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市场为什么跑不出 AI 独角兽?
智慧停车市场为什么跑不出 AI 独角兽? 意识数字化,可以装进存储盘,上传云端,汽车不仅实现自动驾驶,人来车来,人走车自动停到指定位置。这是网飞去年赛博朋克风剧《副本》中的一幕。
意识数字化,可以装进存储盘,上传云端,汽车不仅实现自动驾驶,人来车来,人走车自动停到指定位置。这是网飞去年赛博朋克风剧《副本》中的一幕。
这就是智慧停车?有车一族拍案反驳:简直胡扯。
智慧停车是什么?理想的智慧停车分为三部分。
停前:智能找车位、精确导航;停中:快速通行、自动缴费;停后:反向寻车、汽车后市场服务、周边信息推送。
它打破传统停车方式的信息孤岛,使得停车位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停车场利润最大化和车主停车体验最优化。
破解停车之难在于以有效的方式实现“开源节流”:开源即增加车位供给,节流即提高单个车位、停车场使用效率。
目前市场上运行的三种停车模式均以此为角度深耕。
视频识别模式:是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模式。当车辆通过停车场入口,前段摄像机和系统会自动识别车牌,信息上传到数据库,无需取卡,引导屏显示空余车位信息,停车诱导系统引导车主达到最近车位,出场时对车牌号扫描,和进场时比对,并扣费。
立体车库模式:因占地面积小,有效利用土地空间而受欢迎,其操作简单,存取车简单,电脑全自动控制。
AGV 停车模式: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即自动导引运输车,其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功能集中在自动物流搬转运。应用到停车领域的 AGV 工作原理与前者相同,系统自动计算最佳路径,软件控制 AGV 机器人,通过几种导航技术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地点的过程。
本质上,视频识别解决的是识车、车位空置问题,AGV 解决存取车问题,两者属于节流,立体车库才是开源,解决车位与空间不足。
单轮能缓解“疼痛”,双轮驱动效果才更立竿见影。故而,近几年涌现出三种模式结合的概念。想象一下,到达地点,人下车后车牌被自动识别,随后被 AGV 机器人带到立体停车库某个车位,与此同时镜头往后拉,不同路线上,N 多个 AGV 停车机器人带着车在进进出出,那场景既科幻又美幻。如此,开头《副本》中那一幕似乎也没那么扯了?
听起来科幻,但敢第一批吃螃蟹的厂家还不少,视频识别、传统立体车库、工业 / 物流 AGV 领域的企业们都有暗戳戳尝试。AI 的世界遍地有坑也有珍珠,理想是丰满是骨感,试过才知道。
而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车联网等动态交通茂盛生长环境下,静态交通确实令人遐想。未来,技术成熟下,三种模式的相互融合也不无可能。正如当年如板砖的 BB 机,谁能想到其进化成如今的几乎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
这样一个 AI 赋能的绝佳池塘,大鱼小虾自然也不会少,有市场潜力的地方就有江湖,泥沙俱下中,有哪些是神仙打架,哪些菜鸡互啄?
流派争锋
2014 年概念兴起时,市场哗然:企业看到了黄金市场,政府看到了解决城市顽疾的可行之道,车主看到了停车噩梦结束的曙光。
智慧停车热掀起来了,一拥而入的玩家引发市场进入烧钱模式,池子一下变得拥挤。但作为新兴市场,谁也没有十足把握,只得拿着各自的武器装备摸索过河。
领域内头部玩家可分为三大流派:传统停车厂商,互联网初创企业和安防企业。各有优劣,打法也不尽相同。
传统停车设备厂商作为行业的老东家,长期积累的市场与客户资源为其构建了资源壁垒,多年积累的品牌知名度、资金实力、销售渠道也非同一般。
有长期停车场资源、业务经验与客户积淀的先发优势亦不敢掉以轻心,面对新来者的 battle,他们尝试从单纯的停车管理硬件提供商向“硬件+平台和解决方案+运营”的综合提供商转型。
比如传统停车企业代表捷顺,2019 年度年报中,捷顺智能硬件业务是其成立至今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应对互联网的正面攻击,补短板,成立子公司捷停车,主打服务系统。这也是整个智慧停车场的形态,平台及解决方案,以及智慧停车运营成为传统停车企业着力发展的新方向。
