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免疫面临四大挑战,疫情结束遥遥无期
群体免疫面临四大挑战,疫情结束遥遥无期文/陈根疫苗作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手段,其成功研发是人类最终控制新冠疫情的关键所在。当前,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接种让2020年一度被
文/陈根
疫苗作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手段,其成功研发是人类最终控制新冠疫情的关键所在。当前,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接种让2020年一度被抨击的“群体免疫”有了实现的可能。事实上,就新冠疫情的发展来看,想要终止新冠肺炎疫情,群体免疫也是不二的选择。
经过几番调整后,除了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力之外,目前,学界普遍认可将获得群体免疫所需疫苗接种人群比例定在75%。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有了疫苗的加持,加上各国全力进行疫苗接种,完全攻克新冠的门槛似乎仍旧遥不可及。
从接种限制到分配不均,从保护效力遭质疑到病毒突变,面对后疫情时代群体免疫四大挑战,人们终究还是走向了与病毒共存的世界。
从保护效力遭质疑到病毒突变
群体免疫,即通过疫苗接种使足够高比例获得对新冠病毒免疫力的人群,来隔断病毒的传播。群体免疫的关键则在于,即使有零星的感染病例,病毒传播也会由于环境中没有足够的易感宿主而被及时阻断。也就是说,实现群体免疫,需要已接种疫苗或已感染病毒的人不会再次感染或传播病毒。
然而,目前尚无绝对可靠的方法来测量对病毒的免疫力——研究人员可以检测人体是否产生了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但他们无法获知这些免疫力能保持多久。当前,学界仍缺乏新冠免疫力衰退的确凿数据。根据对其他冠状病毒的了解以及新冠研究的一些初步证据,病毒感染带来的免疫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人体感染后获得的免疫保护既不是零,也不是百分之百。在计算群体免疫阈值时,数学模型无法精确包含每个被感染个体,同时也要考虑疫苗保护并非100%有效的事实。如果感染后的免疫保护只能持续几个月,那么疫苗接种期限就更加紧迫了——基本上,接种期限就等于免疫保护期限。
尽管目前欧美最主流的疫苗,Moderna和辉瑞的疫苗在预防有症状的COVID-19方面非常有效,对有症状COVID-19的保护力高达95%。其临床三期的继续跟踪结果显示,接种第二针疫苗6个月之后的有效性仍维持在91%,但仍不清楚它们是否能够保护人们免受感染(无症状感染)或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Moderna和辉瑞的疫苗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大部分疫苗保护力不足80%。低保护力的疫苗,即使所有人都接种了,也无法达到群体免疫。与此同时,近几个月出现了有人在初次感染后二次感染的报告,而这种再感染发生的频率以及它们的致病能力是否会减弱都还有待回答。如果感染者在一年后再度易感,人们将永远无法靠自然传播达到群体免疫。
另一方面,就在疫苗推广和分配面临巨大障碍的同时,新冠病毒也在不断产生新的突变株,其中一些可能更具有传播性,或更能逃逸疫苗的保护。可以说,人类正在与病毒进行着前所未有的突变赛跑。病毒传播时间越久,突变株出现和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
比如,在突变株方面,巴西疫情的发展就是一则警告。圣保罗大学EsterSabino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巴西马瑙斯地区于去年6月已有60%以上的新冠感染率,足以达到群体免疫阈值;5月至10月期间,该地新冠病例数也不断下降,可能正是归因于群体免疫效应。但由于P.1新突变株的出现,当地1月份感染病例再次激增。
随着免疫人群比例逐渐升高,新的问题也可能相继出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流行病学家MattFerrari 就认为,较高的人群免疫比例会对病毒产生进化选择压,从而促进突变株的产生,进而可感染已免疫的人群。因此,疫苗接种越快、越彻底越好,以减少突变株的产生。
显然,当疫苗保护效力与病毒突变都存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群体免疫也就无从提起。更何况,疫苗的保护效力越低,病毒突变的可能性越大,需要接种的比例就越高。而在部分国家,即便是想实现55%的疫苗接种,都十分具有挑战。
从接种限制到分配不均
如果说疫苗保护效力与病毒突变的不确定是不得已的客观限制,那么接种限制与分配不均则带更多是人为阻碍群体免疫实现的因素。
目前大多数的科学研究显示,小孩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几率比老人低。所以各疫苗研发者在设计疫苗时,优先设计针对老人的疫苗。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一项针对七国的研究估计,在大流行期间,每100万名儿童中,死于新冠的儿童不到2名。
