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深度分析“新基建”,5G、工业互联网IIoT、物联网IoT发展逻辑梳理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0-03-10 16:04:57
热度:77

深度分析“新基建”,5G、工业互联网IIoT、物联网IoT发展逻辑梳理导 读新基建的意义在于它是开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必经之路,是一切改革转型的基础。如果说伟大复兴是一座世纪大厦,

导  读

新基建的意义在于它是开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必经之路,是一切改革转型的基础。如果说伟大复兴是一座世纪大厦,那么新经济就好似大厦的建筑材料,新基建就好比大厦的地基。正因为新基建如此重要,这篇文章我们对它进行层层剖析。

上篇文章,我们谈到《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点点名的“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数字基建”时代的核心》。

本周,以“数字基建”为支柱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升温的速度超乎想象。

按照时间,由近及远: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2月23日,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0天内,中央级别的政府会议4次直接或间接提及“新基建”,频率可谓史无前例。

其实,“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

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代表什么?它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乘数效应和撬动效应的“杠杆”,很大程度上能够带动GDP、增加就业、促进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或许不一定是大规模投资的实体设施,能够渗透到各行各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角落、直接为生产经营带来乘数级产出,也具有基础设施的特征。

一款广泛使用的轻量级IoT物联网终端操作系统、一种可供大量场景应用的AI算法,这些创新的数字经济元素都能够带来产出的数倍增长。

IoT领域的企业,迅速对新基建予以响应和评论:

阿里云总裁张建锋:阿里云将全力投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他表示,促进数字经济长远发展是阿里云的使命,未来将全力支持政府和企业建设云计算、数据智能、智联网和移动协同技术组成的新基础设施。

联通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康旗:通信行业有望搭乘“新基建”东风。他认为,5G对国家有2个层面的作用,其一,5G将扩大通信行业本身的发展,5G庞大的基建设施本身对GDP就有促进的作用。其二,5G的发展和应用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效益,对大多数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都会带来好处。

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曹明: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5G如何起到引领作用?他建议运营商需加速2G、3G减频退网、推动4G、5G协同发展。

到底什么是“新基建”?

新基建与“铁公基”和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基建”时代有着本质不同,被赋予了新的科技内涵,虽然中央相关文件中还没有给出关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范围,但根据官媒盖章,其主要包括7大领域:

1.5G基建

2.特高压

3.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4.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5.大数据中心

6.人工智能

7.工业互联网

料想你也有和我同样的感觉,这7大领域并不在同一个层次。如果更进一步拆解,这7个领域可以划分为3个层面:

层次1:数字基建

数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支柱,包括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它们是新时代的“电力”和“石油”,数字基建更多是轻资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

层次2: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全新基础设施

这部分是由数字基建引发的全新配套设施,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及其应用领域配套设施(如光伏、生物质能、清洁供热、垃圾发电、高端制造)、无人化配套设施(如无人机、无人配送物流系统、无人化防疫系统)、卫星太空基建等,以及这些领域对应的园区项目。

层次3:经过数字化改造的传统基建及其新型细分领域

这部分是经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传统基建设施,或者是为弥补某些传统基建“短板”而生的新型细分领域。比如传统基础设施的信息智能改造领域(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农业、智慧警务、智慧消防等)、交通运输短板领域(轨道交通、冷链物流等)、能源行业短板领域(核电、特高压、充电桩、加氢站、锂电创新、工业供汽等)、环保基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新旧动能转换园区等。

可见,数字基建和传统基建在第2层、第3层可能会有所重叠,是补充而不是互斥关系。

为什么中央如此重视新基建?

新基建的意义在于它是开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必经之路,是一切改革转型的基础。如果说伟大复兴是一座世纪大厦,那么新经济就好似大厦的建筑材料,新基建就好比大厦的地基。

因为新基建如此重要,这篇文章我们对它进行层层剖析:

各个省市纷纷发布的重点基建项目清单,这部分内容值得IoT圈内人仔细研读,在本文中我将重点省市的基建项目进行了汇总和整理。我们将一起近距离观察,其中哪些内容与数字基建高度相关,如何共同把握数字基建的新机遇?

