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之战下,AI科技企业在如何自救?
抗疫之战下,AI科技企业在如何自救?2月中旬,是大多数企业复工的日子。大部分企业都为员工提前准备了所需的日常口罩,与一次性手套、消毒液等。一些企业还制定了比较人性化的政策,无法到岗
2月中旬,是大多数企业复工的日子。大部分企业都为员工提前准备了所需的日常口罩,与一次性手套、消毒液等。
一些企业还制定了比较人性化的政策,无法到岗的员工,可进行线上办公。当然,也有一些企业由于自身运营、经济状况等原因,做了日常开支、人员规划等方面的资金削减,以便度过此次难关。
另外, 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介绍:“对于企业复工,从调度数据看,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快,上游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下游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度快”。其中,浙江已超过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已超70%。
近期,此次疫情对AI科技企业复工产生了哪些实际影响?笔者联系了AI、机器人、无人机等五家不同的科技型企业,看疫情期间他们做了哪些工作。在与这五家企业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在疫情期间,他们虽然在自身业务层面受到了不同层度的影响,但整体还是乐观的。
即使业务无法正常推进,也要做到不松懈
对于无人机企业迅蚁而言,由于疫情原因,很多工作无法当面开展,在与客户沟通交流方面也会存在困难。可另一方面,从公司管理层出发,他们积极调整了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大家在工作期间的积极性。
据笔者了解,对于“很多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推进”的问题,是众多企业普遍遇到的,但这只是疫情影响的一个方面,很多行业甚至遭到重创。如下图(疫情期间各行业受冲击程度)可看出,服务业、线下商业等都受到不同层度的冲击,这些均是人群聚集密度较大的行业。
不难发现,在本次疫情中,与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情况相比,在此次抗疫工作中,“零接触”的智能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服务,发挥出强大的作用。
迅蚁向笔者称:“本次疫情,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更加肯定了无人机物流配送的重要性,这也是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且从整体上来看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还会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随着更多目光倾注,无人机行业也会迎来更多资本与人才的青睐”。
面对复工生产问题,为配合用户需求,把部分工作先在线做起来,海康机器人紧急开发了机器视觉仿真软件,并免费提供。使得用户在开发阶段可使用虚拟相机来代替真实的工业相机进行调试开发,解决在线办公不方便搭建真实环境的问题。
此外,海康机器人表示:“为了在防疫期间工作不松懈,他们先利用库存物料进行生产,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保障紧缺物资的供应能力,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产品线的生产正在逐步恢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两手都要抓,两战都要赢”。
海康机器人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可以多做一点事,让大家都能平安有序复工。
发挥自身技术价值,让AI与前线共克难关
从以上这些企业的情况来看,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落地应用,既让社会返工人员得到科学安全保护,减轻传统劳动密集型作业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在非常时期,降低工人聚集作业带来的疫情风险,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相关产业链上企业复工的科技保障之一。
针对疫情,科大讯飞则统筹行政、物业、供应链、IT、人力资源等多部门,成立集团应急指挥组,上线内部“i讯飞” 每日平安打卡系统 。结合每位员工实际情况,进行安排灵活机动的工作方式,采取“远程办公+现场办公”结合的模式。
在业务方面,科大讯飞利用企业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助力疫情防控,包括医疗、教育、司法、政府服务、客服和运营商等领域。并且联动运营商,通过AI智能客服和智能外呼,减少人工坐席数量,实现下沉式疫情防控宣传。
从交流中,笔者得知,AI企业商汤科技与旷视科技,在疫情复工方面,各项业务上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商汤科技称自己内部成立了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减少非必要差旅安排等。同时,采取远程在家的办公方式,安排员工延期返回办公室。在业务上更是加强与各行业、领域相关合作伙伴紧密协作,推进项目尽快落地。
此外,商汤科技将自主研发的SenseCare肺部AI智能分析产品,以云服务的模式接入到业务合作伙伴的医学影像阅片平台,通过远程的方式快速驰援10多家前线医院及多地医院和医疗机构,为医生提供免费的AI辅助分析。
疫情期间,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则带领团队,紧急开发与“红外测温产品”有关的AI技术方案,提高以大规模人群为基础的测温精度。目前,疫情对于旷视科技自身其他业务影响不大。旷视科技表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希望竭尽所能利用AI 技术创造价值,让AI与一线工作人员共克时艰,打赢这场战疫”。
接下来,旷视科技将在佩戴口罩的基础上对体温检测设备进行优化升级,积极研发具备体温检测功能的自主签到系统和人脸门禁系统,实现在特定区域的主动精准防护。
笔者认为,无论是科技企业还是服务企业等,在日常运营中,都应该提高对危机的认知力,夯实自身基础实力,增强战胜危机的能力。并且在面对疫情期企业运营问题时,也要时刻注意和引导员工,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更强大的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
作者:珍珍
上一篇:日系车在华“反击战”已打响
-
世卫专家赞扬中国,美国疾控预防中心通告美国做好准备迎接疫情2020-02-26
-
“疫情之下,我叫的车是无人驾驶,该有多好”2020-02-26
-
不论有没有疫情,都不要把“智慧城市”当作万能药2020-02-26
-
“疫情之下,我叫的车是无人驾驶,该有多好” | 撩车2020-02-25
-
疫情“催熟”AI影像市场?2020-02-25
-
助力疫情防控,妙健康联手清华构建新冠肺炎健康图谱2020-02-2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加快推进5G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20-02-25
-
全是干货!关于疫情期间安全开车出行的12个问答2020-02-25
-
疫情之下,我们重见了医疗AI的诞生初衷:解决中国优质医疗资源稀缺问题2020-02-25
-
疫情防控“封城”“封村”,视联动力市域治理有一招2020-02-25
-
疫情之下,重见医疗AI诞生初衷2020-02-25
-
湖北省外新增确诊降至个位,海外新冠疫情蔓延东亚西亚2020-02-25
-
CT+AI产品遍地,疫情“催熟”AI影像市场?2020-02-25
-
扫地机器人制造企业石头科技登陆科创板,成第三家小米生态链上市企业2020-02-25
-
病原微生物测序企业予果生物获得近亿元融资,北极光创投投资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