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中科院北科大科技创新齐头并进,BAT抗疫应用各有千秋
清北中科院北科大科技创新齐头并进,BAT抗疫应用各有千秋3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指导、北京电子电器协会主办,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主办的“智慧
3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指导、北京电子电器协会主办,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主办的“智慧抗疫中的人工智能新技术研讨会”在线举办。
会上,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副局长潘锋介绍说,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支撑,更是决胜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硬核重器”。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为落实疫情防控相关部署,先后上线了“京心相助”、“京心相护”、“健康宝”,分别解决了进(返)京人员到社区的报到问题、楼宇出入人员的信息收集和统计问题以及所有在京及进(返)京人员个人健康状态查询问题。同时,依托“健康宝”数据基础与底层架构,为企业开复工、楼宇调查、教育系统学生返京等提供有力支撑。
潘锋认为,目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在防控措施方面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实现“防得住,放得开”的目标。分别是打通各部门以及三大运营商数据,实现数据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建设协调方案,形成京津冀三地信息互认共享标准规范;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依托政府及企业既有信息平台,全力保障信息采集与疫情防控。
对于疫情之后的数字化趋势,阿里云副总裁李树翀预测说,
1、在线:社会各界的数字化认识水平普遍提升,“在线”意识大大提升。百货商场利用网络直播弥补疫情影响,银泰和淘宝发起的“云柜姐”直播项目,让近千名导购在家直播卖货,通过快递实现无接触购物。
2、城市:数字化水平将定义城市治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从局部到整体,城市数据治理及应急响应能力面临升级。
3、治理:数字治理成为关键议题,数字政府建设进入快车道。
4、身份:数字化身份体系成为社会基础设施,数字身份能承载更多的信息量。
5、供应链:供应链的数字化程度成为应对黑天鹅的胜负手。数字化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效率和辐射将更加深远。
腾讯云资深架构师郭红英介绍说,面对来自群众、社区和企业及政府的疫情防控典型需求,腾讯疫情防控平台提供了三维一体的疫情监测能力,分别以微信、企业微信和政务微信作为平台形成点到线到面的监测防护。
郭红英现场分享了7大数据:
30亿+疫情信息发布;
25亿次健康码:以健康码为抓手,助力政府建立一套适合疫情防控的数据标准;
6亿次翻译君:疫情期间,腾讯翻译君的日常服务日均翻译请求达到6亿次,稳定性99.99%;
2秒-腾讯觅影:对于新冠疫情的识别,腾讯做到了最快2秒,腾讯AI驰援湖北多家医院;
81%腾讯课堂,停课不停学;
1400万+线上问诊;
1000万+腾讯会议日活,助力远程办公,腾讯会议面向全国用户免费开放300人不限时会议功能,40天内快速迭代升级了14个版本。
百度智慧政务事业部高级客户经理刘洋介绍了疫情期间百度如何利用个人工智能系统对北京的部分社区和楼宇进行了精准防控。在楼宇场景中,为便于内部在职员工和外部访客的管理,百度将进入楼宇的手续系统化、流程化,提高了管理效率。通过健康宝接口,将个人信息与安保人员手里的终端连接起来,一旦员工和个人要求进入楼宇,则会启动系统自动对比审核—体温监测(人工和人工智能)--手机出示电子证—安保员扫码核验的程序,并在系统内生成出入记录。
思源政通科技集团公司高级副总裁吕兆海表示,构建一个基于大数据基础上、面向未来的应急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要面向政府,运用多源数据,提供疫情扩散分析,支撑提前疫情防控总体布局,防疫物资有效配置;面向个人,基于大数据汇聚,分析和精准定位,实现某区域防控措施推送,周边人群健康状态提醒;基于实名认证,填报健康数据,后台为个人颁发电子健康卡,实现社区、楼宇、高速路、商场等卡口联防联控,同时卡口数据提升后台数据实时性;面向企业,基于综合数据的分析,有效解决复工复产形势下,人员群集的疫情防控风险;面向社会,通过对生活必需品物资数据、生活服务业数据的高效采集、分析、预测,服务市民生活,保障经济运行,稳定社会秩序。
本次在线研讨会还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的专家学者分享在本次“抗疫”中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如何助力产业发展。
北京大学健康医疗数据国家研究员黄安鹏认为,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字中国”这个基础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徐勇军表示,大数据分析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多,其中判断数据的可信度就是一大难题。疫情初期,全国及各省市疫情数据、各类医疗资源数、人员迁徙数据等,很多数据存在着不全面、不精准、口径不一、自相矛盾,甚至可能会是虚报漏报等情况,给疫情预测带来极大的挑战。
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贺威认为,在本次疫情中,智能机器人在医用辅助、物流配送、安防巡检、复工生产等场景中为防疫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防疫医院的格外青睐。其中,医用辅助机器人可以协助医疗、搬运物资,代替人工,减少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直接接触;物流配送机器人解决了封闭管理的社区和乡镇的物资配送问题;安防巡检机器人活跃在各高速路口、火车站和机场等公共场所,提供大面积消毒、人脸识别、体温监测等服务。自疫情发生以来,新的需求场景不断出现,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机遇,各家科技企业都在利用自身的优势与能力,以科技力量助力防疫。
上一篇:艰难盈利的宾利,光环还是鸡肋?
-
Waymo发布扩展版自动驾驶数据集 发起奖金高达11万美元挑战赛2020-03-25
-
百度发布六大线下行业复苏搜索大数据报告2020-03-24
-
新冠疫情致苹果市值跌破1万亿美元,5G iPhone何时让苹果翻身?2020-03-24
-
加快城市智慧化转型 数据孤岛问题亟待解决2020-03-24
-
工信部就App数据泄露问题约谈新浪微博2020-03-24
-
京东数科机房巡检AI机器人落地金融机构数据中心2020-03-24
-
京东数科机房巡检AI机器人落地金融机构数据中心,可令运维成本降低50%2020-03-24
-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归零,医疗IT供应商的新基建机遇或将存在于这6个方向2020-03-24
-
疫情蔓延加速!全球确诊超37万:4天感染者破10万2020-03-24
-
新冠疫情重击汽车业 车企调整不当或难以穿越危机2020-03-24
-
亮眼财报数据背后,保时捷转型迫在眉睫2020-03-24
-
德国要求各车企生产口罩及呼吸器等医疗设备 旨在应对棘手的疫情2020-03-24
-
疫情已加速各地带量采购执行的全面深化,釜底抽薪式打击以回扣销售为主的药械企业!2020-03-24
-
国内疫情趋缓下,智慧农业市场的新机会涌现2020-03-23
-
IHS Markit:疫情或导致欧洲、北美和拉美的汽车产量减产144万辆20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