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达:一份报道引发的“冤案”
苏州科达:一份报道引发的“冤案”对于科达来说,这半年来的日子并不好过——财报表面上看并不好;维护了数年的媒体,却对自己不了解。“其实这是我们的问题。”科达市场总监刘志强说道。随着时
对于科达来说,这半年来的日子并不好过——财报表面上看并不好;维护了数年的媒体,却对自己不了解。
“其实这是我们的问题。”科达市场总监刘志强说道。
随着时间的步伐,中国上市公司开始纰漏年中财报,而媒体作为报导者,自然会对财报进行分析。
但对于苏州科达来说,在年报尚未发布,某媒体却开始大肆宣传其年中财报,并称“采访了多位离职人员”,对苏州科达进行了多个角度的评价,但大量数据错误——“虽然这么多年来与媒体之间的沟通还不错,但这次的内容,让我们重新知道媒体对我们的认知并不足。”刘志强对维科网编辑说道。
为了消除之间的误解,并加深媒体对自己的认知,科达一行人飞到深圳,开始新一轮的走访和讲解——但对于垂直媒体而言,苏州科达已经非常熟悉:在安防领域中,科达在“2019全球安防50强”排行17;在视频会议中混的风生水起,产品创新不断,拿奖拿的手软,可谓光环加身,荣誉不断,在国内所有高级别的会议都可以看到科达的身影,技术实力得到了国家的背书。
然而,就是这么一家企业,却因为一篇报道,不得不从苏州直飞深圳,并与媒体深入沟通和交流。
苏州科达:一个技术“肥宅”
对苏州较为了解的人都知道,苏州GPD增长巨头并不是本土企业,而是外资。
自改革开放以来,地处长三角这一中国最活跃经济区的苏州,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吸引外资快速流入苏州。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苏州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新增外资发展迅猛,2012年达到巅峰,实际利用外资91.6亿美元。这些外资主要流向了苏州制造业,成就了苏州“世界工厂”的美誉。
然而,苏州并未一直专注于吸引外资增加自己的GPD,而是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从“加工”走向“研发”,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外资选择关闭苏州加工厂,并转移到其他地区。而对于政府方面来说,为了减缓外企流失导致的问题,开始吸引高精尖领域的企业。而对于本土企业的管理相对较少,特别是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更是任其“发展”。
对于苏州政府而言,本土企业的发展只要达到对应的标准,企业自己即可完成相关的申报,并或得相应的政策优惠。而外资不仅仅带来经济的成长,同时还会带来顶尖的技术,帮助本土企业进行发展。
但对于企业来说,放任式发展可以让自己的发展更自由,更需要敏锐和专注的目光去看产业的发展,否则自己随时会被淘汰出局。
科达作为苏州本土的上市公司,并不缺乏政府相关资源的补贴和扶持,对于他们而言,只需要“走走”关系,即可实现更多的盈利。
但对于这一行为,他们并不放在心上——陈冬根并不喜欢过多的与G端用户沟通,对于他来说,与G端用户沟通的时间和精力,不如去解决客户的根本需求,或者投入到技术的研发之中。
对于科达来说,其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追求技术的企业。“科达最初的团队就是由技术人员组成,这些年的发展中,技术人员的占比一直保持稳定的比例。”刘志强说道。
科达对于技术的追求,可以说远超其他企业——在2019年的财报中显示,科达研发人员为2552人,占总人数的48.87%,而研发费用为694,898,602.64,占营业额的27.2%,其中研发人员薪资支出为567,675,863.68,占比约为81.6%。
“陈总(科达董事长陈冬根)自己就是技术出身,他与其他人沟通的时候,只要是聊技术,那就是两眼放光,能跟你一直聊下去。”刘志强说道。
为了扩大企业技术人员团队,科达并未在苏州建立研发中心,而是在上海——对于技术型人员来说,上海远比苏州更具有吸引力。
但对于科达来说,上海研发中心的投入也更为庞大。
补贴,不过是G端的支付手段
如果翻看科达2019年财报,不难发现其拥有众多补贴,在这些补贴里面,却时常有众多的“非常规性操作”。
据相关知情人士透漏,在部分G端项目中,由于财政问题,G端无法迅速支付大量现款,为了完成支付,会通过退税、补贴等手段对企业项目进行支付。但这部分内容,并不会纳入到企业财报的“营业额”方面。
而这种支付方式,在G端的建设中是较为常见的方式——科达也不例外。
据科达的财报显示,其在2019年获得软件产品即征即退增值税93,559,002.15元,占公司营业利润的133.57%。而在2020年半年报中,科达获得3,733万元的补助。其中涉及项目收益的还需具体分析。
