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拯救互联网计划 保护互联网信息隐私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19-11-25 16:02:28
热度:89

拯救互联网计划 保护互联网信息隐私据外媒报道,“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Sir Tim Berners-Lee)近日发起一个全球行动计划,旨在拯救互联网免于政治操纵、假新闻、

据外媒报道,“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Sir Tim Berners-Lee)近日发起一个全球行动计划,旨在拯救互联网免于政治操纵、假新闻、隐私侵犯与其他恐使世界陷入“数字反乌托邦”的恶意势力等的破坏。

Berners-Lee 公布一份名为 《互联网契约》(Contract for the Web)的文件,呼吁全球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做出承诺保护互联网不被滥用,确保它能够造福人类。这份文件已经得到 150 多个组织的支持,其中也包括微软、 Google、Facebook等科技巨头,以及互联网权益组织电子前线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支持。

契约提出的原则要求政府尽一切努力,确保每个想要访问互联网的人都可以访问互联网,并且他们的隐私也能够得到保护。人们应有权利访问他们的个人数据并有权拒绝或撤销对这些隐私数据的处理。

实际上,目前的大数据公司、人工智能公司,都存在个人信息收集的问题。我们知道,人工智能得以快速发展、成熟的3个要素中,数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AI算法的优化,需要通过无数的数据训练,才能得到最为优化的结果,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大数据轨迹碰撞等人工智能应用,背后都是多年的人工智能算法训练的成果。

可以说,应用效果越好的AI算法,往往背后支撑的数据越庞大,而且通常这些用于训练的数据基本都是以万为单位,百万级都属于比较低的量级;在交通领域,百亿级数据都是常有的事。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可关联的数据越来越多,除了人脸、人外形、车牌等直观可抓拍的数据外,还可与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家庭地址、家庭成员、财产情况、过往经历等信息关联起来。

人脸、车牌等信息可通过摄像机获得,但是第二类信息的获取则涉及公民隐私,难度非常大。不过,在国家鼓励企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提下,总会有一些政策支持,让部分企业可以接触到的部分个人信息,例如将人工智能对接到户籍、公安、交通、教育、金融等信息系统,通过抓拍的图片与从第三方接口获取的信息比对,即可把信息关联起来,从而实现数据碰撞。

这是目前人工智能企业获取公民信息的合法渠道。通过这一渠道,AI公司、大数据公司可以对接到全国所有的人口信息、车辆信息、财产信息;一些黑名单更是全方位开放给这些公司。

AI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出,本是为了赋能于行业,服务于人类;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用得好,它是一项好技术,若是某个环节出现偏差,将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AI技术的强大之处还在于,除了合法渠道,它自己也可以通过数据碰撞获得个人信息。

我们知道,大数据时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的加工、处理、碰撞,可以获得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信息,如行人轨迹、个人关系网、个人饮食爱好、个人投资偏向等,都可以分析出来。

同样的,在这个网络时代,个人信息其实都已经公开于网上,如征婚网站、汽车网站、房产网站、股市资讯网站、各大门户的会员系统、支付宝/微信的支付系统等,都有着数量庞大、形形色色的个人信息。通常情况下,这些信息是相互孤立的,但在人工智能技术下,通过信息采集、比对、分析、融合,可以汇聚成完整的个人信息,这将形成一条非常庞大的黑色产业链,如某个网站有某人的头像、手机号等少数个人信息,另一平台有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通过数据碰撞,即可将这些信息汇总;如果都有人物照片,直接通过人像比对就可以判断是否为同一人,进而便捷地获取个人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