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面对汽车大国日本,合作还是独闯“天涯”?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0-01-20 16:03:37
热度:192

面对汽车大国日本,合作还是独闯“天涯”?1904年,吉田真太郎成立了日本第一个汽车制造厂——东京汽车制造厂(现五十铃汽车公司),并生产出了第一辆汽油轿车“太古里1号”,至今,日本汽

1904年,吉田真太郎成立了日本第一个汽车制造厂——东京汽车制造厂(现五十铃汽车公司),并生产出了第一辆汽油轿车“太古里1号”,至今,日本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一百多个年头。

而在1936年,汽车制造行业法正式在日本国内开始实施,日本汽车真正国产化的序幕由此拉开,并在1967年超过德国而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汽车企业品牌,如丰田、马自达、本田和日产等汽车制造商,其生产的汽车跨越海洋,逐渐占领全球汽车市场。

与此同时,基于百年来的技术积累及制造经验,日本车企除了提供整车外,还不断为世界各国提供基于汽车产业的零配件及相关技术服务,从而使汽车成为日本面对国际市场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正面临着革命化的发展。日本车企作为全球车企的领军者,在这一轮技术变革中,又会催生出哪些新技术?

轻量化:未来汽车的总方向

德国车企在常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以保护人和发动机为主的车型,而对于日本车企而言,其更多的是以保护人为主。在不同观念的主导下,日本走向了轻量化的道路。

而这条路,也与新能源的发展趋势相符合——由于电池容量限定,如果要走的更远,则需要减少车辆重量。对此,日本车企通过对钢等材料的优化,从而有效减轻车辆载重。

同时也不断对电池进行优化,使得车辆电源能持续更久。

无人驾驶:车辆驾驶方向

在汽车轻量化发展中,无人驾驶也伴随其中。

在日本无人驾驶方面,大部分还停留在实验室测试阶段——由于日本科研人员的固执和政府谨慎的态度,自动化驾驶还未进入到上路阶段。

某参展商曾说道:“之前体验过一次自动驾驶,时速不超过25公里,且舒适度等问题还无法解决。”

而对自动驾驶来说,其探测方式有两种:激光探测和视频分析。但日本车企更偏向于固态激光雷达探测,对于他们而言,固态激光雷达适合使用在大场景中的探测,其根据不同波长能穿透雾气、液体等物体,从而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但对于视频分析来说,日本企业更喜欢把其用于特定区域的车辆,例如搬运机器人、扫地机等产品,由于这类产品要求速度低,通常视频分析足以使用。

开放合作,共筑产业新高度

日本车企依靠本土工业制造基础雄厚、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对汽车极为苛刻的态度和庞大的客户群体,从而在行业中拥有占领先机的优势,可以说日本汽车在产业中的一切态度,都会影响全球汽车市场。但在这一优势下,却隐藏着部分劣势——对新兴科技的接受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不断相互交叉和融合,以往单一的技术不再“单一”,而在汽车产业中一样如此。

由于多年来日本车企对汽车的专注,在堆积大量技术和经验的同时,也“固化”了其思维,在面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时,会保持一定的质疑态度,据维科网编辑了解到,部分日本车企在面对新技术时,首先考虑到如下几个问题:

1、该技术是否有安全隐患,如产品质量如何?安装位置在碰撞过程中是否会伤及人员?

2、该技术或设备是否符合当前发展趋势?

3、该及时或设备的应用能否为人员带来便捷或舒适感?

这些关乎细节的问题,从而让日本车企对新技术或新设备保留了一定的态度,从而导致其他企业无法轻易的进入到日本汽车产业之中。

当不可否认的是,一旦这些技术或设备进入到日本车企的产业名单中,将为这些企业带来一片庞大的市场。

作为参展商之一的唐群座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其中的受益者,唐群座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耀辰在接受维科网编辑采访时说道:“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走向海外,而日本作为全球汽车产量最高的国家,一旦被他们采用相关设备,必然会带动企业的高速稳定的发展。”

据维科网编辑了解,唐群座椅科技的座椅通风加热系统等科技产品已经与日产达成合作,据吴耀辰介绍,随着日产的应用,未来或将成为其他汽车同行的“标配”,而唐群座椅科技也将进入一片“蓝海”之中。

然而,与日本汽车企业合作并非易事,在维科网的采访中不难发现,大部分企业在日本进军这一领域时,都直呼“难”,而难处在于日本企业对产品细节极为“刁钻”。

但是,基于新能源这一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另一条路——自研车辆,与传统车企不同,他们大部分属于“跨行着”,其中不乏锂电池、AI等企业。对此,日本车企在采访中表示:“汽车产业并不是单一的‘拼凑’就能完成,日本汽车企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完善而稳定的产业链,基于大家相互信任和努力,从而才让‘日本汽车’成为全球用户所满意的品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