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依图又融资3000万,中国AI企业仍集体缺钱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0-03-20 20:07:22
热度:62

依图又融资3000万,中国AI企业仍集体缺钱近年来人工智能全面爆发,资本大量涌入,政策不断加持,聚焦于该领域的科创企业也都红得发紫,如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都是AI

近年来人工智能全面爆发,资本大量涌入,政策不断加持,聚焦于该领域的科创企业也都红得发紫,如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都是AI领域里的明星企业。

近日,AI四小龙之一的“依图科技”已完成30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头部企业尚需依赖资本支撑,回归商业本质,可见大部分AI初创企业难以在盈亏收支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

除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先后宣称已经实现盈利或收支平衡但未经证实,以及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旷视科技已经自证2018年盈利3220万元外,鲜有AI初创公司宣称已经盈利。

投资呈退潮态势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与往届的数据对比可以大致了解当前AI产业的现状。

据亿欧智库《2019人工智能商业落地报告》显示,在2014-2017年相关投资持续走热的背景下,2018年中国私募市场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事件频数有所回落,同比2017年下跌20.7%。

2019年1-5月 的投资事件数量仅为2018年全年的23.7%,2019全年的投资频数和投资金额均将下滑。

与此同时,投资更加集中于头部企业和偏中后期轮次,市场对公司的估值也有所缩水。人工智能在私募投资市场开始呈现退潮态势。

另一方面,针对Al初创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受访的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在2018年有50%以上取得盈利,对于2019年的预期,接近70%的企业表示即将取得盈利。

针对前后两年的盈利情况,50%的受调研企业选择了一致选项, 另外45%对公司未来的经营预期则持乐观向好的态度。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2019Q1)》也指出投资呈下滑趋势。

2018年第二季度以来,全球AI领域的投资热度逐渐下降;其中,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AI融资规模126亿美元,同比持平、环比下降7.3%;融资笔数310笔,同比下降44.1%、环比回升29.7%。

同一时期,中国AI领域融资金额30亿美元,同比下降55.8%,在全球总额中占比23.5%,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29个百分点。

从目前已经公开的融资信息看,大额投资有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甚至仅被细分领域的巨头收入囊中。

向“钱”看齐

纵观头部企业已经吃下这块“大蛋糕”,但在披露盈利状态时仍是半遮半掩,或许他们仍是处于缺钱状态。

徐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商汤已经是一家盈利的企业,可依赖自身的资金储备,持续造血,不需要过度依赖资本。”

转眼媒体报道,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商汤科技推迟了今年在香港IPO的计划,转而寻求在私募市场融资至多10亿美元。

依图科技则是这么说:“目前依图已实现收支平衡,但具体盈利状况不方便透露。不过,依图目前仍对科创板处于观望的状态,并不急于上市。”

纵观头部企业都是如此,更不用说规模稍小的企业。AI商业应用落地周期长,变现慢,并且需要大量资金去研发、试错,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砸足够多的钱,保证其不因预算问题而死掉。

以AI芯片为例,仅仅是流一次片的成本就高达数百万美元,如果无法保证每一步的资金到位,还没走到产品做出来的那一步,就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

应用场景是关键

国内AI初创公司的核心团队大部分出身技术,缺少行业专家,或者对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刻,还要面临来自巨头的激烈竞争,更缺少商业化的思维方式。

一般来说企业由小做大最开始都是以解决一个特定的社会问题开始的,Facebook以解决社交问题开始;谷歌以解决搜索网络信息开始;亚马逊最开始只是网上卖书;苹果只是想将产品普及给大众。

据清华大学数据显示,计算机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是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三个应用方向,分别占比34.9%,24.8%和21%。

资本更为青睐垂直细分领域的AI应用,一般从产业对AI应用的紧迫性和付费市场的竞争程度进行考虑,前期的AI投资已经消耗了投资人的很多热情,再加上在落地方面没能达到投资人的预期,当下没有应用场景的AI初创公司已经很难打动投资人了。

Al初创企业也同样需要具体落地于垂直行业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才能确保营收,实现资金的可持续造血。

随着国家对实体及民营企业在金融层面支持态度的明确,科创板以注册制取代核准制进行新股发行审核,提升了上市效率,为相关企业开辟了IPO的快速通道,拓宽了融资渠道。

寒武纪等发展速度较快的AI初创企业也已筹备在科创板上市,是否也为其他AI初创企业提供了发展动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