其次,在新基建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普遍关心的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将会出现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最后,数字基建也需要被理性看待,这一次的基建投资,与2008年4万亿相比,有哪些旧经验值得吸取,有哪些新变化值得关注?

01

2020最全新数字基建项目汇总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汇总,截止3月5日,24个省市区公布了未来的重点项目投资规划,总投资额达48.6万亿元,其中2020年度计划投资总规模近8万亿元。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有些省份虽然公布了重点项目清单,但尚未公布具体投资总额。因此最后的总投资数据不会止步于48万亿,以目前的情况分析,突破50万亿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50万亿是什么概念?

如果做个简单对比,2019年我国GDP总量为99万亿元,相当于拿出去年一半的GDP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在重大机遇面前,我们值得花些时间认真整理和分析。

因此我下载了重点省市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并将其中的精华内容进行提炼,放置于文稿之中。每个省市信息的最后,我都附上了原始信息的链接。文末还提供各省市的基建项目清单压缩包供你下载。

在这里,我重点关注的10个省市包括:北京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深圳市、广东省、福建省、重庆市和四川省。

【北京市】

2020年,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当年计划完成投资约 2523 亿元、建安投资约 1253 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个数占比不低于40%,民生保障项目投资占比不低于50%,以民间投资为主的社会投资项目投资占比不低于70%。

“3个100”重点工程包括:

100个带动性强、具有龙头和引领作用的高精尖产业项目。当年计划投资552亿元、建安投资313亿元。

100个战略性强、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当年计划投资662亿元、建安投资394亿元。

100个功能性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改善项目。当年计划投资1309亿元、建安投资546亿元。

100个带动性强、具有龙头和引领作用的高精尖产业项目中又细分为4个部分:

1. 深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安排交叉研究平台及大科学装置项目18个。

2. 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安排先进制造业项目40个。

3. 加快提升金融、文化创意、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安排服务业扩大开放项目28个。

4. 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蓬勃发展,安排文化旅游项目14个。

【河北省】

河北省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河北省2020年省重点项目计划》。2020年河北省重点项目计划共安排项目536项,总投资18833亿元,年计划投资2402亿元。包括计划开工项目、续建项目、保投产(含部分投产)项目、前期项目4个部分。

其中建设项目393项(计划开工项目163项、续建项目130项、保投产项目100项),总投资12186亿元;前期项目142项,总投资6647亿元。其中计划开工项目共安排163项,项目总投资4436.2亿元,年计划投资749.8亿元。

【上海市】

上海市发改委公布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清单,这些项目聚焦科技产业、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城市基础设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等领域,共安排正式项目152项,其中包括年内计划新开工项目24项,建成项目11项,另外安排预备项目60项。

其中科技产业类计划新开工项目9项,分别为CR929宽体客机研发保障建设项目、顺络电子高端电子元器件与精密陶瓷研发及先进制造配套基地、上药生物医药生产基地、上海发那科智能工厂三期、金闼科技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英威达尼龙化工项目、中核集团上海总部园、华为上海研发基地(青浦)、张江“科学之门”项目;计划建成项目4项,分别为转化医学(上海)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市检测中心二期、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及配套设施、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技术研发基地。

【江苏省】

《江苏省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共安排省重大项目240个,包括实施项目220个、储备项目20个。220个实施项目包括计划新开工项目117个、续建项目103个,年度计划投资5410亿元,比上年增加80亿元。

具体分5类:

1.安排创新载体项目20个,年度计划投资87亿元。

2.安排产业项目130个,年度计划投资1851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0个,先进制造业项目2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35个,现代农业项目5个。

