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新冠肺炎病理送检,病理解剖有何意义
全国首批新冠肺炎病理送检,病理解剖有何意义2月16日,全国首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逝者遗体完成解剖。当日凌晨3时许,全国第1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遗体解剖工作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完成,并成功拿
2月16日,全国首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逝者遗体完成解剖。当日凌晨3时许,全国第1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遗体解剖工作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完成,并成功拿到新冠肺炎病理。下午18点45分,全国第2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也在金银潭医院顺利完成,这两具解剖病理目前已被送检。
据了解,该两项解剖工作都是征得逝者家属同意,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等法律的允许下进行的。这两项病理解剖工作由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刘良所带领的团队负责。据刘良教授之前表示,病理解剖可为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和后续研究提供重大帮助。解剖工作主要是取材,再将切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其细胞结构、组织结构有什么样的变化,预计该项病理报告需要十天左右才能出来。
为什么要进行解剖病理研究
根据之前的诊断,新冠肺炎患者肺部会出现毛玻璃样病变,肺部是如何产生病变,其过程并不知晓。在临床上,患者会出现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情况,这也是医生难以理解的结果。同时,诊断一直存在的粪口传播的证据也不够充分。因此从口腔到肛门每个地方做观察取材,对于解答以上的问题提供了比较清晰的依据。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也表示,目前我们对新冠病毒感染致病、致死的病理学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对病人体内的免疫性炎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细胞缺氧或用氧障碍,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的临床诊断还缺乏形态学依据——这些都需要通过解剖才能知晓。如果我们能从遗体组织内分离出病原体,就可以对病原体外壳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结构进行分析,并可做一、二、三代的比较研究,视其毒力的变化来预测未来的流行趋势。
-
PHC Holdings以11.4亿美元收购赛默飞世尔解剖病理业务,扩展肿瘤学精准诊断服务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