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全能优势是怎么发挥的?
无人机的全能优势是怎么发挥的?本文来源:物联传媒最近大家伙儿都比较关心迷路了“一路向北”的象群,通过照片和视频大家都可以留意到象群的足迹和情况。此次跟踪和抓拍象群的工作者就是“无人
本文来源:物联传媒
最近大家伙儿都比较关心迷路了“一路向北”的象群,通过照片和视频大家都可以留意到象群的足迹和情况。
此次跟踪和抓拍象群的工作者就是“无人机”了,通过无人机航拍和跟踪象群既不会惊扰到它们,也能时刻关注到它们的情况确保它们的安全。
这里就不说象群了,说说跟踪象群的无人机。
1
无人机以前是指各种型号的无人驾驶飞机,近些年来因为航模性质的无人驾驶多旋翼机(多旋翼/多轴飞行器)的普及,人们现在习惯上以无人机代指此类航模性质的无人驾驶航空器。
由于航拍的“上帝视角”,让很多人喜欢上用无人机摄影看到与众不同的一面。除了日常航拍兴趣,无人机的使用领域更是普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
物流运输
无接触配送、实现“最后一公里”目标配送等。
地理测绘
搭载传感器进行航空遥感影像拍摄,获取高解析度影像。
生物监测
可以到达人力无法到达的区域进行监测。
农业植保
低空拍摄、监测植株生长情况;实现范围灌溉等。
灾害救援
比如火警现场的热源监控、器材输送、森林火灾的范围检测与方向预测等等。
赛事记录
大场所赛事的全场景记录、监控,配合裁判发布警示、通知等。
除了以上,还有治安维护、环境保护、气象领域等等,无人机的应用已经拓展到许多方面。
2
无人机能在多领域发挥优势,它的全能优势是怎么发挥的?
无人机主要分为飞行器和遥控器两部分。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1、飞控:
飞控系统是实现“无人操控”自主飞行关键的一环,并保证飞行的稳定性,达到稳定飞行和悬停的需要。现在的无人机已经涌现出四轴、六轴、单轴、矢量控制等多种形式,飞控系统发展也比较成熟了。
2、拍摄:
拍摄的成像模块一般采用低功耗图像处理芯片,现在消费级的主流方案是1080p的,准专业级能到4K。现在消费级4k还没有普及,由于在高空航拍需要根据飞行高度和镜头宽度来计算拍摄的面积,从而算出拍摄清晰度,这跟在智能终端的应用的拍摄方案是不一样的。
3、图传:
无人机图传是采用适当的视频压缩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及调制解调技术,将无人机飞行拍摄的文件以无线方式实时传送到终端设备,传输距离、延时性和清晰度是影响其工作的重要因素,而2.4GHz传输器是无人机图传系统的核心器件。无人机图传主流的技术有OFDM、WiFi等,但无人机作为便携设备,传输功耗要小,但功耗小和距离远相互矛盾,因此通常是减少带宽占用保证文件清晰回传。
4、避障:
无人机避障有许多方案,其中双目视觉深度图运算、雷达感知等技术都有在避障方案中使用。而现在无人机已经结合人工智能、计算视觉、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工作,无人机避障技术可简单分为感知障碍物并精准悬停、自主绕开、自主规划路线三个阶段。但由于 “视觉避障” 对计算能力要求极高,在成本和续航力限制下,大多数无人机只能提供单向的双目避障能力。
5、云台:
在高空飞行拍摄时,相机维稳才能保证图片的清晰度。云台控制系统主要是研究以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主控芯片,结合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而开发的云台专用的控制系统。各种不同的传感器或相机会被搭载在无人机云台,限制于无人机载荷能力,无人机云台自身结构的稳定性是云台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标。
6、通信:
无人机无线通信链路系统是无人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建立一个空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其中要求无人机飞行频段不得对其他合法无线电业务造成影响,也不能寻求无线电干扰保护。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以仓储物流数字孪生技术为支点,雷柏智能装备战略聚焦!2021-06-16
-
自主移动机器人四大基础技术2021-06-16
-
火热的双目视觉技术会给机器人行业带来哪些变革?2021-06-11
-
2021年中国自动驾驶重卡技术与政策双驱动下未来可期2021-06-11
-
南京铖联入选2021年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2021-06-11
-
高新技术企业豪思生物完成2亿元B+轮融资2021-06-11
-
清洁赛道迎来技术跃进浪潮,日本Uoni由利品牌风靡海内外智能家电市场2021-06-11
-
华为打破技术垄断,推出鸿蒙2.0系统2021-06-09
-
华为大力推动国内芯片产业,只为破解外国技术垄断!2021-06-09
-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元年科技等单位联合发布“2021影响中国会计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2021-06-08
-
政策利好外,工业无人机市场一片蓝海!2021-06-08
-
5G败给华为,日本不服:6G技术联手多国翻身2021-06-08
-
Gerhardt开发新技术,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希望!2021-06-07
-
翼思维浅谈如何通过物联网技术加强医疗废物监管2021-06-07
-
全国首个“透明”A柱技术标准发布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