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AI商业化最好的100家企业,一起做出了近1000亿营收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1-07-26 10:00:28
热度:200

AI商业化最好的100家企业,一起做出了近1000亿营收7月9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商业落地论坛上,亿欧发布了“2021中国AI商业落地百强企业系列榜单”,以企业预计营业

7月9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商业落地论坛上,亿欧发布了“2021中国AI商业落地百强企业系列榜单”,以企业预计营业收入范围为核心指标,衡量了主要AI企业的商业化落地进展情况。

其中,商汤科技、影谱科技、优必选已经连续多年进入榜单前5。营收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创造了近1000亿营收规模。

营收翻倍增长的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金融、健康、零售、教育、文化等各个细分行业的深度落地及应用。

越来越多垂直于细分行业的独角兽由此诞生。譬如商业领域的影谱科技,企业服务领域的神策数据,金融领域的同盾科技,健康领域的森亿智能。

千亿级市场

作为技术发展和创投市场的热门词汇,“人工智能”已经多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将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届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

过去几年,人工智能产业得到了包括VC、PE以及国家产业基金等一级市场力量的大力扶持。

根据艾媒数据,2018年以后,人工智能产业每年的融资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受此影响,AI企业的估值也水涨船高。根据亿欧报告,入选百强榜单的AI企业中,约60%受访公司目前估值已超20亿,其中近三成公司估值在50亿以上。

支撑高估值的是市场对AI企业业绩的乐观预期,亿欧报告显示,约四成的企业预计2021年将取得盈利。

尽管新冠疫情爆发,但对AI企业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超过50%的受访企业认为疫情正面促进了公司产品的商业落地。

这一论断在电商、零售、教育、文娱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更为明显。疫情的爆发带动了一批生鲜电商、线上医疗平台的快速发展,通过疫情快速完成了消费者教育。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投融资向二级市场衔接过渡的趋势也开始显现,部分AI企业规模显著增大。

截至2020年底,C轮以后的AI投融资占比超过50%。2021年,在融资频次较低的情况下,平均单笔融资金额数明显增长,从单笔1亿元左右跃升至3亿元以上。

行业马太效应逐渐明显,资本开始往头部企业聚集。今年初,商汤科技被报道称已完成Pre-IPO轮募资,投后估值达120亿美元。

可预见的是,AI企业上市将是大势所趋。根据最新消息,近日云从科技顺利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将成为“AI四小龙”上市第一股。未来更长时间内,将有一批商业化落地明显,拥有稳定营收能力的AI企业将奔赴资本市场。

技术龙头卡位

对众多入局人工智能赛道的企业而言,度过了技术积累的沉淀期,落地具体行业的商业化变现问题,就成为企业存活和竞争的关键问题。

一个明显的案例就是主打人脸识别技术的“AI四小龙”,包括商汤、旷视、云从、依图在内,所有玩家都围绕“变现”一词在过去3-5年时间里绞尽脑汁。

从对人脸识别有刚性需求的安防、金融赛道切入后,“AI四小龙”开始渐次去其他赛道寻找机会——旷视2017年切入物流和零售赛道,云从2018年成立创新业务部,主打机场、零售、教育等新业务,商汤重点布局商业零售、互动娱乐,依图开始向零售、智慧园区倾斜。

这是通用型平台玩家的商业化打法,而影谱科技等起家于某一垂直细分行业的玩家,则提供了另一种解题思路。

影谱科技商业化变现的意识明显早于其他AI企业。如其名般,影谱科技最早从文娱影像领域切入,旗下智能影像引擎MAGC(Moviebook Automatic Generated Content)在中国头部网络视频平台、广电系统中均有广泛应用。

从文娱影视行业切入,一方面帮助影谱避开了此后AI企业扎堆的安防、金融赛道的红海竞争,一方面也帮助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数据和技术经验。

在文娱影视行业建立了护城河后,影谱科技开始向教育、零售行业深入。譬如基于AI影像生产、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等技术,MAGC深入科教领域中的教、管、研等环节,通过虚拟教师、知识图谱可视化、教学场景VR/AR化等实现教学全面可视化、数字化,使教学易评估、易传播、易追踪,全天候高质量学习成为常态。

此外,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为影谱科技的商业化提供了另一层想象空间。4月10日发改委和网信办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数字孪生被提到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并列的高度。与之相应的,则是影谱科技AI数字孪生引擎MADT(Moviebook Auto Digital Twin)的推出和应用。

数字孪生引擎MADT能为大多数流通商品提供三维模型、动态呈现与交互,可以智能生成空间感、光感、交互的产品数字孪生体,极大地加速了商品数字化进程,为新零售、新消费、商品可视化展示及交互等众多业务场景提供技术支撑。

比如上海“五五购物节”上,影谱科技生产的数字化商品,能直观地呈现外形、材质、特征、内部结构等信息,消费者通过屏幕就能全方位了解商品全貌。而通过“数字3D互动设备”,观众只需站在设备前随心所欲做出各种表情动作,便可获得与自己“神同步”的3D虚拟形象,这项技术可应用于虚拟客服、虚拟试衣等场景中。

领军者影谱科技

不仅零售行业,未来电商、科教、文化行业都将面临从二维到三维时代的过渡,而在行业竞争格局初定,较早入场卡位、行业Know-how积累深厚的玩家将获得难得的先发优势,影谱就是典型例子。

在当前的商业化竞争中,影谱已经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是先发优势,作为最早入局人工智能赛道的技术龙头,影谱科技在部分行业积累丰富,不管是行业认知,还是技术数据。

譬如在传媒领域,影谱科技的智能集锦生产技术能通过对视频画面逐帧扫描、分析,精准定位和提取,从而自动创作、合成视频集锦。此前,这项技术已经运用于篮球领域——对包括扣篮、盖帽、抢断、精彩三分的片段进行有效学习和判别,再加上基于球星的人物识别,精准定位球星的精彩动作,生成相应球星的篮球赛事集锦。后来这些经验在围棋等其他赛事上也得到了应用。

其次是技术优势,一组结果导向的数据或许是最佳的证明。据统计,通过影谱科技的AI影像生产技术,制作一段60s视频的总成本与传统方式相比可降低近80%,生产率最高可以提高百倍以上。

正因为此,多家知名网络媒体平台,都已成为影谱科技的重要客户。

这也由此带来了影谱的另一个优势——商业化优势,影谱科技在诞生之初就专注计算机视觉可应用场景细分领域,通过旗下MAGC引擎深耕文娱传媒领域,商业化思路清晰,与多家平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后来影谱的商业化版图延展至文化、零售、教育领域,技术产品也从MAGC引擎扩张至MADT引擎,许多企业依然与影谱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

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加速落地。亿欧智库统计,2018-2020年中国AI企业数量在全球占比由20%提升至约25%。

2020年以来全球人工智能进入战略布局加快、产业应用加速发展落地阶段,主要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了人工智能相关战略和规划文件,人工智能成为改变世界科技竞争格局的重要筹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