作为市场主力,也被巨头看好,2018 年,捷顺获蚂蚁金服 2 亿投资,同年,腾讯入股科拓,暗暗叫板。
安防老牌企业,在视频识别、传感设备等硬件技术及可视化管理、门禁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独特,软硬件一体化产品能力不俗,行业解决方案能力、项目交付能力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与地产、政府的长期合作,B 端渠道能力强大,也是业内强劲的竞争者。
但安防企业并不直接与参与者争锋,他们的智慧停车更像是一种战略投入,主要作为智慧社区、智慧楼宇或者智慧商业的拓展延伸,意在全局,更多是培养如捷顺类的合作企业。
打法模式上,传统厂商和安防企业由轻及重,重资产模式和生态搭建。
通过铺设智能停车检测设备,实现停车场智能化和网络化,为 C 端车主提供实时车位资源、车位预订及无感支付的全程停车服务。同时为 B 端停车场提供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停车场无人值守,提高停车场收益与效率。
有智能的地方就少不了互联网企业,近年来,他们凭借互联网思维与模式横扫各大传统领域,智慧停车也不例外。其颠覆原有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依靠资本力量、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和成熟的互联网运营模式在智慧停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并通过收购、兼并、合作等方式扩张市场。
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由轻及重,主打信息资源整合的轻资产模式。这类公司通常大市场小切入,因初期资金、团队和资源有限,没有停车场资源的互联网公司多选择从小方面切入,比如多以平台、APP 入局,主打服务。
“补贴”、“免费送设备”是互联网企业常用的营销手段。B 端由于缺乏停车场资源,便通过免费设备、免费运营和免费维护等签约停车场,C 端善用营销,通过补贴获取用户、抢占用户心智,以此快速抢占市场。
对外,整合停车场信息,打破信息孤岛,提高用户体验;对内,鼓励 C 端用户上传个人车位信息,对多方平台车位信息进行整合,提高平台数据能力。两个层面即提升了平台的信息库,也可有效引导用户引流。
如此看来,各流派战将似乎都有自身独特壁垒护法,得以割据一方,并伺机占领更多地盘。现实中,智慧停车距离他们的美好想象有多远呢?
吃不下的一桌美食
如果只看停车领域的供需调研数据,这的确是个大而美的市场。
在需求端:一线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约为 1:0.8,中小城市约为 1∶0.5,而发达国家约为 1∶1.3。中国的 2.17 亿汽车保有量下,保守估计现下停车位缺口超过 5000 万个。
在供给端:据前瞻网数据预计,未来几年,智慧停车市场规模将以 20%左右的速度继续增加,并有望在 2020 年突破 154 亿元,未来潜在市场达万亿。
数据有用,也无用。表面上,智慧停车的出现,不仅给车主带来福音,号称万亿规模的潜在市场,也吸引无数企业前来淘金,前有阿里加码,后有腾讯入局,2014 年以来,有超 200 家企业参与其中。
市场大、需求大,新旧玩家众多,但愣是 6 年也没有培养出一个 AI 独角兽。
为什么玩不转?
目前的停车市场可以概括为:需求迫切、资源稀缺、市场广、难度大,关系复杂。
首要原因是停车行业偏重的固有属性,重行业该有的特点它都有:规模大、资金投入高、投资周期长。
规模大,重资产生态体系庞大,且产品集成和工程集成度不够。
仅对停车场硬件智能改造就涉及地磁安装、车牌识别,高位视频,ETC 等新技术,而“停前”车位推送,需要整合停车数据资源,“停后”反向寻车、后市场服务,也涉及无线通信、移动终端、GPS 定位、GIS 等技术,三者统筹需要设备与系统、软件和服务高度配合。加之实际改造中,不同停车场因具体环境差异多重因素使施工难度升级。
资金投入高。中国报告网数据显示,2018 年的十大城市级智慧停车项目中,就有 5 个过亿项目。全国 80 万个停车场,以未来 5 年合计 20%的新增渗透率来考量,单个停车场改造费 10 万左右,而全国 80 万个停车场的改造预计将花费 160 亿。
投资周期长。一个停车项目运营周期最短 5 年,最长达到 30 年,平均在 10 年以上。
