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真的只是简单地“造车”吗?
小米造车真的只是简单地“造车”吗?经过这些年互联网造车的洗礼,国内投资人大体形成了共识:判断一家造车新势力是否靠谱,关键在于其创始人是否拥有连续多次自主创业的成功经验。如果拿这把“
经过这些年互联网造车的洗礼,国内投资人大体形成了共识:判断一家造车新势力是否靠谱,关键在于其创始人是否拥有连续多次自主创业的成功经验。如果拿这把“尺子”去衡量的话,李斌、李想、何小鹏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了解这一点,就不难理解3月30日晚举行的小米2021“生生不息”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为何要深情回顾人生中的三次“刷ROM”了:1998年出任金山总经理,2007年离开金山后成为中国首批专职天使投资人,2016年在小米遭遇挫折、生死存亡之际亲自接管手机部。
“1998年,求伯君求总推荐我出任金山的总经理。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刚开始我不愿意,我更喜欢写程序。”在回顾往事时,雷军坦言自己更热爱写程序,觉得会写一辈子,甚至在出任金山总经理时,还打算先干着试试看,等有了合适的总经理,再回去写程序。
这个时候,一个同事帮他整理电脑时,一不小心把硬盘连同备份盘都完全格式化了,所以那些年存下来的代码都没了……“这下没有退路了,我就只能专心去干总经理,这逼着我后面学管理、学市场和学销售,从此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雷军表示,他到现在都记得这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同事名叫刘光明。
于是,“没有光明哥哪有小米”的段子在网上火了。
每一次进入新的领域,过去的知识、经验、声望、荣誉,大部分都会清零,只能依靠“一颗一往无前的心”。因此唯有持续蜕变、持续刷新,才能赢得更有趣的人生。而这也正是雷军面对“最后一次创业”——造车时的心路历程。
雷军透露,尽管他自从2013年两次拜会埃隆-马斯克并成为特斯拉车主之后,就开始关注电动车产业,但直到今年1月15日,小米高管会才真正开始认真研究起“造车”的可能性。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雷军亲自进行了85场的业内拜访,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展开沟通,并参与了4次管理层的内部讨论以及两次正式的董事会。
“白天,我都会想到10个必须做的理由;到晚上,冷静下来,又可以列出10个不能干的理由。”他坦言,在这个过程中即听到了“再不做就会落伍”的鼓励,也听到了“很容易掉坑里、搞不定”的劝阻。其实,从此前多次“辟谣”就不难看出,小米在做出“造车”这个决策时并非一帆风顺。
那么,造车对于小米到底算个事儿吗?
如果从“钱”上来说,那么根据不久前披露的2020年度财报,小米去年实现营收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130亿元,同比增长12.8%,更重要的是,还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我们有什么?我们有钱,有研发团队,有全球智能生态,我们亏得起。”这样的底气,显然是其它造车新势力所不具备的。
当然了,造车的投入是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消息称,小米前期的投资金额约占60%左右,其余部分通过融资解决,这对于拥有丰富投融资经验、“朋友圈”庞大的雷军其实并非难事。
此外,虽然是一个汽车界“萌新”,但正如一向强调“敬畏制造业”的雷军在小米公司全员内部信中指出的那样,小米在造车上有着非常显著的独特优势:“它对基于硬件的互联网服务模式理解极为深刻,拥有业内最丰富的软硬件融合经验,大量的关键技术积累也可以复用,同时还拥有业内规模最大、品类最丰富、连接最活跃的成熟智能生态,充足的现金储备,以及全球无数米粉的信赖和支持。”
关于小米如何造车,其实整车代工这一模式已经被视为传统主机厂输出过剩产能、新势力解决生产资质问题并跨过生产制造这一重资产投资“门槛”的主要方式,所以不断传出小米寻求与长城、比亚迪等车企代工的消息也就不足为奇了。其中,由于比亚迪是小米多款智能手机的主要代工企业之一,这无疑让双方将合作推向汽车领域增加了不小的信任基础。
至于“有没有人愿意买单”,反而不算大问题。作为全球前三大智能手机品牌之一,小米拥有大批“米粉”与热度,雷军认为,“小米造车”真正的难度在于小米团队“敢不敢干”:“我反复问自己,我还能有十年前一样的勇气,十年前一样的决心,甚至十年前一样的体力吗?”
