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5年34家企业入局,2年8亿融资,运动康复离春天还有多远?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1-02-03 12:09:06
热度:74

5年34家企业入局,2年8亿融资,运动康复离春天还有多远?2020年8月31日,一则“易建联赴美康复”的新闻迅速登上各大平台热搜。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质疑,美国疫情这么严重,易建

2020年8月31日,一则“易建联赴美康复”的新闻迅速登上各大平台热搜。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质疑,美国疫情这么严重,易建联为什么还要去那里进行康复治疗,难道国内康复条件无法满足需求吗?

易建联并非不知道美国疫情严重,但任何一个运动员都不敢拿自己的康复治疗开玩笑。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一环节,小则影响训练使其竞技水平下滑,大则直接导致运动员退役甚至对之后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过去,这样的遗憾不在少数。前中国女排球星赵蕊蕊在一次随队训练中意外摔倒,右膝半月板严重受伤,但为了不影响之后的奥运会,球队对其进行了保守治疗。然而康复效果非常不佳,赵蕊蕊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只打了一个球就再度受伤下场,此后基本处于半退役状态。

放眼国际体坛,前世界第一、英国网球名将安迪·穆雷在2018年年初进行了髋关节手术,在手术前他曾公开表示,自己一定会回到赛场并将取得比之前更好的成绩。事实并不如人所愿,由于后期康复训练不系统,回归赛场的穆雷竞技状态大不如前,世界排名一度跌到200开外,甚至面临一胜难求的尴尬处境。

有了前车之鉴,如今运动员们对于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视,他们都将希望寄托于最好的康复机构和最权威的康复治疗师。基于这种市场需求,运动康复领域也逐渐迎来可喜的发展机遇,身处这一赛道的企业数量激增,资本也不断向其倾斜。

运动康复是运动员重返赛场的“希望”

运动康复是什么?

德国MTT(运动康复技术体系)是这样解释的:通过系统的,具有针对性的功能运动训练,并在充分考虑组织生理恢复周期的情况下,对相关组织结构以及身体整体器官产生刺激,使其达到生物形态和功能的积极适应。

用通俗的话语来讲,就是运用病理问诊、影像学分析、体态评估、动作测试和触诊等医疗手段,借助外在工具(比如阻力带,哑铃,杠铃及其他固定器械),考虑损伤修复周期而进行针对性的、合适训练量的肌肉训练,必要时辅以手法松动关节,以恢复受损伤的部位,使身体康复的一种方法。

不同于一般人群,运动员对于康复训练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在运动员自身看来,后期康复训练远比手术治疗更为关键。引用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副主任矫玮教授的一段话:“运动康复和普通康复的主要区别是目标不一样,运动康复属于运动物理治疗,需要帮助被治疗的人恢复正常的运动生活,康复要求较高。而普通的康复是让人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康复要求相对较低也更容易实现。”

在康复学科划分上,长和医疗运营总监赵杨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运动康复主要分为三大版块,一是心肺康复,其核心是强化心脏及肺部功能,使运动员能够承受高强度的比赛,例如前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二是骨科康复,主要包括半月板和跟腱修复,涉及人群相对较多,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飞人”刘翔;三是疼痛康复,目的在于缓解运动员某一身体部位的疼痛,这是绝大多数运动员经常会面临的康复环节。”

前中国女排队长、里约奥运会冠军魏秋月也曾有过一段康复之旅。2014年,为了能以最好的身体状态参加奥运会,魏秋月前往美国芝加哥进行膝盖微创手术,手术内容为清理膝关节之间的游离体。

术后,魏秋月被安排在了全美排名第一的康复中心——芝加哥理疗康复学院进行康复治疗,据魏秋月后来回忆,她第一天来康复中心的时候拄着双拐,自己一些行动非常不方便,连简单的抬腿动作都不能做。

康复治疗师Dr.Ho全程负责魏秋月的康复训练,并为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精确到每一个环节。康复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功能训练,主要内容是脱离拐杖进行正常行走并完成简单的规定动作;第二阶段是力量训练,主要内容是慢跑、慢跳等一些运动量不大且能有效激活肌肉的个性化训练;第三阶段是心肺训练,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强化肌肉力量并开始进行弹跳、快跑、快速移动等基本运动动作。