3.安排生态环保项目13个,年度计划投资301亿元。

4.安排民生项目10个,年度计划投资958亿元。特别是为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新增安排了南京市第二医院(省传染病医院)扩建等公共卫生项目;为切实强化我省安全生产工作,专门增设了安全生产类别,安排了省消防应急救援实训保障基地、连云港石化基地安全环保应急救援设施两个项目。

5.安排基础设施项目47个,年度计划投资2212亿元。

【浙江省】

浙江省也于近日开启了2020年经济建设的新征程,总投资8864亿元,53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从项目投向上来看,高新技术与产业工程成为“重中之重”,共计291个项目,总投资5406亿元;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工程作为重要配套工程,总投资规模接近3000亿元;为物流人流商流“打地基”的交通建设工程方面,共涉及23个项目,投资规模542亿元。

以新经济的“样本”杭州为例,此次共组织安排4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88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6.9亿元。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阿里巴巴达摩院南湖项目”和“菜鸟网络总部一期项目”。

与此同时,杭州滨江区正大力建设工业综合体,用于智能制造及通信设备的研发与生产等。项目建成后,由滨江区综合统筹管理运营,可根据企业规模和需求,将物业分层分幢进行出租或出售给区内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在杭州的“领跑”下,浙江省的其他市县也迎头赶上。

如嘉兴市主推的中荷产业园清洁能源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GWh锂离子电池及系统总成的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180亿元、利税26.6亿元。

温州市则将扩大有效投资的目光对准新能源产业,包括华能苍南4号海上风电、龙港远景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等项目。

【深圳市】

深圳市发改委印发了《深圳市2020年重大项目计划》。深圳发改委公布的名单显示,共有487个重大项目。

其中包括:轨道项目45个;总部项目3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个;生命、生物、医疗、健康产业项目18个;产业园、生产线、研发中心项目122个;文化地标15个;学校项目24个;医院、颐养院项目28个;城市更新项目48个;人才安居房项目11个;商业地产项目5个;文旅项目8个;物流园区、冷库项目10个;基础设施项目48个;交通设施项目58个。

【广东省】

广东省发改委也发布了2020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交通轨道、民生市政、产业建设、教育医疗等项目,其中基础设施工程443项,公路工程95项,铁路工程37项,机场工程9项,港航工程26项,能源工程71项,水利工程24项等。

【福建省】

2月25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印发了2020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确定2020年度省重点项目1567个,总投资3.84万亿元。

其中:在建项目1257个,总投资2.9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05亿元;预备项目310个,总投资0.87万亿元。

【重庆市】

2020年,重庆市计划安排市级重大项目1136个,总投资2.6万亿元,涵盖913个年度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476亿元。分为乡村振兴、基础设施、产业、民生、区域协调发展五大领域;其中市级重大建设项目913个,市级重大前期规划研究项目223个,多个高新区项目新动工。

在产业领域涉及约290个重大项目,其中包括:

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开工建设中兴西南智慧城市产业园、江南大数据产业园一期、数据湖产业园,续建通讯西南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项目等。

智能产业:开工华润微电子12吋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卫星核心部件及系统生产制造项目等,完工京东方重庆新型触控一体化显示模组项目、联创电子项目等。

【四川省】

2020年,四川省重点项目700个,计划总投资约4.4万亿元,年度预计投资6000亿元以上。其中续建项目484个,计划新开工项目216个。

本段小结

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特点。各地启动的这些投资项目并非针对疫情而来,是在年度计划中本来就有所安排。

总体上感觉,从现已公布的重点项目清单来看,有些省市没有公布投资总额,还有一些省份具体数据不够详实、名单不够清晰。

从时间进度上看,2020年部分省市公布的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在某种层面是一个“计划”项目规模,并不会在2020年一年内全部落地,很多需要未来多年建设。

如果只看2020年将要付诸实施的投资规模,确实有所增加,但更多的是投资节奏前移。

根据中泰证券的分析,由于各省市公布的重点(重大)建设项目投资清单并未详细揭示各方向投资金额,仅从项目数量占比来看,2020年的基建项目投资数量相比2019年总体稳定,只有部分省市略有增加。