由于缺乏临床试验,目前所有的新冠疫苗接种都有年龄限制。比如说,在香港,只有年满16岁的人口可以接种复必泰(Fosun/BioTech)。这一限制让在总人口中实现群体免疫的目标更添难度。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18岁以下人群占总人口的24%,(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如果大多数18岁以下的人不接种疫苗,那么18岁以上的人就必须100%地接种疫苗以达到群体免疫所需的76%的免疫力。但现实是并非100%的成年人愿意接种疫苗,甚至各个国家都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对疫苗有所抗拒的情况。
比如,香港政府共订购1500万剂科兴和复必泰疫苗供市民接种,在这个拥有约750万人口的城市,港府订购的量足以让全港市民完整接种两针。但自香港政府2月底开启疫苗接种计划以来,截止5月31日,完整接种完两针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5.3%。
《香港医学杂志》一篇题为《香港人对疫苗的犹豫不决和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的文章指出,从第一波疫情到第三波疫情期间(2020年2月至7月之间),受访的香港工人阶层对疫苗的接受度从44.2%下降到34.8%。而香港城市大学的今年2月底公布的一项调查发现,香港市民对新冠疫苗的整体接受程度只有38%,年轻人(20至24岁)的接受程度不足30%。
此外,疫苗接种的分布和推广速度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间、甚至同一国家内部的疫苗推广率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流行病学家Matt Ferrari 表示,通过“完美协调的全球性运动”来消灭新冠大流行,在理论上或许是可行的,但实际上人类不大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
以色列从去年12月开始为公民接种疫苗,在疫苗推广方面领先世界,但群体免疫所达到的效果仍然不确定。以色列理工大学生物统计学者Dvir Aran表示,在疫苗推广早期,全国每天有超过1%的人口接种疫苗。截至3月中旬,约50%的以色列人口已经接种了全部剂次疫苗。而与以色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邻国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和埃及的疫苗接种人群比例还不足1%。
在美国,各地的疫苗推广率也参差不齐。在乔治亚州、犹他州等一些州,接种完整剂次(完成两针注射)疫苗的人数比例不到10%,而阿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等地接种完整剂次疫苗的人口已经超过16%。
在被疫情袭击的印度,截止五月底,新冠疫苗的接种率只有3%。按目前的速度,整个印度13亿人口可能需要长达四年的时间才能全部接种疫苗。由于疫苗短缺,印度一些地方政府宣布不得不暂停为18-44岁人群接种疫苗。
要知道,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在疫情前平均每月生产约6-7千万阿斯利康疫苗。现在为了满足印度国内需求,却决定今年年底前不会出口疫苗。
从接种限制到分配不均,从保护效力遭质疑到病毒突变,完全攻克新冠的门槛似乎仍旧遥不可及。而当前,疫情的局部流行依然是常态,未来的疫情发展趋势将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以及病毒如何演变。与新冠病毒的共存成为新常态,疫情依然是不确定的,人们终究还是走向了与病毒共存的世界。
上一篇:休眠肿瘤细胞会被什么东西唤醒?
-
我国新冠疫苗累计接种突破6亿剂次2021-06-04
-
中国疫苗接种速度坐稳世界第一2021-06-04
-
不用“打针”!吸入式新冠疫苗已经正在申请紧急使用!2021-06-04
-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已超7亿 张文宏谈中国何时能打开国门2021-06-03
-
世卫将科兴新冠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2021-06-02
-
疫苗制备知多少,实验仪器不可少2021-05-28
-
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结果:保护率78.1%2021-05-27
-
我国脊灰疫苗批签发量大增,本土竞争力增强2021-05-26
-
我们的狗主子,为何只有洋疫苗可打?2021-05-24
-
新冠疫苗,单剂的会更好吗?2021-05-24
-
面对安全性和效力的担忧,疫苗能提供多少保护?2021-05-24
-
中疾控回应疫苗中发现絮状物:为正常现象2021-05-21
-
国产灭活疫苗对变异毒株也有效 我国有望年内实现群体免疫屏障2021-05-19
-
只打一针的新冠疫苗来了:和之前的有何区别?专家科普2021-05-19
-
康希诺生物加速新冠疫苗克威莎在沪产能建设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