧亚商业连锁等公司合作,助力新零售。据公开资料,云从科技目前服务了全国400多家银行,与20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达成了反欺诈、人脸识别、身份证等多方面合作,为金融业提供对比服务日均2.16亿次,市场占有率超过70%。除此之外,云从科技还提出新型Dense Body框架,在3D人体技术、跨境追踪技术(ReID)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安防领域,对于所有计算机视觉公司而言,都是一块极为诱人的“蛋糕”。但事实上,传统安防仍旧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海康威视、大华、科达等安防巨头已经建立起从产品到服务再到渠道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虽然计算机视觉公司的视觉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或许更胜一筹,但是也很难撼动传统公司的地位。

云从科技另辟蹊径,选择从园区、社区等领域下手,为客户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实现传统巨头无法提供的定制化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无论是金融还是安防,都是与社会民生仅仅相关的产业,云从科技的成功,与其团队和资方都为纯国内背景的原因脱不开关系,这一点也让云从科技在To G、To B的拓展上更具优势。

云从科技在2017年实现营收超8亿元人民币并实现盈利,据资料显示,2018年云从科技的收入量级大约在10亿元人民币左右,未来希望能保持4-5倍的增长率。但从业务分布上来看,安防收入占比约60%,金融营收在30%左右,零售、交通、社区等占据10%左右。

“略显另类”的依图科技

依图科技成立于2012年,依图科技在四家AI独角兽中略显另类,它早期主要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学影像,深耕医疗领域,后来也慢慢往金融、安防等拓展,服务于安防、金融、交通、医疗等行业。

其中,依图科技目前在医疗领域拥有大量的落地应用案例,已经在数十家三甲医院部署了自己的产品,这些依图产品正在进入医生们的实际工作流中,为中国医疗的进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在语音识别领域,依图科技在去年年底发布了一个“听写大赛”微信小程序,内嵌各语音识别引擎,由网友自行对比识别率。几乎在所有场景下的语音识别,依图科技都遥遥领先阿里、百度、腾讯及科大讯飞等,取得这样的成果的时候,依图科技进军语音识别领域才刚刚一年。

在人脸识别领域,依图科技技术非常卓越,2017年,依图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主办的人脸识别测试(FRVT)中获得冠军。同年完成由高瓴资本集团领投的C轮融资。2018年,依图与华西医院联合发布肺癌临床科研智能病种库和肺癌多学科智能诊断系统,并在FRVT测试中蝉联冠军。

此外,公司的人像识别比对系统可在0.5秒级内完成单张人像查询亿级数据库后返回精准结果,领先于国内其它技术供应商的百万级查询水平,也超越了人眼识别平均水平。在青奥会、珠海航展、G20峰会安保系统成功应用。而车辆识别系统则能通过对车辆品牌、型号等精准识别,实现品牌识别、假套牌库分析、基于视觉特征的“以图搜车”,已经在多个省公安厅应用,并获公安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9年,依图科技还推出自有 AI 芯片“QuestCore(求索)”,以及基于该芯片构建的软硬件一体化系列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用于依图自身云端和边缘服务器,与智能视觉分析软件结合,适用于人脸识别、车辆检测、视频结构化分析、行人再识别等多种应用场景,针对不同视觉领域运算进行加速。

在实际的云端应用场景,“求索”最高能提供每秒15 TOPS(即每秒15万亿次定数运算)的视觉推理性能,最大功耗20W。在同等功耗下,依图questcore产品的视觉推理性能是市面现有主流同类产品的2~5倍。

据了解,依图questcore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架构,针对依图世界领先算法做了专门优化,能够充分发挥依图在机器视觉领域的专业积累和行业知识,适用于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分析、行人再识别等多种图像和视频实时智能分析任务。

2019年,依图入选美国财经媒体CNBC年度“全球最具颠覆性企业50强”。

结语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到国内AI“四小龙”各自都取得了一些成绩,旷视科技也率先踏上IPO之旅,但不可否认的是,AI落地和盈利困恼仍旧是摆在AI企业面前的难题。

但任何一个新兴行业的崛起和技术革命的迭代过程,都要历经或这样或那样的挑战和困难。

眼下,是不断催生出的新的落地场景和商业潜力,

前路,是未来科技的茫茫未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