在完成这些基本康复训练之后,运动员会根据自身情况进入专业康复阶段。对于魏秋月来说,她所需要进行的是有球结合训练,主要内容就是完成一些在球场上的固定动作,例如传球、拦网、防守等等,运动量会根据恢复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直至达到正常运动要求。

在经历漫长且痛苦的康复之后,2015年9月,魏秋月时隔一年重返国家队,并随队获得了当年的世界杯冠军;2016年8月,魏秋月如愿以偿地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并以主力球员身份帮助球队获得了最后的冠军。

退役之后,魏秋月曾这样描述这段记忆犹新的康复经历,“坦白讲,去美国之前心情是很忐忑的,因为伤病很严重,很担心最终效果不好。但近距离接触之后,发现无论是康复医生和护理人员都非常专业,他们给我列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并每天监督我执行,能看到自己在一点一点的进步,这种感觉还是挺神奇的。”

康复训练对于每一位运动员来说都是“必修课”,是其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随着康复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整体康复效果相比于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正是基于这些进步,才使得那些饱受伤病困扰的运动员有了重返赛场的可能。

顶尖运动员纷纷赴海外康复,究竟是为了什么?

除了易建联和魏秋月,刘翔、姚明、郎平等一些国内顶尖运动员都曾有去海外接受康复训练的经历。为何国外康复机构能获得这些高水平运动员的青睐,它们究竟有何魅力?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运动伤病手术医学难度并不高,而且国内临床医学已经非常发达,运动员完全可以在国内进行手术。但在至关重要的运动康复方面,国内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而才使得我们的运动员不得不奔赴海外进行康复。

那国外的康复体系是如何搭建的呢?它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以美国为例。二战结束后,为开展对负伤士兵、工人的治疗和护理,美国医学协会(AMA)在骨科和物理医学的基础上,完成了康复医学完整体系的建设,并专门设立了“康复医生”这一标准化称呼。

康复医疗是美国庞大医疗产业集群中一个相对薄弱的分支。根据美国CMS(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康复医疗开支大约为420亿美元,仅为全国医疗卫生开支的1.3%左右。

尽管如此,美国康复医疗行业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建立起以街区为单位的私人诊所式运动康复产业样态,保证运动损伤人群出家门10分钟内即可找到专业的运动康复医疗救助。

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依附于先进的医疗技术以及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美国康复医疗体系已相当成熟且能最大化的展现市场价值。

在人才培养方面,美国设立了完善的康复医学教学体系,并有正规的4年医学院毕业后训练,包括一年实习和三年住院医师培训。很多医院还设立了康复医疗的亚专科训练,为那些愿意继续在疼痛管理、脊柱康复、体育康复、儿童康复或脑损伤康复等领域继续深造的康复医生们提供额外的1到2年训练。

1.png


数据来源:美国医院协会,动脉网制图

在康复机构方面,全美遍布着数以万计的个体或联合康复医生或理疗师诊所,一些长期护理养老机构也提供一些康复服务。在美国五千家综合医院中,758家设立康复科和康复病床,另外还有444家康复专科医院。

这些独立的康复医院有的属于大的医疗集团,如南方医疗系统就拥有123个康复专科医院,分布在30个州,占康复住院病床总数的21%。全美最大的封闭式医疗服务系统凯撒集团的38家医院中,也有一家是康复专科医院。另外,洛杉矶最大最好的两家医院UCLA医学中心和Cedars Sinai医学中心两年前联手康复领域巨头Select Medical,共建了加州康复研究中心,设床位138张。Select Medical也运用同样的合作形式来管理贝勒医疗系统,克利夫兰诊所和其他一些美国一流医院的康复医疗服务。

在康复理念方面,美国提倡“康复前置”。美国的康复早期介入体现在急性期康复中的床边康复,在急性病医院非康复科实施,在早期向患者提供中等强度的康复治疗,保证康复治疗提早介入。而与国内“伤筋动骨一百天”不同的是,美国更提倡用适当的运动替代卧床修养,目的在于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身体机能。

在医疗支付方面,美国建立了针对康复训练实施的不同保险支付政策,引导各类康复机构迅速发展和完善,从而满足患者不同层次、不同治疗阶段的康复需求,也实现了患者及时、主动、顺畅地分诊和转诊,促进了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的发展。

