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国家电网跑步进场,万向与国脉科技超前布局,区块链+物联网有哪些最新应用落地?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19-11-23 12:04:00
热度:91

国家电网跑步进场,万向与国脉科技超前布局,区块链+物联网有哪些最新应用落地?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看到了区块链技术给物联网行业带来的降本增效,也有人看到了由此带来的新经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看到了区块链技术给物联网行业带来的降本增效,也有人看到了由此带来的新经济模式,还有人看到了物理世界数字化之后的全新大陆。算力智库记者有幸通过“区块链+物联网”两位资深选手——国脉科技董事长陈维和摩联科技CEO林瑶的视角预见未来的万物智联。

从2016年开始,IBM、京东、万向等公司就在布局物联网+区块链,为未来海量物联网设备接入做超前准备,到2019年,国家电网于8月成立区块链公司,国脉科技已在物联网大健康领域有落地应用,摩联科技牵手中国联通,唯链成为宝马的区块链技术服务商……

三年时间,这段“网”“链”看起来有了修成正果的迹象:早期入局者的宣传从之前的布局变成了应用落地,同时,不断有“国家队”加入这个领域,在近期的区块链活动中,物联网的话题也是炙手可热。

那么,这些现象背后有何隐藏逻辑?

为什么偏偏是物联网

表面看起来,所有玩家都是物联网+区块链,但据算力智库采访并梳理,便会发现两类出发点完全不同的选手:一类是“+区块链”,另一类是“区块链+”。

“实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不管是做手机、笔记本,还是做车、电视机,量冲得越大,费用越高,竞争越激烈,毛利越来越少”。这是摩联科技CEO林瑶的观点。

在他看来,过去20年物联网带来的数据商业模式其实是免费经济。下划线,是“物联网”带来的商业模式,因为如果没有“物”这个介质,数据就没有采集的途径。以手机为例,当我们使用免费的软件,我们的行为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互联网公司利用这些数据广告变现,而制造手机的硬件厂商、网络运维的运营商、产生数据的用户并没有从中分得一杯羹。

摩联科技CEO林瑶

另一类“区块链+”思路的选手在国外的项目中常见,比如IOTA、RUFF、POWERLEDGER之类,他们的想法更倾向于从链本身出发,然后找到了物联网这个载体。

同样涉足物联网+区块链的国脉科技董事长陈维的看法就更倾向于这样的“区块链+”。他认为,区块链解决的仅仅是信任问题、所有权问题,并提供一定的激励机制,如果要让区块链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解决与实体世界的连接,保持链上、链下数据的一致性,这就需要回归物联网,需要可信设备。通过传感器、通讯模组、加密模组等融合的可信设备能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并大幅降低线下数据造假的可能性。

据了解,国脉科技已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大健康领域,尤其是基因数据管理与养老产业。

国脉科技董事长陈维

IOT+区块链将带来大量新数字化资产

正因区块链本身的技术特点是数据存证的可靠性、资产归属的透明性、交易即结算的智能性让物联网成为了区块链技术天然的练兵场——商品溯源、物流监控、硬件身份验证等都是区块链实实在在的落地场景。

但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结合,还能带来一个其他技术无法复制的功能——构建新的商业模式。

林瑶用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的观点做了解释:对于IOT、AI和区块链这三者关系,IOT就是低成本的数据采集,从端侧把数据采集上来;AI就是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或产生数据价值;区块链,它其实是把数据的价值进行交换跟交易。三者融合才会促成万物互联或者说IOT时代的新商业。

《2018区块链垂直行业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总数约在150亿台,目前已经普遍接入互联网的电脑、手机、平板、电视等设备占据了将近50%。IBM估计,物联网连接设备的数量将在2020年达到385亿,人均设备连接数5.1个。

然而在大量物联网设备中,数据价值挖掘并不充分。据GE研究发现,现代机器设备产生的数据中仅有不到2%被分析利用。数据的交换和交易听起来更像天方夜谭。

林瑶认为,物,实际上是资产,当他们被数字化之后上链,会带来两种可能,一种是使用权的交易,另一种是产权的交易。

他举了“牛=资产”的例子:比如一头牛1万元,一个农民养了500头,那他其实有(500*1万)元的资产,而且这种资产在市场上的流通性佳。如果要靠这500头牛向银行贷款,一般来说银行不会放贷,但是如果给牛带上一个集成了区块链技术的物联网设备,比如含区块链模组的项圈,记录牛的心跳数据、温度数据、走路轨迹等,鉴于区块链技术让可信唯一的数据采集上链不可篡改,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就有可能接受把牛作为资产抵押,贷款给你。

牛,尚且可以数字化、资产化,更别提物理世界的物联网设备了。

区块链需要时间而物联网已引爆万亿市场

即便前景看起来一片光明,陈维仍冷静地指出了目前落地过程中的四大难点:

第一, 区块链技术提供方和传统产业的困境:目前技术提供方和传统产业都处在学习曲线高原,这指的是双方了解对方产业的周期长和代价大。技术方学习产业时,又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但在改造需要一定成本且没有足够成功案例情况下,传统产业不愿意掏钱。

第二, 区块链技术提供方与传统平台(数据提供方)存在利益冲突:区块链技术提供方想的是将数据放到自己的链上,增加链的价值,而传统平台想的是数据才是稀缺资源,不如自己做条链,为自己赋能。最后双方可能都成为孤岛。

第三, 区块链技术是有边界的,并非万能,它需要和多种技术融合,甚至是线下服务进行融合才能真正落地,这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四, 投入周期较长:短期来看,传统平台做区块链不赚钱,而且费钱。不过长远来看,区块链能够为平台赋能,让用户与合作方相信平台,为平台带来更多的产品与客户。

这些难点同样给参与者带来机会点。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巨头布局很早,但市场格局远未形成。

《区块链垂直行业报告》指出,全球已上线交易所的物联网项目总市值为47.53亿美元,平均市值2.97亿美元,最早将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结合起来的IOTA和VEN市值远远领先于后来者,仅IOTA一项即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57.2%,而82.3%的物联网项目市值都在1亿美元以下。换而言之,除了IOTA,其他并未有能与之抗衡的竞争对手。

聚焦到中国这个市场,区块链+物联网领域的从业者所覆盖的场景显得更为分散,每家业务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国脉科技将本身体系内的传统产业与前沿技术融合,并将产业与旗下福州理工学院的专业一一对应,为产业持续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摩联科技在成长之初获得了万向区块链的投资和技术支持,更多关注在金融和汽车行业的融合创新;唯链则因创始团队来自阿里巴巴、LV等消费品行业,把“商品溯源”这张名片打得响亮……

与此同时,物联网的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2017—2018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林瑶说,我们就像摆渡人,打造了一艘BoAT(BoAT=Blockchain of AI Things),帮助物理世界设备上的数据安全驶入数字空间。

文章所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敬请注意投资风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