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全国前列,长沙获评“国检中心”凭的是什么?
走在全国前列,长沙获评“国检中心”凭的是什么?这是长沙智能汽车产业2021年的第一个好消息。文|智能相对论作者|魏启扬1月29日,长沙正式获批筹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这是长沙智能汽车产业2021年的第一个好消息。
文|智能相对论
作者|魏启扬
1月29日,长沙正式获批筹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以下简称“国检中心”),这是长沙智能汽车产业继测试区(国家智能网联(长沙)测试区)、先导区(湖南(长沙)车联网先导区)之后,拿下的第三块“国字号”招牌。
至此,长沙在智能汽车测试、认证、落地的全产业链都有国家的站台与背书,站在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的政策语境中,长沙智能汽车产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与特殊意义被凸显出来。
一路披荆斩棘,长沙智能汽车产业完成“全垒打”
长沙智能汽车产业起步于2016年。
此时长沙GDP距离万亿大关仅一步之遥,支撑起长沙经济腾飞的是“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现代物流”等多年发展积累下来的基础产业,如何对现有产业进行升级,同又能将它们都串联起来,成为长沙城市产业迈向更高台阶的增长点,极具前瞻性的智能汽车产业成为“天选之子”,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的前身)在当年正式启动建设。
经过两年时间的土地征收、拆迁、场地建设、智能系统配置等筹建工作,占地1232亩,总投资约18.96亿元的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于2018年6月12日开园。
由于建设标准高,长沙测试区在场地规模、测试环境、测试场景、配套设施等“硬件条件”,以及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上很快就获得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认可,不到半年,2018年11月,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跻身“国家队”,被工信部授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
此时的长沙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产业基础和产业规模与一线城市相比还是存在明显差距,在“搭平台、建生态、兴产业、重应用”十二字发展方针的指引下,长沙智能汽车产业低调蛰伏,一年后迎来爆发。
2019年9月26日,长沙宣布开放道路智能驾驶长沙示范区和车路协同“两个100”项目启用,同时拿下Robotaxi在公开道路载人测试头炮,长沙一夜之间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智能汽车产业“起步北上广,落地看长沙”成为行业共识。
进入2020年后,长沙继续深耕产业基础,紧抓落地场景。
4月1日颁布智能汽车产业“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通过奖励、补贴、应用落地示范等方式来打造产业的“火炬”和“头羊”,并以此来带动城市建设、大众生活、政府管理等多维度的产城融合,在顶层设计的政策层面为产业发展再蓄动能。
4月19日,阿波罗智行Robotaxi服务上线百度地图及百度APP智能小程序,向普通民众开放试运营;
4月30日,智慧公交315线开通,面向长沙市民开放运营。此后又对全市2000多辆传统公交车进行了智能化升级,全国最大规模主动式公交优先系统落地。
正是因为长沙在场景创新、运营模式方面的探索成绩突出,去年11月份,长沙获得了湖南(长沙)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授牌。
此次获批“国检中心”,则是国家对长沙产业发展的再次肯定,通过标准制定、检测认证等规范性工作的有序铺开,长沙完成了自身产业顶层设计的闭环,拿齐了智能汽车产业链所有的“国字号”招牌,“三轮驱动”(测试—认证—落地)之下,长沙乃至全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也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率先召唤“神龙”的为什么是长沙?
上文提到,长沙拿到测试区和先导区的国家授牌都是事出有因,在测试场地的“硬件”建设、产业发展速度、产业生态根基,以及场景落地上确实走在了全国前列,长沙此次获评“国检中心”又凭的是什么呢?