此前,无论是199元的“小米智能遥控车”,还是网传8999元预定的“年轻人第一辆车”,都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一位名叫吴向宇的米粉更是晒出了过去6年里购买价值35万元的小米产品的“账单”,“只要小米造车,他就一定会买!”的呼声更是不绝于耳。而在30日发布会前,小米在微博上进行的调查,也有超过95%的网友支持小米造车。
尽管雷军把米粉的支持作为决策的信心之源,并用一度哽咽的声音宣布:“我决定亲自带队,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深知做出决定意味着什么,我愿意压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但在《电动大咖》看来,雷军宣布小米在未来十年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最大的动机,恐怕并非“为米粉做一款好车”那么简单。
众所周知,小米的业务构成除了智能手机之外,还包括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以及互联网服务,其中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销售在2020年为其收入贡献了674亿元。而AIoT即“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也是各大互联网巨头重点投入和布局的发展方向。
用雷军的话说,手机时代的小米,给大众带来的是产品;AIoT时代的小米,给大众带来的是生活,是多服务品类聚合的生态。在2019年年会上,雷军正式宣布了小米集团的“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并称“这就是小米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2020年8月,雷军将此战略升级为“手机×AIoT”,可见战略地位之高。
截止2019年底,小米生态链参与企业就已经超过290家,生态链企业提供了超过4000个SKU,品类涵盖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出行等领域,不但实现了营收、利润增长,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完善了产品生态。
不过,目前小米AIoT平台在主要深耕的智能家居场景,已逐步实现智能设备的全方位覆盖,但在企业级服务项目的打通方面则远不如华为与阿里。更紧迫的是,华为在加速智能家庭场景布局的同时,基于底层技术打造的开放生态环境,已经能够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智慧家庭、车联网、智能抄表、智能停车、智能工业、智慧医疗等行业应用。不难想见,在这个发展方向上,雷军遇到了比造手机更大的竞争压力。
为了加速布局AIoT市场,快速实现多场景的互联互通,小米在全面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包括自研芯片)、搭建更具技术实力的团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向更具成长性的智能硬件——智能汽车(以及智能交通)伸出“触角”,以挖掘出更具价值的商业模式。而让“小米汽车”成为一个能够承载AIoT生态链的智能移动平台,甚至形成一个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小米模式”,或许这才是雷军最大的“野心”。
写在最后
令《电动大咖》颇为在意的是,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为了满足一位ID叫“家乐福海盗”的米粉的梦想,小米帮助他改造了一辆装有全套小米智能家居产品的房车,并将用来环游中国。有意思的是,这也是小米自己“打造”的第一辆真正的汽车。
毫无疑问,作为连刘强东都表示最佩服的营销大师,雷军不会“无的放矢”。可改装?可(真正的)DIY?这些可能性不仅让大家脑洞大开。一向深谙产品与品牌共创之道的雷军,或许会在“小米汽车”身上捣鼓出大家最意想不到的玩法。
-
小米入局造车,为什么科技企业不约而同入局汽车行业?2021-04-01
-
小米All in造车,但亏不亏得起仍要掂量!2021-04-01
-
挺进折叠机,开启汽车业务,小米能否追赶上华为的脚步?2021-03-31
-
小米笔记本Pro 15 OLED评测:比满血MX250快45%2021-03-31
-
与苹果模式不同,小米将采用收购或至少控股的模式进行代工!2021-03-31
-
汽车代工之路,小米会选择吉利或者富士康吗?2021-03-31
-
小米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2021-03-31
-
入行晚,对手多,小米汽车对战传统车企能有多少胜算?2021-03-31
-
小米终于官宣要造车了!2021-03-31
-
假消息公关不攻自破,雷军亲自「挂帅」小米汽车业务!2021-03-31
-
小米新品盘点:万元折叠屏手机、自研澎湃芯2021-03-31
-
手握1080亿现金,小米高调宣布造车2021-03-31
-
官宣!小米确认造车,未来10年投入100亿美元!2021-03-30
-
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小米造车成现实!2021-03-30
-
新品数量远超以往,小米春季发布会震撼网友!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