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案例酷丨成都交通运行协调中心:让成都不“成堵”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1-08-17 12:01:20
热度:5927

案例酷丨成都交通运行协调中心:让成都不“成堵”  编者按:  城市的智慧是为人服务的,成都 TOCC(交通运行协调中心)表面上是通过数据的融合分析,达到交通的协调运行,但关注的是城

  编者按:

  城市的智慧是为人服务的,成都 TOCC(交通运行协调中心)表面上是通过数据的融合分析,达到交通的协调运行,但关注的是城市里人的流向和流量,关注人的需求,让城市交通“看得清”、“叫得应”、“想得透”。

  导语

  2015年有人在知乎上发帖——“成都城堵成堵城”,阅读者众,应答寥寥。那一年,全国城市拥堵排行榜上,成都在第十位,说它是“堵城”不算冤。

  之后几年里,成都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汽车数量快速增长,交通拥堵程度却在逐年下降。不妨对比来看。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前三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593万辆,成都519万辆,重庆463万辆。而这一年的城市交通高峰时段拥堵排名,重庆第一,北京第二,成都是第三十名。

  成都TOCC,全称“成都市交通运行协调中心”的建设,让治堵有了新的转机。

  01

  成都“成堵”的压力

  “北京城不会得感冒,但总有一天它的交通会得心脏病。”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在日记中写道。作为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梁思成对北京的担忧成为现实。但是他可能没想到,几十年后的中国,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城市患了高峰时段拥堵的“心脏病”。

  “堵城”的帽子,戴上去靠“实力”,摘下来也不容易。成都治堵的压力不小。这是一个有着1650万常住人口、一年涌入近3亿游客、每3.1人拥有一辆汽车、出行流量庞大的城市(2019年数据)。

  “成都人爱耍,爱开车出去耍。”说起堵车原因时,很多人提到了这一点。另外,跟其他很多中国城市一样,成都这些年也在“满城挖”式修路架桥铺地铁,大量道路被占用成了工地,增加了通行的难度。

  还有一个交通指标值得留意——通勤距离。《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该市居民通勤平均出行距离为9.1公里,仅次于北京。

中国主要城市平均通勤距离图

  数据来源: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2003年,张艺谋拍摄了一部城市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部5分钟短片所释放的信号,奠定了成都近20年来的一个发展基调——吸引人来,来旅游;吸引人才,留下来。成都卖力地讨年轻人的欢心,想方设法让城市更适合“生活”,贯穿其中始终有一件大事——治堵。

  成都缓解拥堵的常规手段,与其他城市并无二致。比如说,将城市道路织网,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倡议错时上下班,市民“随手拍”举报交通违法,按汽车尾号限行,出台“缓堵18条”“治堵10条”,等等。

  这些措施当然有效。不过,沉疴当用猛药,对付一个庞大的城市交通体系,老套的办法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在交通需求持续增长与道路交通设施的现实局限之间,成都寻找到的突破口,是智慧交通这剂“药方”。

  02

  “看得清”的立体交通

  2015年上榜“堵城”之后,成都市开始尝试新的“治堵”思路,先后与多家科技公司展开合作,志在建立一个符合超大城市标准的高效交通治理体系。其中,2019年启动建设的TOCC(Transportation Operations Coordination Centre),是成都推行智慧交通建设的有效实践。

  成都TOCC,全称“成都市交通运行协调中心”,是成都市智慧交通体系的核心和顶层平台。

  具体说来,成都TOCC接入并汇集了城市全部的交通数据,对“大交通的大数据”进行汇聚管理、挖掘分析和共享交换,从而对全市交通进行运行监测、信息服务、辅助决策和应急协同。

  交通不只是交警的事

  在我们的惯常印象里,交通的事就该交通警察管,平时普通人所见最多的是交警在疏导交通。碰上堵车,人们往往也只会责难他们疏通不力。实际上,公安交管只是负责管理汽车和道路秩序,堵车的“锅”不能只让一方来背。现代城市交通是一个典型的“涉众系统”,牵涉的点和面非常广:陆运、水运、空运,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规划局、住建局、城管局……

  长时间以来,我们的交通都是各自为政,停车场、道路等设施也是多头管理。“公交不知道轨道的数据,轨道不知道出租的数据,出租不知道机场的数据。”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信息中心(成都市交通运行协调中心)主任说。

  “城市交通好比是人体的神经网络,有一个点卡住了,就可能把整个区域都堵起来,导致整体循环不畅,扩散起来非常快。要实现交通的整体协调,首先是不同的交通工具之间要有沟通和对话,把人流、车流用一张大网贯通,做到数据的及时交互和共享。”

  全量数据接入,辅助决策和管理

  全量数据的汇集和共享,是成都TOCC建设的第一步。目前,成都TOCC的数据提供单位多达39家,涵盖航空、公路、客货运输、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公安交管、桥梁隧道等14个大类的交通数据。

成都TOCC数据结构

  公交地铁的每一次刷卡,每辆出租车每笔订单的起始位置和金额,每辆共享单车的开关锁和骑行路线,长途客车的售检票和运行轨迹,机场飞出去多少人,有多少人乘坐列车到达成都……成都TOCC接入的数据,基本涵盖了城市交通的全貌,从而实现了对城市立体交通运行的监测,能够“看得清”。