企业建设,因人而异
“我们为什么要学海康大华这类巨头?有些方面根本没法相比。”刘志强略带无奈的说道。
对于很多普通员工而言,企业的发展决定了自己的去留,但部分员工并不会看到自己所在公司的优势,更多的是看到劣势——这也是人性使然。
对于海康、大华等安防巨头来说,在多年的建设中,早已实现销售人员落在县级地区,如果一个地区需要协助,除了总公司以外,周边地区也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援。而这一类的付出依然巨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各区域的发展。
与此同时,为了压低产品价格,海康、大华等企业通过自建生产线,严管产品品质,从而让视频监控相关产品极具性价比。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这一布局方式,给这些巨头们带来了大量收益,并在这一产业中处于不可撼动的地位,哪怕华为机器视觉大力部署,也无法轻易撼动他们的地位。
但对于科达这类企业来说,这一模式并不可取——人员、资金有限,并不能依靠这一方式进行销售,除此之外,科达更偏向软件应用层的企业,并不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这一“深坑”之中。
如何避免这一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拉长自己的长板,而非短板,“短板已经无法避免,为什么还要用自己的短板跟别人的长板比了?”刘志强说道。
2020,向前冲!
随着科达的年报的发布,其并相比去年同期而言,依然处于下降趋势,但这并不是正常的下降——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在第一季度,我国整体GDP下降6%。
但科达并未与其他友商一样,走红外测温摄像机的路线——宇视借助新冠肺炎在全球的影响,大力销售红外测温摄像机,有效推动了自己的营业额。
(图片来原于科达2020年上半年年报)
而此时的科达,依然专注于软件系统的研发——据了解,科达正在配合公安部进行相关合作,其将把相关技术与公安部系统进行融合,共同推动公共安全系统的稳定发展及部署。
为了更好的推动这一系统建设,科达并未对红外测温摄像机进行相关的开发——“我们不想花费力气在与这件事无关的内容方面。”刘志强说道。
除此之外,科达还投入到消防领域——两年前消防部队改革,亟需一套统一管理系统,而在那年,科达已经开始针对这一细分领域进行布局。而在今年,国家将对消防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使消防力量能以更加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管控。
但不可置否的是,科达虽然早有布局,但针对消防这一领域,已经有数家企业虎视眈眈——目前华平股份在其中较为耀眼,其在数年前已经开始部署这一领域,从最初的摄像机监控水炮角度,到如今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华平早已实现落地应用。
据华平内部人员透漏,他们早已与全国各大消防局官兵同吃同住,为消防提供最为直接的痛点。
而科达的消防道路,又该如何切入?
-
2020年苏州市级示范智能车间拟认定名单公示2020-08-25
-
苏州科达财报之谜——一家公司两份财报?2020-08-24
-
百济神州苏州产业化基地已投产,现有产能可达1亿粒胶囊和片剂2020-08-23
-
进入寒冬期的华为,能否挺过这一关?2020-05-19
-
超300亿规模的宫颈癌早筛领域,创新检测企业如何抢占这一市场?2020-05-11
-
这一次,傲娇的德国大众终于认怂2020-04-29
-
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一职业它到底香不香呢?2020-04-27
-
熔喷布模具喷丝板微孔加工怎么选?苏州速科德电机告诉你2020-04-27
-
打破全球自动驾驶竞争格局?阿里这一手直击痛点2020-04-24
-
打破全球自动驾驶竞争格局?阿里这一手直击痛点!2020-04-24
-
苏州:一路焦虑,一路狂奔2020-04-19
-
2月没卖出一辆车的力帆,这一次又上演了“兄弟相残”2020-04-15
-
搭乘新基建的东风,工业互联网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2020-04-09
-
成立于剑桥、落户苏州,AI独角兽思必驰获4.1亿投资2020-04-07
-
新特联合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加码智能汽车研发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