首先,既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那么就要设到产业生态的聚集地。
从2016年开始,长沙就将智能网联作为全市的重点产业进行打造,目前已吸引华为、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中车、大陆、博世、希迪智驾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巨头。
347家智能企业产业重点企业中,有基础层企业229家,技术层企业77家,应用层企业41家。
围绕着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发展要素、产业氛围4个维度,长沙发展智能汽车产业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配套设施—招引企业—产业生态”的金字塔型结构模型。
这也是长沙能够超过上海和广州,在赛迪顾发布的《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投资潜力城市百强榜研究》白皮书中,排到了百强榜第三的原因。
站在促进智能网联的科技创新成果在中部地区落地,推动和规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的角度,长沙建设“国检中心”既有内生动力,也有国家战略层面的外部推动。
其次,除了厚实的产业生态之外,长沙依托着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基础环境,这些资源可以直接用于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
我们都知道长沙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但很少人知道这个测试区位于湘江新区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内,这个园区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及“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
可以说长沙测试区自出身起就带有“检验检测”的基因,也可以说长沙在进行智能汽车产业布局时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在建设测试区时就为“国检中心”留了一手。
我们来看看长沙测试区的“家底”,总面积达到1232亩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分为管理与研发调试区、越野道路测试区、高速公路测试区、乡村道路测试区、城市道路测试区5个主要功能分区,共计建设了228个智能网联测试场景。
同时,长沙还对部分公共道路进行智能网联改造升级,目前已建成了7.8公里智慧公交测试线、100平方公里城市开放测试道路和100公里智慧高速测试道路,打造了大量智能网联测试场景。
去年,长沙还建成了虚拟仿真实验室,用于开展智能网联仿真测试服务。
无论是测试还是检验检测,都需要专业场地和设备的支撑,而长沙产业的发展恰恰是依托测试区的“先天条件”而来,因而后续延展到“国检中心”,“硬件”上的长板依然突出。
最后,为支撑“国检中心”的建设运营,湖南湘江新区还找了一个重量级的合作伙伴作为技术支持,邀请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参与国检中心的建设运营工作。
早在去年4月,湖南省工信厅、湘江新区和中国汽研就签订了三方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建设国检中心就是协议的重点内容之一。
中国汽研具有丰富的国检中心建设运营经验,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智能驾驶测试评价的检测机构,拥有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测试评价中心(重庆)等平台和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替代燃料汽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是我国汽车行业产品开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的重要基地及技术支撑机构,其评测体系研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长沙与中国汽研牵手,双方取长补短,在权威性上能够得到行业的认可和信服。
补足测试、认证、落地全闭环,产业生态边界再延伸
在此之前,长沙智能汽车产业在测试和落地环节分别有测试区和先导区对应,如今“国检中心”将认证这一环给补齐了,自此长沙智能汽车产业将进入到“测试—认证—落地探索—形成反馈后继续测试—继续认证—再次落地探索……”的“自增强循环”中。
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回路,每完成一次循环,产业链都会增强受益,推动着长沙智能汽车产业持续高歌猛进,同时又不断强化着自身的竞争优势。
另外一个维度,为周边企业提供全流程智能网联测试检验和研发验证服务,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的检测认证及产品评价能力,带动智能网联相关产业发展,助推制造强国战略实施,这只是国检中心的基础功能和“表面任务”。
国检中心对产业更深层次的触达在于,围绕着检测认证服务的延伸,根据“就近”原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能化产品、系统方案解决这两项细分赛道或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湖南湘江新区的规划中,2023年之前还要建成一个标准法规测试场,建设内容包括操稳广场、直线道、坡道、噪声实验路、ABS试验路、涉水池等,将为智能汽车ADAS功能测试及其他传统检测认证项目提供重要支撑。
试想一下,当智能汽车相关检测认证未能通过,企业会不会寻求解决方案?由市场需求催生出的配套服务,长沙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的边界也将因此获得扩展和延伸。
此时,长沙就能真正召唤出智能汽车产业的“神龙”了。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
基于RFID的智能校园管理系统的弊端分析2021-02-02
-
专注细分领域 一般工业打响智能焊接“攻坚战”2021-02-02
-
如本科技牵手日本企业,智能手眼技术首次“出海”2021-02-02
-
雷柏Z1系列智能音频防蓝光/紫外线眼镜评测2021-02-02
-
2020i-VISTA年度智能车型名单正式发布,自主品牌霸榜2021-02-02
-
人工智能大国角逐,为什么要抢占人工智能高地?2021-02-02
-
凌华、友嘉、资策会联手打造5G专网机智能未来工厂2021-02-02
-
涂鸦智能携手鸿世电器,共拓智能全屋等商业新边界2021-02-01
-
新松、海康、埃夫特、哈工智能等10家机器人企业,你最关注谁?2021-02-01
-
传闻满天飞!现代和苹果联合打造的“测试版”车辆或明年发布2021-02-01
-
哈工智能2020年盈利由负转正,另手握国内30亿订单2021-02-01
-
智能化成新重点,威马借助新车型W6冲击Top32021-02-01
-
智能驾驶领域大事一周见2021-02-01
-
智谱·AI人工智能发展月报(2021年1月)2021-01-31
-
松庆智能业绩翻倍却压力倍增,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如何走出围城?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