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永生,人将接受怎样的风险与挑战?
数字永生,人将接受怎样的风险与挑战?文/陈根自古以来,有关于生死的命题都是人世间最难解的悲情,以至于长生不老甚至实现永生成为人们超现实的渴望和追求。千百年来,人类对于永生的追求从未
文/陈根
自古以来,有关于生死的命题都是人世间最难解的悲情,以至于长生不老甚至实现永生成为人们超现实的渴望和追求。
千百年来,人类对于永生的追求从未停止。前有秦始皇大兴土木,迷信长生不老之术,甚至耗费千金派遣徐福和五百对童男童女前往海外求仙药。之后,又有汉武帝派人求仙问药,修建高台承接所谓仙露。
如今,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在过去几个世纪得到了显著延长。但即便是经过几百乃至上千年的探索,至今人类也仍未能实现永生。当然,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对人体的衰老终于有了更加科学的了解,这也促使人们再一次萌发了对实现永生的探索。
除了通过医药手段进行身体改造外,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围绕数字永生的可能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数字不朽,云上永生,可否成为现实?在走进数字永生前,人类又将接受怎样的风险与挑战?
“数字永生”已经实现
数字不朽,云上永生,已经成为现实。
英剧《黑镜》第二季中,一次车祸夺走了女主男友的生命。在朋友的推荐下,女主把男友留下的所有聊天记录、短信和电子邮件上传到云端,利用人工智能做了一个化身,使其男友一直留在她身边。这样的场景在发展迅猛的数字技术下早已具备真实发生的可能。
事实上,这种“网络永生”很早就由一位叫玛蒂娜·罗斯布拉特的未来学家提出,即通过一个人在网络中留下的数据,进行“逆向工程”操作,来创造出这个人的数字分身。
2019年,78岁的美国作家安德鲁·卡普兰同意了一个被称为AndyBot的计划——将他生前的所有资料,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性、图像、文字信息全部存入云端,通过这些信息塑造一个全新的永生数字人类。用媒体的话来说,卡普兰将成为首个“数字人类”,在云上永生。
并且,这一理念的蔓延受到了市场的关注。一部分人认为,云上永生至少能够推翻“人死如灯灭”的古老说法。对于那些要长年累月地忍受失去亲人或朋友的悲伤的人来说,数字人类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阴阳两隔概念的淡化意义,让家属感觉到这个人仍在身边,甚至未曾离开。
显然,作为一款心灵抚慰器,数字人类的效果是值得期待的。瑞典的一家公司就选择了以声音的形式来构建数字人类。通过搜集逝者的社交媒体、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内容,来对逝者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以输出符合逝者性格的回话。并且,利用深度学习对逝者的声音进行学习识别,然后合成高度相似的“原声”。
此外,今年1月,微软也获得了一项专利,允许该公司利用逝者的个人信息制作聊天机器人。其专利描述了创建一个基于“图像、语音数据、社交媒体帖子、电子信息”和更多个人信息的机器人,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对话,对他人的言语作出语音或文字回复。
微软还引入了通过图像和深度信息或视频数据生成特定人的二维或三维模型的概念。在创建机器人时,它可以被设定为任何人,如朋友、家人、名人、虚拟人物、历史人物等。甚至人们可以在还未去世前,使用这项技术创建一个在自己去世后,可替代自己存在的机器人。
当然,从当前的技术来看,数字人类的拟真程度距离真正的人类还差的很远,其智能程度也不过和人们手机上的智能助手相当,根据问题进行回答。但是对比照片来说,可以进行对话的数字人类必然可以给家人带来更多的安慰。并且,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和人工智能越来越成熟,“数字人类”的仿真程度也会越来越高,直到和真人相差无几。
在未来,在技术可能的前提下,或许人们还能够突破以文字、语音、视频图像等为形式的数字人类,制造一个人形机器人,就像《人工智能》中的大卫或者《黑镜》中的男友一样。虽然有着与真人不同的身体构成,但在一笑一颦之间却与逝去的生命无异。
“数字永生”仍然遥远
当然,构造一个数字人类以实现数字永生,也可以有不同的构造标准。
如果只是让构造出来的数字人类和自己的亲属或爱人说话聊天,那可能只需要把双方之间的数字资料整理并做学习处理就可以实现。但如果所构建的数字人类还要面对更多的人,那么就意味着其还应该具备识别不同个人和掌握对不同的人的不同对话,这时候,需要的就是大脑上传或全脑仿真(WBE),也就是构建真正的“数字永生”。
实现真正的“数字永生”是一项令人匪夷所思的复杂工程。其背后的基本思路是,人们可以详细地扫描大脑的结构并采集大脑信息,再根据大脑原型如实地创建一个可以在硬件上运行的模型,并且其行为与原始模型完全相同,让非生物体真正拥有意识。
从实际操作来看,首先,需要构建一个由模拟神经元组成的人工大脑;其次,需要扫描一个人的实际生物大脑,并精确测量其神经元如何相互连接,以便能够在人工大脑中复制这种模式。没有人知道这两个步骤是否真的可以重塑一个人的思想,或者是否也必须复制大脑生物学的其他微妙方面。
即便“数字永生”从理论上可以实现的,并且不违背物理学定律,但基于脑科学的复杂性,该技术的实现也还在很遥远的未来。
要知道,人的大脑大约有850亿个神经元、100兆到1000兆个突触、1万亿到5万亿神经胶质细胞、每个神经元有100亿个蛋白质、蛋白质及其几何相互作用的无数三维结构模式以及各种细胞外分子。其中,神经元通过突触相互连接,将外界的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然后再传递给肌肉,这些信息以复杂且不可预测的方式在庞大的互联网络中流动和转换,从而产生思想。
