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马太效应”之下的物联网市场,要如何是从?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1-01-08 20:15:01
热度:107

“马太效应”之下的物联网市场,要如何是从?年底,往往是交成绩的时刻,但对于今年的物联网产业而言,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今年挣钱了吗?”成为物联网产业最为常见的一句话。在年初疫情的

年底,往往是交成绩的时刻,但对于今年的物联网产业而言,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今年挣钱了吗?”成为物联网产业最为常见的一句话。

在年初疫情的干扰下,各行各业提到发展布局时,都会说到一句:今年确保不亏就已经很好了。而物联网产业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产业——很多企业或媒体在报道时都会说道:“疫情推动了物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

这句话并非谣传,而是真实“写照”,但在这一真实“写照”的背后,却是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疫情下的物联网产业

自从钟南山院士宣布新冠肺炎相关事宜之后,全国物联网产业纷纷行动起来,从二维码到机器人,从NFC到5G,物联网产业得到高速发展而全面的发展。

可以说,在疫情的发展下,物联网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产业,而是身边必不可缺的生活方式。但不可避免的是,在物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产业“马太效应”逐步凸显。

在物联网产业中,常见的物联网企业巨头不乏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而在他们的布局中,却时常可以看到从合作伙伴到路人的转变。

1、阿里巴巴与宇视

阿里巴巴在构建“城市大脑”的规划中,通过投资的方式快速与下游企业达成合作,如2019年5月27日,阿里巴巴36亿元入股千方科技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的新闻,却让不少人拍案叫好,视其为补全阿里智能交通和边缘计算版图的重要举措。

2019年10月29日,阿里云与宇视牵手,成为其飞天联盟战略合作伙伴及“MSP合作计划”核心伙伴,并共同发布包括机场、社区、商业在内的五大场景AIoT联合解决方案。

但在2021年1月,阿里巴巴推出阿里云AIoT安消一体机,该设备的监控摄像头则由宇视定制生产。但值得关注的是,该一体机能快速对接所有符合GB28181、Onvif协议以及大华、海康、宇视私有协议的数字摄像头。此外,据业内人士表示,阿里巴巴目前与深圳某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主要围绕边缘计算及设备方面的发展。

在这一模式之下,宇视在阿里巴巴的布局中,显得不再重要——“阿里巴巴与宇视的未来合作主要在摄像机的生产,最大的因素还是要看成本,而海康威视、大华在摄像机成本控制方面,远远优于宇视。”某资深安防媒体主笔说道。

而反观阿里巴巴,在2020年期间,市值不断上升;而宇视则“缩衣节食”,从而满足与千方科技的对赌协议——但就目前而言,宇视通过大量推销红外温感摄像机,获得大量利润,预计可以满足对赌协议。

“马太效应”之下的物联网市场,要如何是从?

(截图来源于雪球)

此时的宇视,已经不再是大家津津乐道的“挑战者”。

2、华为与海雀

华为物联网战略布局中,最为重要的是其“1+8+N”的布局模式,对于华为来说,一旦实现全方位的布局,并加上鸿蒙OS的加持,华为在物联网产业中的竞争对手将仅剩为数不多的海外巨头。

但因为美国的打压,华为的布局重心也以自身为主,无瑕顾及“N”的部分——而海雀科技则是“N”中的一员,而且是最为“忠实”的一员:在华为Mate 40发布会上,海雀成功登上发布会PPT和现场产品展示。

然而即使如此,海雀也面临着新的困难:颠覆还是继续迷茫。

在海雀最新发布的产品中不难看到,海雀希望通过内置存储的方式进行创新,但对于这一创新方式,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不解:这一方式除了提升价格、增加设备内存储速度外,再无任何优势。

此外,对于海雀而言,由于专注于跟随华为,导致其一切技术及功能均围绕华为展开,但由于华为无瑕顾及“N”端的发展,导致海雀也陷入迷茫期,而华为依然在“1+8”方面一路高歌猛进,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圈。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这些物联网巨头高速发展的时候,却是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煎熬。

1、高新兴

高新兴作为从安防集成商转型的企业,曾在短短两年时间,并购了数家企业,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把主营业务与并购企业相融合。

部分友商曾对此提出疑问:如此快速的并购计划,如何进行业务融合,高新兴并未给予解决方案。而高新兴方面并未进行正面回应。

据了解,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如果是同行业之间的并购,至少需要1-2年的磨合,而跨行业的并购,则需要数年的磨合,才能实现盈利。

但就高新兴股市而言,并购案的成功,让其股价一路飙升,但这一时期并未持续太久,从2016年开始,高新兴在资本市场坐上了“过山车”,其股价犹如模拟信号,但整体却是在不断下跌。

“马太效应”之下的物联网市场,要如何是从?

(图片来源于雪球)

对于这一问题,有分析师说道:“高新兴处于转型之中,其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及开拓市场。”但分析师同时说道:“高新兴总经理刘双广套现等问题,也导致整体价值下跌。”

据高新兴公布的资料现实,高新兴近三年投入大量资金在车联网、5G、C--V2X、智慧交通等产业中,但雷声大雨点小,在友商项目中标落地时,高新兴依然表示,公司受疫情影响,导致各方面均受到影响。

此外,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高新兴财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在1月6日,高新兴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双广将其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路支行质押的2.51亿股股份办理了延期,延期至8月31日。

2、远望谷

远望谷作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代表企业,是全球领先的RFID和物联网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是我国少数依靠RFID技术成功上市的企业之一。

作为物联网产业的领军企业,其在2019年实现6.28亿销售额,而利润更是高达7.43亿,在这看似极高的利润下,不难发现其在“非主营业务分析”方面,依靠投资获得9.71亿,如果没有投资收益,那么远望谷在2019年将亏损2亿以上。

而在2020年前三季度财报中,远望谷亏损9680万。

在股市上,远望谷同样面临着危机:

“马太效应”之下的物联网市场,要如何是从?

(图片来源于雪球)

此外,从技术方面来说,RFID应用还面临着三个问题:

1、RFID技术在应用领域当中,有属于技术自身的适应性;

2、对市场预估以及概念炒得太火,导致企业估值过高;

3、从应用的市场来看,没有足够的应用市场去支撑RFID标签。

这些问题,为远望谷的发展埋下了难以跨越的鸿沟,及时是疫情时期,远望谷也没有获得高速发展。

写在最后

“物联网产业挣钱吗?”面对这一问题或许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对大型企业来说,挣钱。

如果对众多物联网企业进行查询,不难发现他们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一直良好,如从事视频监控的海康威视,即使是在美国的实体清单上,其股价还达到历史新高。

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多个问题,从而导致其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奔波——某物联网初创企业总经理坦言:“2019年我们销售额近300万,而2020年只达到100万,扣除成本,盈利并不理想。”

同时,他也表示:“虽然疫情对我们的产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大部分企业并不是受益者,更多的是‘受害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