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智慧城市,像生命一样生长
有温度的智慧城市,像生命一样生长【深几度·关心技术文化与人】撰稿|王琨珸编辑|吴俊宇「摘要:智能体通过“5机”深度融合,“能感知”,“会思考”,“可执行”,“能进化”。智能体最大的
【深几度·关心技术文化与人】
撰稿|王琨珸
编辑|吴俊宇
「摘要:智能体通过“5机”深度融合,“能感知”,“会思考”,“可执行”,“能进化”。智能体最大的特征是云网边端协同,是一体化智能系统。深圳市与华为发布共建的“鹏城智能体”是融合了云网边端协同新技术,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系统,也是首个城市智能体的探索实践。」
现代城市中,要说全球哪个城市最能够为优雅、时髦和浪漫代言,恐怕第一个当属巴黎。这座城市的魔力在于,最早的新技术的应用、公共设施的出现、涌上街头时髦的年轻人,把生存变为“生活”。
早在17世纪,随着公共邮政、公共交通和街道照明在巴黎的首次出现,现代城市的兴起让巴黎人率先享受了有品质的生活:
在公园散步、去商场购物、开启晚间的社交生活。真正属于城市的生活发生着改变,城市当中的“人”最先体验、感知、并融合创造、延续着这种改变。
城市在不断演进,几百年后的21世纪,面向未来的城市面貌“智慧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成为一个宏大命题。截止2019年,全国超过500个城市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计划。
城市的本质却从未发生变化,“人”依然是考虑的最核心要素。智慧的城市依然要为“生活”服务。
这也是大城市对于无数年轻人的吸引力所在,智慧城市则更需符合这个特性。全球盛行的“以人为本”精神使“人”的需求关注度愈加凸显。
华为提出“赋城市生命体以智能“,是从资源治理、市民服务、产业发展等角度出发,亦从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出发,厘清智慧城市的核心需求,在人的价值角度重新思考、构建、实现城市与人的良好关系。
01
“以人为本”
今年7月,IESE发布《2020年城市动态指数》(第七版),伦敦再次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聪明、最可持续的城市。
全球范围内,欧洲城市占主导地位,在前50名中排名中占据27席,北美城市占据14个城市,亚洲城市占据5个和大洋洲城市拥有4个。
指数报告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中城市发展的表现,提出一系列结论和建议,排在第一的建议则是“以人为本”。
新冠疫情的危机更加显明,智慧的城市设计必须注重其人民的生活质量。
不仅如此, “以人为本“还因为智慧城市发展所处阶段的需要。
通过近十年的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投入力度越来越大。IDC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我国智慧城市支出不断增加,预计今年中国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266亿美元,已接近国内手机市场规模。
2018-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支出预测(来源:IDC)
显然,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过了粗放扩张、为城市嫁接各种技术的时刻了。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讲究“道”和“术”,破除以前市区县局各自规划、数据海量汇聚、运营笨重的阶段。
19世纪以来,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效应刺激人口和产业向中心迅速聚集;20世纪末信息化技术进步增进了沟通和工作效率,人口与企业向更宜居的郊区迁移,导致城市逆中心化发展。
《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白皮书》指出,21世纪的移动互联网让城市结构进一步演变:
信息传递开始突破时空的限制,加速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外卖快递等新业态盘活了城市资源,将城市原有功能分区再次切割呈现多中心;这也意味着,内外部系统及物理与数字空间的运作关系日益复杂。未来城市将成为一个有生命的、极其复杂的运行体系,其体内生长着具有不同生理机能的系统。
城市通过智能调度每一个系统,以个性化的服务迎合每一个个体的需求。
这也就是说,传统城市中的“人找资源”将转变为“资源找人”。“以人为本”既是纲领,又是刚需。未来城市以人为中心,且人与城市空间存在无缝连接。
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曾在采访中表示,“技术”和“人文”是智慧城市规划的“两只脚”。
他还指出,回顾智慧城市概念提出的十几年,我们会发现,纯粹从技术上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会非常困难,因为技术更新迭代非常快,往往技术铺垫下去还没能贯彻到应用中,新技术就已产生,将原有技术迭代掉了。
但如果从人的角度出发,围绕城市中不同主体工作、生活中的痛点构想,将需求细化、拆解、整合,再用技术来解决问题,效果会好很多。
未来城市,将是一个各系统生长、融合、迭代的生命运行体系。因此要善待城市,把城市当成一个生命系统进行管理。
02
建设之“道”:赋城市生命体以智能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一个有机体,这种提法已经说很多年了。而“城市智能生命体”,则是把智能技术与城市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不能把城市当成机器,或者低级动物,它是一个高级物种,在不停迭代、不停发展。
《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白皮书》认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
1.0阶段是各行业基建垂直建设、应用更新迭代速度快;
2.0阶段逐渐打通各独立场景,进一步数据拉通与平台融合;
3.0阶段的城市产业、服务、资源将最终实现平台可视,系统运营,集约建设,共建共享;
智慧城市发展阶段示意
当智慧城市的发展到达3.0阶段时,城市就将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演进能力的城市智能生命体。
来看一些未来3.0阶段会发生的典型场景:
大数据对个人需求进行匹配,找到符合要求的商品,派遣最近的机器人快递员送货上门;
坐上大数据调度来的无人驾驶汽车,输入目的地,汽车自动启程;
无人机监测到环境里的降雨可能性,自动向各建筑管理中心传递城市状态消息;
建筑接收到降雨消息后自动开启防雨罩,并针对外部环境降温启动地面加温程序;
华为公司副总裁、数字政府总裁杨瑞凯认为: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到来,平台构建、业务建设、业务体验等都进入了深水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急用先行、持续运营逐步成为业界发展的共识。
华为提出“城市智能生命体”,以“智能体”作为技术总体架构,面向不同应用场景,聚合能力。通过“感、传、知、用”全要素覆盖,实现全面的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感知、网络传输、数据分析与处理、业务应用、运营管理的全链条商业闭环。
赋城市生命体以智能,“智能”代表了城市的智慧化决策能力,表现为城市各系统与各端侧皆具备自主意识与交互能力,通过自行决策进行城市管理。
而“生命体”意味着城市不应只具备思考决策的能力,而是懂得对生命整体进行全局性管理,具体表现为城市通过一体化平台进行顶层规划,城市各应用也基于此协同运作。
未来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恰如人体“眼、脑、手、脉”,让不同要素协调运行,不停迭代,驱动城市向智能生命体进化,让身处其中的人体验到科技的温度和力量。
如在教育、医疗、交通、公众出行等领域,通过数字化转型,给市民带来便捷和更优体验。在全球新冠疫情的检测防控,华为紧急研发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包括华为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助力抗疫护民。
赋城市生命体以智能,在实际践行中,自然存在不少考验。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切中最痛的通点来做。纵向来看,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每一个城市痛点都不一样。
有了理念、纲领,怎样落下来亦非常值得思考。
03
建设之“术”:差异化解决最痛点
城市的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以及各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个宏大叙事、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针对不同的城市和场景需求,华为在不断切换、整合、打磨智慧城市的方案。
华为企业BG全球政府业务部总裁岳坤提出的一个观点很实在:
一定要让懂行人去做这个事。不要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这种技术的东西,觉得可以替代行业一些专家,这是不可能的。
他在和客户沟通中,会询问“最近有哪些事情你觉得用人来做太累,有哪些事情是重复性劳动”,然后和客户一起探讨有没有一个方案能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解决客户遇到的问题。
“我必须搞清楚问题原因在什么地方,原因不一样最后给他的’药’也不一样,最后方案也是有差异的。” 岳坤表示。
首先在深圳,华为依托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在深圳智慧城市建设中创造性地采用了“1+1+N+X”架构,即1个城市新基建+1个城市新大脑+N个垂直行业应用+X个简约智能场景;
在江苏苏州,“智水苏州”项目运用视频AI识别技术,对河道垃圾排污等场景自动抓拍,实现“无人化”监管;
在湖南益阳,华为打造“华为云+AI+物联网”平台,让益阳81个乡镇、1391个村庄的20万农民受益;
在甘肃兰州,华为通过沃土数字平台赋能兰州新区,建成了西北目前最大的大数据产业园,使网络资源集约化程度提升了8倍。
智慧城市建设个性化的东西是存在,而收回来看,理念和技术底座是一样的。如何能够保持生命体、智能体的持续演进迭代和先进性?
一方面,需要保持系统先进性,保鲜性。运营非常关键,没有运营就不可能保质保鲜。一个房子如果没有物业,隔三周看看,房子就觉得脏、乱、差。运营是保持持续领先最基础保障。
另一方面,技术能力、技术底座同样要保持领先。华为在不断夯实ICT技术、AI、大数据、云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打通与政府、企业的合作。
如此一来, 未来的城市可用一张“能看、能用、会思考”的城市运营管理网络,把数据汇聚起来,打造更精细的场景化服务体系,更加智能的决策指挥体系,从而赋能千行百业,激发城市活力。
我们可以回想,在城市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配置:马路上的斑马线、小区里的配套设施、交通的便利便捷,是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后代的生存深思熟虑并落实,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人文的关怀依然是城市发展和自我迭代的动力。
只有更好地服务“烟火气”,城市才有真活力。
-
绿米联创董事长游延筠:引领万千家庭的未来智慧生活方式2020-09-22
-
我国智慧物流行业处于基础期到导入期的过渡阶段,未来发展空间较大2020-09-22
-
CE Summit 2020全速启动,解锁智慧生活2020-09-22
-
全球城市科研能力哪家强?北京力压硅谷夺全球第一2020-09-22
-
寻找京北“神秘小屋”,奇骏带我一路飞驰远离城市的喧嚣2020-09-19
-
智慧高速建设迎来拐点,数字化和智能化成趋势2020-09-19
-
欧瑞博携手中国移动智慧家庭创新季,共同探索5G智慧生活新未来!2020-09-18
-
助力智慧城市应用落地,联发科携手多家AIoT合作伙伴推NB-IoT解决方案2020-09-18
-
杀入采血机器人赛道,哈工智能撬动千亿智慧医疗蓝海市场2020-09-18
-
2025年,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8207亿美元2020-09-17
-
华为助力重庆从数字化迈向智慧化2020-09-17
-
UCloud优刻得亮相工博会 发布 “一站式智慧工厂解决方案”2020-09-15
-
采血穿刺机器人登陆工博会,哈工智能布局智慧医疗开拓行业蓝海2020-09-15
-
开放城市:互操作性和6LoWPAN为何如此重要?2020-09-15
-
旷视科技继续加码智慧物流?为IPO做准备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