规模大、周期长、盈利慢给行业带来大量不确定因素,加剧企业风险,一旦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容易被“套牢”,成为困兽。
信息孤岛顽疾仍在,一位难求与高闲置率并存。
据艾瑞咨询《城市智慧停车指数》统计,北上广深停车场车位空置率为 44.6%,二三线城市停车场更甚。智慧停车的目的是打破信息不对称,盘活停车资源存量,但领域内众多企业依然各自为政,每个企业都推出各自的 APP,数据也无法共享,信息壁垒依然高筑,市场难有大规模发展。
鱼龙混杂,标准缺失,产权分散。
停车场是一个独占性、稀缺性、排他性的资源,获取门槛高,难度大。物业公司、政府、外包等多种经营模式下,市场鱼龙混杂,管理与利益协调复杂,整合困难。
各种因素综合下,目前大部分停车场只停留在“停前”的车位预约,“停中”阶段,无论是路边还是室内,大多数进出场依旧需要人员管理和引导。服务层面也仅做到信息收集,未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深入利用,“停后”汽车后市场开掘也寸步难行。
由是故,难以建立完整智慧停车生态,最佳盈利模式仍在探索。
众多鱼贯而入的玩家只看到了万亿的市场潜力,却没看到万倍的市场阻力,疾驰而入才发现,这一桌美食,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导致活着的难盈利,退出的一批又一批。
松满弓,补不足
经过 2014 年到 2019 年的狂热后,市场回归冷静和理性,这个过去六年被高高拉起的弓,被与会者放下,松满弓,补不足,沉下心复盘反思。
有人说智慧停车的本质是争夺停车场资源的竞赛,雷锋网 AI 掘金志不以为然。停车资源固然重要,但只是庞大市场中的一环。
智慧停车的复杂在于,它既是一个需要打通 B 端,为停车场提供管理硬件及系统,也是需要切身考虑 C 端用户,为车主提供车位资源信息服务的产业。
一方面,肉难啃,其 B 端关系之复杂、环节之多,C 端需求之庞杂、细拢,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单靠双拳打天下。
另一方面,肉好吃,危与机并存,在这个 2B 再 2C 的行业,2B 是重点,2C 将成为一种通用能力,能同时在 B、C 端游刃有余的企业少之又少。也因此,如果找准了模式,将制霸一方,独享肉香。
捷停科技赵勇表示,智慧停车行业属于产业互联网,而非消费互联网,需要领先的线上运营能力,更需要强大的线下实施、持续的服务能力;属于起步容易、发展慢的行业,需要快速的建设能力,更需要持续的耕耘、优化、运营能力。
停车场资源只是一个维度,企业可以有,但不能成为仅有。同理,单靠硬件和软件都无法真正立足,只做设备就只能徘徊在产业链的末端,只做服务又缺失产品核心竞争力。
也因此,深感危机的公司都将自己往综合型选手方向打造。传统派纷纷成立新公司,主攻用户运营;互联网企业从强 C 属性向 B 端跑,同时往汽车后服务、资产管理、汽车租赁共享、汽车金融服务和广告领域延伸,巩固服务运营护城河。
诚然,智慧停车的未来,属于业务高度集中,技术、服务、运营等综合能力强的选手,奋力翻墙背后,是一个荆棘遍野的智慧停车路。
我们等一场持久的鏖战,等一个从浓烟里走出的 AI 独角兽。
-
文安智能陶海:“新基建”下的智慧城市,做深场景才有机会突围2020-05-25
-
健康消费升级提速,“智慧”+“健康”TCL空调能否构筑市场新格局?2020-05-24
-
如何通过ZWS-CAN智慧云提高自动驾驶安全性?2020-05-22
-
创新智慧医疗“战疫”新路径,为什么是和睦家?2020-05-22
-
研发可穿戴设备和智慧养老平台,东鼎里智掘金千亿级养老产业2020-05-22
-
智慧城市:未来我们都将生活在智慧空间中2020-05-21
-
驾车出行更省心,智慧停车为城市停车难开出“治理良策”2020-05-21
-
小米电视对手“狼来了”荣耀智慧屏低价对抗小米?2020-05-21
-
5G技术将释放智慧城市和物联网巨大潜力2020-05-20
-
VR、AI、机器人齐助力,博物馆有了智慧新模样!2020-05-20
-
新华三六大计算创新技术“成就智慧计算”2020-05-19
-
激活“智慧大脑”,助力疫情防控2020-05-19
-
思考:智慧城市规划如何减缓未来的疾病大流行2020-05-19
-
瑞莱智慧RealAI:第三代人工智能什么样?安全、可靠、可信2020-05-18
-
深圳移动:5G点亮鹏城 助推5G标杆城市建设--之智慧教育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