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betway88

全文|山东省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

来源: 网
时间:2018-09-08 09:01:17
热度:

全文|山东省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大气网讯:日前,山东省淄博市政府公布了《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规划》提出,提升优化节能环保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

大气网讯:日前,山东省淄博市政府公布了《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规划》提出,提升优化节能环保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节能装备和环保装备技术水平,重点突破能源高效利用、环境污染防治、VOC综合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环保材料、环保药剂及污水、污泥、恶臭气体处理技术与设备。大力发展节能服务、环保设施社会化运营、环境咨询、环境监理、工程技术设计、认证评估等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发展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智慧环保、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新业态。

《规划》指出,坚持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利用的全过程绿色发展理念。集中实施减煤和治气、治水、土壤修复、矿山复绿工程;加强循环经济示范技术、项目、企业和模式建设,推行园区循环化改造、产业循环化组合、企业循环化生产,着力构建高效、循环、低碳、清洁的生产体系。

详情如下:

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

淄政发〔2018〕1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淄博市人民政府

2018年9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加快推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现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特制定本实施规划。

第一章 转换基础和思路目标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省委、省政府精准把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长远、创新求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意义尤为重大。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必须发挥基础优势、强化责任担当,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中走在前列。

第一节 转换基础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实现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按照“一个目标定位、四个着力建设、十个率先突破”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布局,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着力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和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动能转换奠定良好基础。

——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五年多来,全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年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2%,2017年达到4781.3亿元,居全省第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3391美元/人提高到15075美元/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56150元/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6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4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40位、山东第4位。经济实力的提升,为动能转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和充足的韧性潜力。

——产业转型构筑新优势。2017年,三次产业构成为3.1:52.1:44.8,自2013年以来,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实施工业精准转调战略,一业一策、分类推进,以精准举措做强增量、做优存量、压减低端。钢铁、炼油、平板玻璃、电解铝、建陶等行业过剩产能加速退出,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59.6亿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占比达到24.29%(2016年),居全省第4位。统筹全市“一盘棋”产业布局,以高新区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引领推动市五大园区和各省级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集群集聚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成功入选国家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创新创业焕发新活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铸链”工程,打造了27条创新产业链,组建了27家创新联盟。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4.5%,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2014年,入选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创新创业载体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数量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张店区入选国家级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周村区入选省级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实施“大院大所大校大企”招引工程,聚力推动“双招双引”工作实现新突破,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MEMS研究院等11家产业研究院,建成先进陶瓷、高分子材料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孵化器,设立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2处海外孵化器,形成了“产业研究院+孵化器+产业基地”的创新发展模式。深入实施淄博英才计划,出台“人才新政23条”,各领域高层次、专业化、技能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生态建设呈现新变化。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扎实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以“减煤化”能源结构调整、“清洁化”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绿动力提升工程。2017年,SO2、NO2、PM10、PM2.5等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改善71.8%、26.7%、31.6%、46.2%,全年良好及以上天数达到194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252天。加大燃煤削减力度,提前完成省下达的燃煤削减任务,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7.03%。强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基本完成省级“多规合一”试点,成功列入国家“城市双修”试点。

——改革开放构建新格局。“三最”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建设项目“一费制”,开展“五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实施“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区域评估”“联合验收”等模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9.7万户。积极引导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现有26家上市公司、28只股票,累计实现直接融资598.14亿元;在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达54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总数达2850家,占全国挂牌数的1/10,居全国第一。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淄博号”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开通运行,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博山区创建为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成功举办齐文化节、陶博会、新材料技术论坛等重大展会活动,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制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重化产业占比仍然偏高,高耗能、高排放问题依旧突出,替代产业支撑不够,“腾笼换鸟”步伐有待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接续压力较大。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发展任务艰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类创新平台在集聚要素资源、促进成果转化方面作用发挥不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压力仍然较大,生态环境尚未实现根本性好转,单位国土面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高,万元GDP能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投融资体制、科技创新、园区管理运营、国有企业改革等制度体系有待完善,改革创新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第二节 主攻方向

当前,世情、国情、省情等外部环境正在持续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以新兴要素为支撑的新经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繁荣的主要力量,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在曲折中深入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从全国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目标,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不断增强,向好势头更加巩固。从全省看,新旧动能转换成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就我市而言,新旧动能转换的形势紧迫但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要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全面把握以“四新”促“四化”的总体要求和推进路径,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制造业智慧化改造、提升服务业智慧化水平、促进农业智慧化发展,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旅游业与上下游产业、产业与城市、国防军队与经济社会发展等产业行业融合渗透,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产品、企业、行业和区域品牌,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不断积蓄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的本质内涵和核心要义,立足淄博老工业城市实际,加快摆脱传统路径依赖,以“高、新、轻、绿”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迸发活力,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倍增翻番,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跨越发展,未来产业无中生有、超前布局,构建“753”现代产业体系,引领产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变革。

传统产业高端化。把七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作为主抓手,突出全产业链、企业生产线整体性、系统性技术改造,加快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派生新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老树发新芽”“有中出新”,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

动能培育新兴化。以五大新兴产业培育为重点,着力培育壮大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和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深度对接“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广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向设计、生产、市场等环节渗透,打造一批国际国内技术领先的创新链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筑巢引新凤”“无中生有”,实现新兴产业提规模。

产业结构轻型化。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调节轻、重工业比例,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低端产能,大幅压缩原材料加工和基础化工,在发展上实现从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为主,向主要依靠知识、科技、信息、数据等新兴要素投入为主的转变,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发展方式绿色化。坚持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利用的全过程绿色发展理念。集中实施减煤和治气、治水、土壤修复、矿山复绿工程;加强循环经济示范技术、项目、企业和模式建设,推行园区循环化改造、产业循环化组合、企业循环化生产,着力构建高效、循环、低碳、清洁的生产体系。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统领,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和工作标杆,充分借鉴广东省深圳、东莞、佛山三市和对标城市先进经验做法,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助力,落实省总体方案、实施规划和实施意见,聚焦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着力构建区域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产业转型、创新创业、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发展生态“新高地”,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市,建成全省重要的“四新”经济发展聚集地,实现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到2022年,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取得阶段性成果,“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达到32%,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打造产业转型新高地。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建设中国新材料名都、国家医药健康产业谷、国家机电装备智造名城。到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左右,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指数达到72(按省口径),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1万元/人,主要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5%以上。

——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领,建立创新型人才“柔性聘用”机制,协同推进科技、产业、市场、产品、业态、管理和模式创新。到2022年,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5%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力争达到23家以上,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达到500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5件,“互联网+”指数达到20,人均信息消费达到4800元。

——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深入实施煤炭替代,调整能源结构,倒逼产业绿色转型。到2022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超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任务目标;SO2、NO2、PM10、PM2.5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均下降30%以上。

——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积极融入国家、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推动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资源共享与融合发展,构建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到2022年,经济外向度达到20%,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25%,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360亿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