  要论一次性接入交通数据的深度、广度和规模,成都TOCC在国内同类平台中遥遥领先。“接得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采用了阿里云飞天平台作为大数据底座。借助阿里云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动态扩展能力,成都TOCC能满足大流量、高并发、准实时的城市交通复杂数据处理需求,高效打通各类交通信息,目前已实现69项交通运行监测功能。

成都TOCC大屏

  回过头来看,大多数城市缺乏一个在高处俯瞰全城的眼睛,看不清自身的交通运行情况。视觉是有障碍的、分裂的,而数据是“烟囱式”的,看公交是公交,看出租是出租。相对而言,TOCC把一个综合交通的大数据体系呈现在一个完整界面上,自然能够让人“看得清”。

  同时,成都TOCC结合全市交通实际,联合达摩院科学家研发推出了视频智能AI分析和时空融合分析模型,实现对城市人流、车流和事件的态势研判,设计了6项预警预测功能和35项辅助决策指标分析,辅助全市交通机构运行决策数字化、管理精准化。

成都TOCC通过对全市交通海量大数据的采集、存储、清洗加工和共享交换的技术应用,实现对城市人流、车流、事件的态势研判

  03

  “喊得应”的交通工具

  设想一个场景。明天你要去成都,你从未去过这个城市,但面对陌生城市里的陌生出行,你完全不必担心,因为你可以“可视化”选择交通方式。

  在成都东站的LED屏上,你可以看到正在候客的出租车空车数量、需要排队的时间,也可以看到周边公交的信息和到站时间。如果你不赶时间,也可以选择共享单车,这是一个提倡慢行的城市,周边有哪些品牌的共享单车,车辆停放位置和数量,全部一目了然。

  这是TOCC的一项落地应用。为公众出行提供交通方式的“选优能力”,方便乘客选择。让出行体验更美好,是成都TOCC建立的核心目标。

  “我们的交通管理,过去的关注重点是车辆,现在我们要关注人的流向与流量,关注人的出行需求和出行偏好,用数字化的手段去调度、匹配和服务人的需求。”

  当你正在浏览“智慧车站”屏幕的时候,在成都TOCC监控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也实时显示着成都东站动态测算出的相关交通信息:此刻的出站客流数据,正有多少辆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共享单车在此等候,停车场的空位数量,等等。并且,系统可提前30分钟预测并智能调度,精准实现“人+车+数据”的实时匹配。

  比如说,成都出租车司机可以通过国内首推的司机小秘书App,实时查看成都东站的车辆供求情况、候客时长、平均运距等信息,以决定是否要前往载客。司机小秘书提供交通枢纽、热门商圈和旅游景点的客流信息后,不仅出租车巡游效率得到了提升,出租车驾驶员的每日平均营运收入也提高了40元以上。

司机小秘书App通过电热力点,告知司机区域内订单的需求量

  再比如,成都TOCC可通过开关锁数据计算出各网格区域(1公里 ×1公里)内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引导企业合理投放共享单车,提升共享单车综合治理能力,从而方便市民选择慢行交通。

  基于成都TOCC提供的实时交通数据,成都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可实现快速疏运旅客、准确调度运力、在线发布交通管制动态信息等能力,对城市交通系统运行进行主动、科学的引导。

  各类运输服务主体“喊得应”,是成都TOCC的第二个目标。“通过数据的科学分析,在平日里把这个城市的运力资源科学地调度起来,维持交通的正常运转和平衡;在节庆和举行重大活动等特殊情况时,从政府层面能够动态地调度各类交通运输主体,要‘喊得应’。”

  成都是一个日出行总量超过3000万人次的城市,对于这个城市的管理者而言,怎样保障市民的出行最有效率,是一个具有难度的命题。从TOCC的实践来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来分配和调度每个人的出行,将是今后城市综合交通治理的方向。

  04

  “想得透”的交通决策

  2016年,成都市分管交通的副市长外出考察,去了两个地方,一是杭州“城市大脑”,二是深圳市交通运行协调中心。考察归来,成都决定启动建设TOCC,副市长在会上留下了一句话:希望将来做成以后,我们修一条路,不同的部门不要为了是修八车道,还是六车道、四车道,去吵架。

  修一条路,它是该宽还是该窄?它的走向应该是怎样的?它的通行能力应该是多大?过去的规划工作只能凭经验,凭着对交通流量的粗略估计,就算运用数据,大多也只是老套的“采样”。而以TOCC为代表的数据平台,可以提供“人、车、货”如何流动的全量交通信息,给决策者一个精准的参考。

  最近这几年有一个词特别火——流量。交通可以称得上真正的“自带流量”,人随交通走,所有的生产、生活、生意都要靠交通联系起来。城市立体交通流量数据的价值远远被低估了。

  通过TOCC的数据,不仅可以规划设立公交线路,建设城市轨道线路,根据出行流量来加密地铁和公交车次,根据出行需求来建设和加宽道路,还可以利用交通流量来进行产业和商业规划,对城市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对交通规划和重大决策“想得透”,是成都TOCC聚焦城市长远发展的目标。

成都TOCC现场

  结语

  数据赋能交通,智慧改变出行。成都TOCC通过掌握交通的全量数据和数据分析,统一协调城市道路交通管控和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为成都全域实现“道路安全畅通、运输衔接高效、出行便捷舒适”的大交通格局,提供了智慧保障。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用数字化的手段去实现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新时代城市交通发展的新路子,让城市居民感受到出行越来越美好。

  文章来源:《云上的中国——激荡的数智化未来》

  作者:阿里云 x 吴晓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