我们以中国最发达的省份广东为例。

广东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公布的重点项目计划投资最高的省份。

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广东省发布的2020重点项目投资列表,梳理出与新基建相关的项目及可能涉及的金额如下:

项目

涉及金额(亿)

5G基站

148

特高压

168

城际和城市交通

9069

新能源充电桩

89

大数据中心

105

人工智能

434

工业互联网

10

从上表数据中可得出,与新基建相关的项目涉及金额约为1万亿,占广东省计划总金额近17%,在比例上占据一席之地。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涉及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金额超过90%,而这一领域严格上来说其实并未包含在中央提出新基建的范畴中。若剔除这一项,则剩余新基建项目投资金额仅占1.6%。

因此,如果对目前的新基建进行提纯,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不少水分,真正与“数字基建”直接挂钩的比例堪忧。

关于数字基建的“提纯”真相,我们在本文第3部分,将会展开详述。

02

新基建时代,谁被淘汰,谁被青睐?

根据海外市场的成熟经验,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一轮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个人生活、企业生产,甚至政府、军方的工作方式都会因此发生变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效率提升。

相应的,新兴产业的崛起也会促使科技巨头的诞生,并在资本市场得到映射。比如伴随PC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生活的变化,更多的是工作场景的变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彼时崛起的是IBM、英特尔等巨头公司。

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输效率进入新的纪元,微软、谷歌等成为新贵,而移动互联时代,个人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第三产业开始网络化:线上服务、线上消费、线上社交,伴随的是亚马逊、Facebook等的崛起。

这次新基建的推进,也会带来一轮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引发个人生活、企业生产、甚至政府、军方的工作方式的变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效率提升。

在IoT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领域,我们从不同的驱动力为出发点,将应用领域分为消费驱动型、政府驱动型以及产业驱动型应用。

C端:消费驱动型的应用主要或者直接面向的是个人消费者,比如智慧家庭、穿戴、医疗健康、出行等;

G端:政策驱动型则与管理城市有关、与民生挂钩,比如智慧消防、安防、照明、停车等;

B端:产业驱动型更多考虑的是相关企业看好并推动的行业,智能工业、智慧物流、车联网、智慧农业等。

在中国,推动信息技术革命的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来自政府。新一轮数字基建高峰的到来,B端和G端的推动力强于以往。

从政策环境来看,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转型的主基调,以及阶段性逆周期对冲政策加码必要性增加的条件下,数字基建有望迎来更为密集的政策倾斜。

接下来,受制于篇幅限制,我们从5G和工业互联网两个领域进行具体分析。

【5G】

作为新基建的领衔,5G是最被熟悉的,也被高层定调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5G不管是从未来承接的产业规模,还是对新兴产业所起的技术作用来看,都是最值得期待的。

我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上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均需要以5G作为产业支撑。可以说,5G应用广泛,上下游产业链条也非常广。

2019年是中国5G商用元年。自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颁发5G商用牌照以来,各大运营商正紧锣密鼓的布局5G,随后陆续推出5G手机套餐,开始正式商用。全国各省市将5G列为2019年重点发展任务,并相继出台5G发展规划。

2019年6月至今,全国各省市5G产业发展政策如下:

运营商很快就对新基建和新政策做出了反应。

3月6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挂出了中国移动28个省份公司的2020年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公告,总需求为232143站。

这意味着我国最大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2020年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正式拉开帷幕,5G建网步伐有序推进。

从中国移动各省份公司集采公告来看,广东省5G基站建站需求最多,达到2.6万站,西藏、宁夏、青海三地的5G基站建站需求较少。

另外两家运营商的5G采购也有望近期启动,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将共建共享5G。5G基站的建设箭在弦上,也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市场需求。

