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选择开放,网约车市场从此“再无敌手”?
滴滴选择开放,网约车市场从此“再无敌手”?从打车服务到服务打车,滴滴早已经不是你认识的滴滴。7月15日,滴滴网约车正式向第三方出行服务商开放,未来用户可以在滴滴App一键呼叫不同平
从打车服务到服务打车,滴滴早已经不是你认识的滴滴。
7月15日,滴滴网约车正式向第三方出行服务商开放,未来用户可以在滴滴App一键呼叫不同平台车辆。“如祺出行”、“东风出行”、一汽运营的网约车服务等第三方服务商将接入滴滴网约车开放平台。
此消息一出,很多网友就直接将滴滴拉入了“妥协”的阵营,毕竟从此次开放的模式来看,与之前滴滴竞争对手们上线的“聚合模式”如出一辙,不可否认,这就是一次在滴滴领地展开的“聚合模式”,但从滴滴自身业务的布局方向来说,滴滴此次的开放升级,相比于之前高德、哈啰出行以及美团等单纯的聚合其他网约车的手法,滴滴的开放法则在精准服务用户的同时也让滴滴有了更高段位的修为。
滴滴为什么要推出网约车开放平台?
滴滴已经很强大了,为什么还要开放呢?我想这是很多人对于滴滴此次选择开放的疑惑,或许这也是滴滴竞争对手疑惑的地方,但从现有网约车市场的境况来看,滴滴选择开放或许是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一 目前,高德地图网约车日单量70万单。美团目前规模为40万-50万单,其中在上海和南京两个城市的自营约30多万单,聚合模式共1万-2万单,和自营差距较大。滴滴国内网约车日单量在2400万单左右。目前曹操日单在40万单左右,首汽是60万-70万单,百度地图15万。而整个线下出租车行业日订单在5000万单左右 ,远高于整个移动出行的总规模。
从网约车的市场占有份额来看,滴滴可以说有着绝对的优势,但相比扎根已久的传统出租行业来看,滴滴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这说明网约车无论从品牌层面还是服务机制上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出租车,在这种差异化的出行需求下,如果网约车还是各自为战,其消耗的流量的成本太大,这也是从高德开始,哈啰、美团等平台发力“聚合模式”的原因所在,而此番滴滴选择开放的机制也是其考量的原因之一。
二 从品牌层面来讲,滴滴虽然和其他网约车平台同属网约车,但在市场份额有效的情况下,滴滴作为当前网约车市场上绝对霸主,难免会遭到其他网约车平台的挤兑,毕竟在利益的驱动下,滴滴一旦发生情况,其他网约车平台就会联合起来形成“墙倒众人推”的攻势,这种孤立的局面对于滴滴未来在网约车市场上的发挥是极为不利的,之前滴滴发生的“安全事件”可以说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在滴滴全面推进网约车服务的进程中,竞争对手推出的“聚合模式”无疑对于滴滴而言是一种压迫,在不能以绝对优势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情况下,滴滴把敌人变成朋友或许是一种更好的品牌保护策略。
相比之前的“聚合模式”,滴滴的开放平台优势何在?
从服务机制上看,此番滴滴推出的“开放平台”,其实和之前几家平台推出的“聚合模式”是如出一辙,但从优劣程度上看,滴滴的“开放平台”显然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首先,从流量的精准度上看,滴滴和其他网约车平台一样,而用户在手机端打开滴滴APP的时候,就证明用户是有出行需求的,这种对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可以大大提高加入滴滴开放平台服务商的成交率,而且从滴滴日单量2400万单左右的数据上说,其他出行服务商在加入滴滴开放平台以后,可以大大减少空载率,而且通过与滴滴网约车的优化组合,滴滴通过大数据的精准匹配,在满足用户出行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其他网约车的运力。
其次,从滴滴自身来说,从一开始就致力于网约车市场服务到如今成长为网约车市场的巨头,虽然经历了很多坎坷,但滴滴还是咬着牙挺了过来,这种从草莽期到成熟期全阶段运作的企业,让滴滴具备了很强的市场把控力,尤其是在网约车市场一直饱受诟病的安全问题,滴滴在经历过几次市场的检验之后,一定孵化出了一套自己的安全标准,相比其他几家网约车平台,虽然没有被大张旗鼓的爆料出“安全问题”,但并不代表其在服务用户中不存在“安全隐患”,而滴滴在安全领域的布控可以说正好弥补了其他网约车在这一领域的缺陷。
滴滴的开放平台在滴滴的战略布局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目前,中国已全面进入网络时代,全新的划时代变革必将带来全新的格局和市场机会,从网络营销到电子商务再到商务电子化,网络已经从单纯的营销工具和渠道,转化为社会化平台和资源。“互联网+”模式将成为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趋势,社会化资源参与的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将改变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主导的生态服务,形成更全面、更完整、更大格局的服务生态。
而滴滴此番的开放平台,可以说就是基于“互联网+”模式下形成的更全面、更大格局的服务生态,也就是我们业界常说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因为当下我们使用的互联网服务是第三方提供的,经常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在第四方的服务时代,巨头通过信息化能力和技术平台,构建起来一个让无数用户和服务提供者参与的机制。很多服务,或者很多具体的业务,产品都不需要平台自己来做的,平台只需要统筹、整合、联动这种第三方的服务,给消费者进行提供就可以。
这样来看,不管是滴滴的“开放平台”,还是之前的“聚合模式”都是隶属于第四方服务平台范畴,这种新的服务模式可以间接的给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在这种机制运营之下,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行业的运力,减少不必要的行业资源的浪费。
不过,从目前网约车市场的发展来看,高速的莽荒的爆发式增长时期已经过去,转而进行到了高效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行业整体的发展不再单纯的追求速度,而追求发展质量,追求各方共赢的体系建设,而滴滴作为网约车市场的资深历练者,在出行市场的长久蓄能,已经具备了很强的“人车匹配”能力,此次通过开放平台的建设,也势必在其他服务商身上发挥出滴滴储备的服务能力,从而助推行业进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但既然是开放平台,对于滴滴而言,或许就单单是一个出行服务商,未来随着滴滴开放平台的不断健全发展,滴滴或许会接入更多的与出行相关的第三方服务商,例如金融服务、汽车后市场服务等,通过对多维度服务能力的整合,滴滴将成为一个全新的第四方服务平台。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