正是依附于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完善的教学体系,美国始终位列全球康复领域的“第一集团”,都吸引着来自全球数万名顶尖运动员来此进行康复。

多重因素“护航”,国内康复领域正兴起

不同于美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康复体系,国内运动康复领域因起步较晚,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运动康复领域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运动员自身康复意识的不断增强,运动康复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1政策鼓励康复医疗资源下层

在2014年的“46号文件”中,运动康复领域就已被划上重点:“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积极研发运动康复技术,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

2.png


直至近年,以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国家体育总局为主导的职能部门相继出台有关政策,大力支持运动康复产业发展,鼓励集团化、连锁化康复医疗中心及护理中心成立,全面打造“治疗——康复——长期护理”为一体的康复服务链条。

2产业链覆盖4.3亿运动群体

整体而言,运动康复产业链大致划分为三大板块,其中上游主要是康复器械生产商,下游则是综合医院运动医学科或康复科以及专科康复机构,终端客户为专业运动人士及运动爱好者。

上游:企业数量激增,市场层多样化形态

根据《2021-2026年中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显示,2014至2018年间,中国的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16亿元增长至28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4.9%,增速高于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市场,预计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以20%的年增长率增长至2022年的580亿元。

3.png


在企业数量上,根据动脉橙数据库显示,近五年来共新增34家医疗康复器械生产商,其中专注康复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多达17家。作为高端康复医疗技术,康复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与医疗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可以替代康复治疗医师的机械重复操作,将治疗师从繁重的、重复的训练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得专业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于治疗方案的改进,同时也为远程康复医疗及集中化康复医疗提供了可能。

下游:医院康复科职责加强,独立康复机构“各显神通”

“三分靠治理,七分靠护理”,作为独立科室的康复科,在对重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地位与作用不容小觑。而随着人们健康及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康复科将起着其他针对性治疗学科无法替代、弥足轻重的作用。

4.png


以政策为导向,国内康复医疗机构现已初具规模,并为广大用户制定了形式多样的康复服务方案。根据《中国运动康复产业白皮书》显示,截止2020年底,运动康复领域机构门店数已接近400家,过去3年增长率超40%,而在具体服务区域上,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一线城市的平均单次治疗价格为800元-1200元。

终端用户:运动人群将达到4.3亿人

运动人群的增加和康复认知度的提高,将持续驱动运动康复产业发展。根据《中国运动康复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体育锻炼人数已达4.3亿人,按10%-20%的运动损伤率来估算,运动损伤人数预计可达1亿人,未来运动康复需求潜力较大。

3资本力量强势注入,两年间投资达8亿元

5.png

数据来源:动脉橙,动脉网制图

根据动脉橙数据库显示,从2019年截止至今,运动康复领域共发生11起融资事件,总融资金额约为8亿人民币,其中邦尔骨科在2021年1月获得3亿元融资,成为近两年来单笔最高融资。而卓道医疗、德美医疗、健行仿生接连完成两轮融资,展现出了极佳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康复还属于新兴赛道,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A轮,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及市场需求的激增,越来越多的资本力量将逐步向其聚拢。

4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大

人才始终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2014年,“全民健身”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先后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加强康复治疗师、运动康复师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

在教学方面,国内目前共有128所高校设有运动康复专业,其中北京体育大学(简称北体大)是国内首个招收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生的高校。北体大于2004年设立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并于2005年正式招生,有专职教师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讲师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在校本科生500余人,研究生130余人。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国内首家康复学院中华运动康复教育学院正式成立,学院特聘中华医学会原副会长金大鹏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创始主任李国平担任院长,同时聘请多位国内外体育界、医学界的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和副院长,组成了一支权威而强大的“体医融合”的专家队伍,联手高等院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学术组织,进一步搭建专业的运动康复医学教育平台。

5智能化给康复医疗器械带来新机遇

当前,国内运动康复器械在技术和服务上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但随着AI、5G等技术的介入,国内运动康复器械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卓道医疗创始人王道雨告诉动脉网,“运动康复是患者与器械或机器人进行交互的过程,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医学环境下,将深度算法和治疗方案高效结合到器械之中将成为这个领域的主流。而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高端新型技术给了国内运动康复器械行业一个与国外接轨甚至是超越的机会。”

