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betway88

上半年超5亿项目落入7类企业手中 垃圾分类搅动固废市场

来源: 网
时间:2018-07-10 06:00:08
热度:

上半年超5亿项目落入7类企业手中 垃圾分类搅动固废市场固废网讯:去年,文一波曾提出,垃圾分类这一新战场已经打开,到2020年,将有望达到200亿,而他所预计的未来似乎正在信步走来。

固废网讯:去年,文一波曾提出,垃圾分类这一新战场已经打开,到2020年,将有望达到200亿,而他所预计的未来似乎正在信步走来。随着强制垃圾分类政策的逐层递推,垃圾分类市场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不仅放出的项目数量明显增多,体量上也“告别小打小闹”,千万级项目频现,似乎市场化这剂“万能药”正在给蹒跚前行近20年的垃圾分类注入新的勃勃生机。

半年77个项目中标金额超5亿

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中国固废网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6月底,今年上半年,共有77个垃圾分类项目放出,这些项目的服务内容大致包括垃圾分类试点运营、正式运营、垃圾分类装备采购、宣传、保洁、智慧分类系统建设与运营等,少数包含清运和后端处置。在可统计的数据中,项目累积中标金额超5亿元(2018年上半年垃圾分类项目一览表见文末附录,如有遗漏,欢迎补充)。那么,火热的市场,究竟谁率先吃到了这块奶酪?

分析发现,按照核心主营业务划分,这一大波项目大致去了7类企业手中,包括环卫企业、科技型企业(这里主要指以IT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智慧垃圾分类为主业的企业)、垃圾焚烧企业、物业公司、再生资源企业以及工程类企业等,具体数据如下图:

垃圾分类

环卫企业分得最大块奶酪

从统计数据来看,包括侨银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环卫公司吞下了垃圾分类最大块的奶酪,它们上半年共拿下22个垃圾分类项目,涉及中标金额13272万元。其中,联运环境收获最丰,共囊括包括河南郑州三个片区在内的5个项目。

E20研究院固废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少甫告诉中国固废网,近两年,环卫市场化热潮迭起,很多环卫企业开始加速扩张,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展。垃圾分类市场之所以成为他们竞相争夺的“香饽饽”,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来,由于轻资产的环卫企业想要打通具有重资产特性的终端垃圾处置市场并不容易,于是众多环卫企业倾向于将产业链条横向或向前端纵向拓展,即进入垃圾分类市场。另一方面,环卫企业进入垃圾分类市场的好处则显而易见。李少甫表示,对于传统环卫企业而言,垃圾收运的“红线”划在了小区外,而垃圾分类市场化则使得环卫企业有机会打入小区内部,从源头引导居民对垃圾进行规范化投放,同时减少与物业公司交涉等过程,促进整体环卫业务的开展。

三类企业志在打通纵向全产业链条

除了环卫企业的布局外,在垃圾终端处置上占据优势的三类企业也向垃圾分类市场发起了进攻。

近年来,占据产业链终端的垃圾焚烧企业是“财大气粗”的重资产企业随着强制垃圾分类和环卫市场的崛起,开始布局前端市场以打通固废处理的整个链条。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2个垃圾分类项目被焚烧企业拿走,累积中标金额达7069万元,而这十几个项目中,绝大部分都落入了中国天楹手中。

同样借助强制垃圾分类这股东风的,还有再生资源企业和那些以有机垃圾处理为主业的生物技术型企业。数据显示,上半年,浙江省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再生资源企业共拿下7个项目,中标金额达12418万元,其中,体量最大的项目为广东海珠区大件垃圾分类收运处理项目,该项目中标金额9200万元,项目合作期3年,由广州市晖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拿下。另外,共有5个项目被生物技术型企业拿走,累积中标金额1168万元。

李少甫表示,目前推行较广的是将生活垃圾分类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四分法”。而垃圾分类的主要痛点之一便是分出来的垃圾没有地方去。从这个角度来看,垃圾焚烧企业(其他垃圾)、生物技术型企业(厨余垃圾)和再生资源企业(可回收垃圾)都可以解决部分垃圾的出路问题。

对此,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何晟认为,垃圾分类中的某一类垃圾或者几类垃圾的纵向全产业链模式是未来垃圾分类市场化的方向,“垃圾分类经过多年的发展,各个城市已经在垃圾的投放、收集、清运、处理四个环节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垃圾处理系统和既有的市场化流程,因此,建议可以在原有市场化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全流程的模式,例如厨余垃圾,可以探索厨余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全流程市场化模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何晟说。

科技型企业和物业公司异军突起

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类企业正在试图带来垃圾分类运营模式的颠覆性改变。而统计数据对此进行了佐证,上半年,科技型企业们表现亮眼,共拿走15个项目,累积涉及金额6682万元。其中,苏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拿下4个项目,中标金额2914万(合同总额达到1.4亿元),如果加上7月初刚刚囊入怀中的3个大项目,2018年来伏泰科技在垃圾分类领域累积中标金额已经达到了1.23亿元(合同总额已超过5亿元)。

对此,伏泰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看到,传统的通过单一设备(包括智能设备)等点状产业模式,在实现垃圾分类上存在着很难突破的瓶颈,而随着大数据浪潮的席卷,因地制宜、整体规划、以数据为精准导向的全循环生态体系或能打开全新局面。

“10年来,伏泰科技通过在智慧环卫领域积累下的行业经验和大数据,可以精准分析用户和政府需求,形成相对成熟的垃圾分类相关主体用户‘数据画像’,构建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精准宣教、科学投收运处体系,商业生态贯通与循环经济一体化的伏泰垃圾分类模式”,伏泰相关负责人表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垃圾分类项目争夺战中,上半年,共有5个价值1480万的项目落入物业公司手中。作为离“垃圾”最近的企业,物业公司不仅具备“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同时,打入居民内部进行宣教的渠道也相对畅通。

火热的市场,激起各路英豪的抢夺,割裂来看,每类企业都有着抢夺垃圾分类市场的自身逻辑,而事件背后,则可以隐约窥见大固废时代的到来。随着垃圾分类市场和环卫市场的放开,以“四分法”为脉络,之前相对割裂的大固废处理体系有望被打通,不仅使得以危废处理、餐厨处理、再生资源等原先游走在传统固废处理系统之外的细分产业链被并联进来,与此同时,处在产业链各个支点上的企业也开始有机会布局纵向全产业链,甚至形成相对完善而通畅的网状业务链,比如垃圾焚烧企业拿下垃圾分类、环卫和餐厨市场后的整合升级。这其中,做得非常出色的企业将在大固废时代脱颖而出。

E20环境平台合伙人、中国固废网主编谷林表示,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是垃圾入口环节,就如当前的互联网竞争,谁掌握了入口资源,即掌握了后期的资源优势。在环境治理一体化趋势下,未来垃圾分类的“入口”市场竞争应该会更加激烈。而面对陡然崛起的垃圾分类市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建国提醒道,市场化是推动垃圾分类的有效机制,但市场与居民、政府在垃圾分类链条中的边界与职责应划分清楚,市场不能替代“政府推动”,更不能替代“全民参与”,否则市场化就会成为政府护身符和居民遮羞布。

原标题:上半年超5亿项目落入7类企业手中,垃圾分类搅动固废市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