5G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消费端,更重要的是将会推动产业层面的变革,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能源、远程医疗、新媒体等都会因5G取得新的突破。

针对物联网业务从2G向NB-IoT窄带物联网迁移,从全球统计来看,已有连接数超过80%集中在车联、智能单车、金融POS以及设备监控这四大应用。而这四大应用都已经进入全面替代周期。

据悉,NB-IoT已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2张商用网络,芯片模组价格追平2G,2020预计模组价格在2-3美元左右。目前NB-IoT连接数过亿,涌现了4个千万级、7个百万级应用,并且已经被ITU接纳为5G LPWA物联候选技术,前景一片光明。

同时,5G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值得关注。

随着接入工厂内网的车间设备数量增多,4G网络带宽小和时延高导致精度不足和接入数量有限。5G技术切合了传统制造企业向基于数字智能工厂转型,高带宽、低延迟和多终端接入实现工业环境下设备互联和远程交互应用需求。

在物联网、物流追踪、工业AR、工业自动化控制、云机器人等工业应用领域,5G已经成为智能工厂的关键支持技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IIoT】

正如我在上篇文章中提到,工业互联网IIoT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如果从工业互联网的角度,将“数字基建”进行解析,包括各种核心工业软件、底层的实时数据库、工业物联网终端设备、边缘计算设备、工业物联网平台、工业人工智能应用…都是各个行业都会用到的数字化共性基础设施。

按照工信部的规划,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将按照“三步走”的战略推进,2025年属于第一个规划期,重点是进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

2019年8月,经过一年多对申报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的考量审核评审,工信部发布“2019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公示”,最终评选出十大“双跨”平台。

2020年2月,工信部正式对外公布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涵盖网络、平台、安全三个层面,共81个项目。

对比2019和2018年的试点示范项目可以发现,2019年的工业互联网项目内涵有所提升。

首先,“5G+工业互联网”的方向是首次提出;

其次,平台层面细化为新技术融合应用、数据集成应用、模式创新三大方向;

第三,安全层面项目数量同比大幅增长。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存在着多种名词,一直没有清晰的边界和区分,很多时候被混为一谈。

随着“数字基建”时代的来临,共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在这个过程中亦将被不断的提纯,工业互联网的层次划分终将渐渐趋于明朗。

中央将工业互联网与5G、生物医药并列提出,我们可以将其视作一个统称。

从的现有体系来看,工业互联网涵盖工业物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个板块,而且这两大板块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明晰:

工业物联网:侧重于平台能力,提供共性的数字基础设施,承载设备连接、资产管理、应用开发等能力,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能力,比如平台的承载能力、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营收以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服务费用为主。

产业互联网:侧重于应用能力,基于数字基建,提供各个垂直行业的应用服务与产业链运营能力。应用的提供方可以自己开发应用,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核心竞争力在于业务能力,包括垂直行业的专业知识和运营水平,营收以业务运营和服务订阅费用为主。

目前在制造业中推广IIoT的最大障碍,并非来自技术或者财务压力,而是来自于公司管理者和各级员工并没有对工业互联网创造的价值形成统一态度和认知。

普华永道在上一年度的制造业分析报告中通过调研分析认为,大约50%的制造企业无法定量评估IIoT创造的价值。不过有38%的受访者认为有效利用各种数据,有助于提升决策并降低成本。

现在这个情况正在进一步改观,随着工程师们对IIoT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和清晰,部署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障碍也会逐步降低。

根据微软近期发布的IoT信标分析报告,IoT用户在两年内的投资回报率预计可以达到30%。

03

新一轮基建,多大比例是数字基建?