是“蓝海”也是“苦海”,上岸前还需克服层层阻力

从现阶段市场需求来看,运动康复无疑是当前医疗健康产业中的“香饽饽”,但就目前而言,企业想要快速入局运动康复市场,普遍还受到人才、经验以及支付的限制。

1运动康复师面临巨大缺口,人才体系尚未成熟

2008年以来,随着各高校及体育学院陆续设立了运动康复专业,每年的运动康复及康复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加,但仍不满足市场需求。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高校中仅有128个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相关的本科专业,美国这一数字为219个、德国为280个、日本为249个,而在硕博士学位教育方面,我国更是稀缺。

6.png


数据来源:中国运动康复产业白皮书,动脉网制图

在人均需求比例上,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目前具有康复治疗师有技术资格的约3.6万人,康复师密度仅为0.026‰,与国外相距甚远,因此,人才的匮乏将是限制我国运动康复发展的一大重要原因。

2市场比例不合理,主要力量集中在少数人群

运动康复主要服务于三类群体,分别是专业运动人士、运动爱好者和对生活有高品质需求的人群,但就目前看来,三者市场比例失衡,导致运动康复“头轻脚重”。

赵杨告诉动脉网,“当前在运动康复市场,专业运动人士、运动爱好者和对生活有高品质需求人群的比例是‘721’,市场增幅主要依托于专业运动人士,然而这一类群体数量基本处于恒定状态,很难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若要推动行业发展,市场比例应为‘118’,市场主要推动力集中在对生活有高品质需求人群,只有这样,这一市场模型才能跑通。”

3消费者对运动康复的概念较为陌生

对运动康复缺乏清晰认知,是运动康复服务无法被大众认可的最大原因,在国内大众心目中,运动伤病依然不是病,专业的运动康复师这一职业显得更为冷门,“我要治病”和“怎样去恢复身体功能”之间,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前者。

对此,赵杨持相同意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伤不练,停下来就会好’是应对伤病的主要观念,当人们在运动中受伤或感到不舒服时,并不会第一时间选择到专业的康复机构进行治疗,而是直接不参加或者等伤病缓一缓再参加,这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归根结底,还是大家对运动康复的概念和理念知之甚少,市场普及还需多花功夫,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意识并认可康复医疗的存在和必要性。”

4医疗支付成难题,医保能否全面覆盖是关键

当前,我国医保在康复领域覆盖率较低,仅有20余项,其中评定性项目占40%,治疗性项目占60%,而且整体投入不高且积极性不强,使医保在康复领域上的服务费用相当低。

具体而言,我国社会医保在康复领域只覆盖住院治疗,不覆盖门诊,而且按项目付费;而在商业保险领域,我国有价格很高的医疗全险,可以覆盖类似于和睦家等高端医疗机构的康复费用,然而该险种仅覆盖少数人群,不具备普遍意义。

5经验不足,无法提供专业的医学方案

由于我国在康复领域接触到的案例相对较少,医生及相关护理人员普遍都缺乏经验,因而在面对一些棘手问题时往往无法提供专业化的医学方案。

这种影响还会波及康复医疗器械的发展。王道雨告诉动脉网,“当前,康复器械领域在智能化的引领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问题存在。对于康复医疗器械的发展来说,由于现阶段国内缺乏专业化的医疗方案,所以前沿化的临床病例无法集成到设备之中,也就不能实现‘医械融合’。”

写在最后

在临床上,运动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板块紧密合作,才能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这套运行模式同样适用于整个运动康复领域,由于行业固有特点,其成长速度和发展周期相对较慢,而且还需多个环节共同发力。

就现阶段情况看来,国内运动康复还存在着人才不足、市场配比不合理、普及程度不够等各式各样的问题,正极大地阻碍着整个行业发展。但仍有理由相信,随着大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政策的积极倡导,再加上深处这一赛道的企业、机构及人才的不断努力,运动康复领域一定会在未来实现质的提升,形成一套从上到下的完整运作体系,从而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化的康复服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身于运动。

这将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作者:牟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