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碧桂园建筑机器人造楼,建筑机器人真有一个好“前程”吗?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1-03-16 16:04:44
热度:162

碧桂园建筑机器人造楼,建筑机器人真有一个好“前程”吗?文|智能相对论作者|蒋思憬这一次,“狼”真的来了!近日,碧桂园旗下全资子公司研制的建筑机器人,已经正式下线了,并开始投入商业化

文|智能相对论

作者|蒋思憬

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近日,碧桂园旗下全资子公司研制的建筑机器人,已经正式下线了,并开始投入商业化运营。

碧桂园两年前就说要造建筑机器人,在这两年中也一直未对外发布相关讯息,因而一些看客们免不了在背后“调侃”一番。但这一次,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在今年两会期间,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以下简称“杨国强”)提议,要继续加大建筑机器人研发力度,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智能机器人也随之成为备受关注的对象。海底捞的送菜机器人、沃尔玛大卖场的送货机器人,就目前来看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但将机器人运用于建筑场景,现阶段还是较为少见的。鉴于此,「智能相对论」将借由碧桂园建筑机器人正式投入商用这个事件,剖析建筑机器人的未来潜力和商用前景,及其对传统的建筑行业所产生的影响。

国内、国外纷纷加码“押注”

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建筑制造行业,碧桂园在国内是走在前列的。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碧桂园在研建筑机器人及智能建筑产品近50款,其中18款建筑机器人已经投入商用,另有28款正在研发。

18款已经商用化的机器人在10余个项目中开展试点,应用于造房子的各个环节,有专门用来粉刷墙面的,有负责地砖铺贴的,还有用于楼层清洁的。

从最初的设想,到最终的落地,碧桂园是花了不少功夫的。早在2018年7月,碧桂园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该公司总部坐落在广东佛山顺德,目前已经顺利“下场”的18款建筑机器人,正是出自博智林之手。

目前,建筑机器人在国内还是较为罕见的,碧桂园“粉红色”的建筑机器人也着实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而将视线拓展至境外,建筑机器人作为建筑工人的作业“辅助物”,发展已有时日。

挪威nlink公司生产的移动建筑机器人专为解决钻孔问题而设计,在2014年获得Robobusiness Pitchfire奖(作者注:工业机器人领域重要奖项)。

该公司生产的建筑机器人使用成本相对低廉的标准化元件进行生产,与现有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相比,系统更友好,工人只需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通过ipad来遥控操作机器人。

Fastbrick Robotics,是澳大利亚一家科技公司,该公司设计了一款3D建筑机器人Hadrian X,它可以读懂图纸,通过3D扫描技术,能够精确地计算出每一块砖头的位置。如果该机器人24小时连轴操作,可在2天内建好一座房子。

在科罗拉多州恩格尔伍德市的一个建筑工地上,一款砌墙机器人正在作业,这款机器人由Construction Robotics公司制造,能够在8个小时内砌好3000块砖石,是普通工人工作量的数倍。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在人工智能技术日臻精进的背景下,社会各个行业的智能化程度均有所提升。具体到建筑制造行业,砌墙、钻孔、铺砖等贯穿建筑业多个环节的建筑机器人的出现,既是全行业生产力提升的外在表现,也有着其行业固有的内在张力。

缺人,是个大问题

“一名熟练的瓷砖工人,铺一块瓷砖大概需要6至8分钟,而机器人可以把这个时间缩短到一分钟之内。”博智林副总裁刘震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博智林提供的资料,其研发制造的多款机器人的工作效率都是人工的3至10倍。考虑到建造行业通常以项目作为测算单位,大规模应用建筑机器人的成本较之人工更低。

压缩经济成本,尽可能实现较高的利润率,是所有行业提升生产力的最主要动因,在人力成本日益抬升的建筑制造业也是如此。但结合建筑行业的特性,「智能相对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建筑机器人正在成为建筑行业的“刚需”。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农民工总量约为2.9亿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0.8岁,比上年提高0.6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高达24.6%,比上年提高2.2%。

这并不只是中国建筑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2019年发布的数据,2018年美国建筑业新增岗位达33万个,但80%的建筑公司都无法找到合适的建筑工人。数十万岗位的空缺,放在其他行业恐怕是难以想象的。

早在2015年,澳大利亚国内泥瓦匠的平均年龄已达55岁,比2019年中国农民工平均年龄高出约14岁,如果短期内无法找到合适的年轻人加入,预计未来五年将面临无工可用的窘境。

由此可见,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总体年龄偏大,缺乏年轻从业人员涌入,已经在当下成为一个全球性普遍问题。这一点在居民平均年龄偏大的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尤为普遍,年龄结构较为年轻的中国在这一问题上,虽尚未到十分严峻的地步,但随着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建筑行业的“用工荒”在未来数年或将日益紧迫。

而与建筑行业“用工荒”相对应的,是体量和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的建筑产业。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2020年中国建筑业签订合同额高达59.56万亿元,同比增长9.3%;新签合同额为32.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均显著高于2020年全年GDP涨幅。

另外,对于“基建大国”中国而言,建筑产业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20年建筑业产值占我国GDP的份额为26%,这一比例远远高于主流发达国家,建筑产业对于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新一轮旧城区改造、高铁网络的扩展等庞杂的基建项目,背后需要的是数量庞大的建筑工人。基于此,碧桂园18款AI建筑机器人的商用,既是其企业汗水的结晶,同时似乎也是产业发展的“刚需”。

只是,“机器换人”,就真的就能解决业已存在的行业问题吗?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