如今的50万亿着实令人有些担心,是否会走当年4万亿的老路?其中有多大比例真正用于支柱型的“数字基建”?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穿越回2008。

当时,为应对汶川地震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政府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此后,人们一般称其为“4万亿计划”。

2008年11月,时任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会议认为,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从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4万亿元投资的重点投向和资金测算,如下图所示。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释,在4万亿元投资中,新增中央投资共11800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29.5%,主要来自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政府性基金、中央财政其他公共投资,以及中央财政灾后恢复重建基金。

其他投资28200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70.5%,主要来自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贷款、企业(公司)债券和中期票据、银行贷款以及吸引民间投资等。

时间来到2020年。

这次的新基建中,有多大比例用于“数字基建”?

中泰证券统计了近几年新增地方专项债的投向。2020年新增的9000多亿专项债中,投入量最大的3项分别为园区建设、交通运输以及城市建设,其中包括轨道、产业园、新能源等在内的广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约2400亿,而交通运输、农林水等传统基建项目总投入则接近5000亿。

新型基础设施占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的比重从2018年的15%,提高到2019年的33%,占比在不断抬升,但总体规模仍然有限,未来空间仍较大。

根据国泰君安的分析,在政府基建投资中尚未有关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统计,但可以从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细分项目中窥见一斑。

目前存量PPP项目总投资规模大概17.6万亿元,其中“铁公基”是大头,约7.1万亿元,占比接近41%。规模排在第二位的是房地产、土储相关,约3.4万亿,占比20%左右。医疗卫生有3000亿左右的项目,占比1.7%。

而“数字基建”占比仅有0.5%,规模不足1000亿元。“广义新基建”项目,如轨道交通、园区开发、垃圾发电等,在PPP项目库中大约2.6万亿,占比14.7%左右。两者加总大概占整个PPP库的15%左右。

广发证券的分析团队也得出相似结论。

虽然与动辄上万亿的传统基建项目相比,这样的“新基建”规模并不突出,但仍应看到其巨大的撬动作用。

波士顿咨询公司曾经出版过一份名为《提供新型基础设施,推进数字经济》的研究报告,其中认为数字基建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它能创造就业、吸引人才和促进出口。

诸多的利益相关方将围绕数字基建发挥自身作用,以乘数效应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

----写在最后----

与文初新基建的3个层次相对应,“新基建”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新动力,内涵也更加丰富:

第一,数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核心。

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数字基建。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全球范围的网络连接终端数量大幅增加,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相融合,生成的数据呈现指数型增长,以这些新技术支撑的数字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其次,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新基建的价值所在。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而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是新基建的重点。

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的工作重点中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出加强城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为发挥投资的最大效能,新基建对传统基建的改造和提升作用将更加明显。

欢迎关注【物联网智库】,在微信公众号后台(注意,不是文章底部的留言区),回复关键词【新基建】获取各省市的基建项目清单。

本文总结:

1.数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核心;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新基建的价值所在;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是新基建的重点。

2.在中国,推动信息技术革命的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来自政府。新一轮数字基建高峰的到来,B端和G端的推动力强于以往。

3.新型基础设施占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的比重从2018年的15%,提高到2019年的33%,占比在不断抬升,但总体规模仍然有限,未来空间仍较大。

4.数字基建,或许不一定是大规模投资的实体设施,能够渗透到各行各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角落、直接为生产经营带来乘数级产出,也具有基础设施的特征。

参考资料:

1. 戴康:科技周期与“新基建”的交集,富宏资管

2. 广义“新基建”占基建比重多少,郭磊宏观茶座

3. 一文看懂“新基建”路线图除了5G还有什么会改变生活,晓说通信

4. 为什么我们认为仅凭“新基建”撑不起稳增长的大旗,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5. 25万亿的“基建潮”?偷换概念,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6. 2008年的“4万亿计划”与任泽平的“新”一轮基建,产业服务平台

7. 中央定调,“新基建”彻底火了!这七大科技领域要爆发,雷锋网

8.DeliveringDigital Infrastructure Advancing the Internet Economy, The Boston ConsultingGroup

9.MakingSense of the Crowded IIoT Platform Market, IoT World Today

10.Global interconnection index,equinix.com

11.Future Disrupted 2020technology trends ebook, NT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