然而,在目前的神经科学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对于脑内思维活动的分析还并不能做到直接读取到个体的所想和所思考。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脑内活动的理性理解,大部分是从事件跟神经活动的关联性出发的,其理解过程很依赖于研究者对关联形式主观判断的准确性。
此外,现阶段,科学家对意识的产生的研究,对记忆塑造的方法以及不同脑皮质分区合作的机理尚没有定论。这些问题与“数字永生”是否能实现息息相关。以记忆存储为例,事实上记忆的物理形式是什么?是神经网络的结构状态,还是分子网络的组学状态,这本身就需要界定。而要实现记忆的存储甚至转移,首先需要了解记忆的编码形式并能进行读取。
目前已经知道一些基因与记忆的形成有关,甚至被当做是否有记忆形成过程发生的依据,如c-Fos、zif268等,但是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本身并不能达到作为记忆编码形式来对待的要求。“数字永生”仍然遥远。
一个关乎“人”的终极神话
无论这项技术还需要花多少时间,能否在商业角度实现应用,它似乎都将成为人们未来的一部分。但同时,在对于“数字永生”的评价上,人类往往莫衷一是。
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是,当初级的“数字永生”已经实现,人们可以通过构建“数字人类”来怀念失去的家人或朋友时,我们又真的需要吗?亦或者,我们真的有勇气去接纳吗?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即便逝者以数字的形式与其亲友进行对话,也不可能再是原来的那个人。
对于亲人家属来说,慢慢地消解对逝者陪伴的依赖,依靠的只能是时间。从这个层面上,构建“数字人类”对一些人来说,可能不仅无法产生缓解的效果,反而更成为一个时时提醒的记忆投影。因此,如果无法分清现实与想象,对这类人来说,直面死亡的痛苦大概才是与死别和解的最好方式。
此外,当构建“数字人类”成为商业化应用,必然受到商业偏好的影响。如果公司之间争相“消费”逝者,那么左右人们对逝者的记忆的就只会是利益,而不是公正、历史价值、情感价值等。因此,这些网站的聊天机器人也可能逐渐偏离本人的真实样貌,聊天机器人也可能会比本人更加外向健谈。
进一步来说,当人们终于克服了所有障碍,实现了“数字永生”,人类还是人类吗,数字世界的人类属于人类吗,数字世界的人和真实世界的同一人又应该是什么关系?显然,如果人类有能力把一个人的思维和意识上传到网络时,就必然会产生一个和“缸中之脑”相似的悖论。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会被打破,这意味人类将很难去分清自己生活在真实的世界还是虚假的世界中。
如果个体人的“永生”需要接入一个无限巨大的数字系统,个体人的“自我”和“自由意志”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人类主观的意愿,过去的记忆和情感,如果没有“自我”的支撑,还有任何独特的价值吗?
如果通过数字系统实现的是一个属于人类整体的“类意识”的永生,那么,数字系统又是否会成为每个个体人的自我意识的操纵者?如果这些问题无法解决,那么“数字永生”仍然只是一个“半完成”的过渡状态。
“数字永生”承载了一个关乎“人”的终极神话,而这直接关乎着技术需求的边界和技术逻辑的极限。在还未破解数字化的不朽前,生活的真实性更加亟待人们的思考。
-
UiPath招股书透露行业背景,中小企业数字化薄弱正是RPA兴起契机2021-04-04
-
从“十四五”规划看企业数字化转型:机遇、挑战与应对2021-04-01
-
“智涌钱塘”2021 AI CLOUD生态大会:共筑智慧城市 赋能数字企业2021-03-31
-
2021「智涌钱塘」大会:海康威视发布新品,助力智慧城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1-03-30
-
数字科技与互联网金融有何异同?2021-03-30
-
优刻得与云智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2021-03-25
-
人机协同时代数字员工大兴,人+RPA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2021-03-25
-
“数字孪生城市”写入“十四五”《纲要》,新型起点与未来挑战2021-03-24
-
微软小冰与人类“共生关系”的AI序曲2021-03-22
-
刘晓东等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构建首个完整的人类胚胎模型2021-03-19
-
推进数字化医疗,HIS系统远程售后运维的三大要点2021-03-18
-
2021 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正式启动2021-03-12
-
约起来!2021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正式启动2021-03-12
-
聚焦数字经济,赋能未来生活!2021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正式启动2021-03-12
-
全国人大代表范秉衡:加速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助力产业数字化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