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2024年预制菜行业研究报告
2024年08月22日关于2024年预制菜行业研究报告的最新消息:第一章 行业概况1.1 简介预制菜行业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食品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制菜是通过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从而简化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的包
第一章 行业概况
1.1 简介
预制菜行业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食品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制菜是通过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从而简化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的包装处理后,这类菜品可以通过简单的加热或蒸炒等方式直接食用。预制菜根据加工深度可以分为四类即配食品(如净菜)、即烹食品(如速冻菜肴)、即热食品(如料理包)和即食食品(如预制凉菜)。随着餐饮供应链的数字化、工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不断加深,预制菜肴的商业形态从传统的后端中央工厂加工逐渐向前端厨房自动化转变,呈现出“去厨师化”和“去后厨化”的趋势。
图 预制菜种类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开元证券
尽管预制菜自面世以来,便面临消费者的质疑,屡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但它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市场表现和发展潜力。今年上半年,一系列与预制菜相关的热门话题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出现,如“年夜饭预制菜”、“预制菜进校园”以及“315消费者权益日曝光的梅菜扣肉事件”。这些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伴随而来的还有不少批评声音。然而,尽管面临种种争议,预制菜行业的增长势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消费复苏的大背景下,增幅高达30%。这种强劲的市场表现反映出预制菜在满足现代消费者快节奏生活需求方面的独特优势。2023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中央厨房等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明确了预制菜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更广阔的产业视角来看,食品工业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预制菜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标准化和高效率的生产特点,正在成为食品行业的代表性产品。
1.2 发展历程
预制菜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的缓慢起步到如今的蓬勃发展。这个行业的演变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B端快速发展期和C端需求发掘期。
图 中国预制菜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知衣科技
在90年代至2010年的萌芽期,预制菜行业面临诸多挑战。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较低,行业硬件条件不成熟,发展缓慢。这个时期的预制菜主要局限于米面和火锅等容易标准化、生产简单的品类。尽管一些老字号餐饮门店如新雅、全聚德已经推出了特色预制菜品,但由于技术限制、地域口味差异以及食品安全和口味保证等问题,预制菜行业始终难以壮大。
2010年至2019年的B端快速发展期标志着行业的重大转折。随着餐饮市场推动连锁化进程,对菜品稳定性的要求提高,加上人工成本的快速上升,预制菜在大B端的需求逐步打开。2014年外卖行业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预制菜的发展,外卖商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开始大量使用预制菜产品以提高效率和保证品质。这一阶段,蜀海、盒马等生鲜零售供应链企业也开始布局预制菜,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2020年开始的C端需求发掘期是预制菜行业发展的新机遇。消费升级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使预制菜进入了C端用户的视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居民消费能力提升,预制菜方便快捷的优势逐步显现。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更是培养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消费习惯。2020年天猫"双11"期间,预制菜销售成交额同比增长约2倍,显示出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热情。
疫情后,餐饮企业为了自救,纷纷推出C端预制菜产品。例如,西贝推出了"贾国龙功夫菜",海底捞推出了"开饭了"半成品菜肴产品。资本市场也开始追捧预制菜企业,2021年4月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上市进一步推动了一级市场对预制菜企业的投资热潮。
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的成立标志着行业开始步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市场监管总局的介入,明确了预制菜的概念并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旨在强化产业链监管,规范市场经营,提升消费者信心。
预制菜市场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产品的多样化和市场的细分化。从单一的速冻半成品扩展到包括各类肉类、海鲜、蔬菜、汤品和甜品在内的广泛产品线。2023年12月的数据显示,半成品豆制品、家宴礼盒和佛跳墙等产品的销量增长显著,其中半成品豆制品的环比销量增长达到了107.01%。
图 2023年12月预制菜行业产品分类销量图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炼丹炉大数据
市场正在向细分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传统的中式烹饪方式如火锅、烧烤和小龙虾被重新包装,使其更加便捷适合家庭消费。同时,符合现代健康理念的粤菜和西式菜系也逐渐受到欢迎。高端预制菜品如佛跳墙和西式烹饪方式的销量上升,反映了消费者对高质量和特色美食的需求增加,以及对便捷高端餐饮解决方案的接受度提升。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预制菜不仅满足家庭日常饮食需求,还逐渐扩展到聚会聚餐和方便速食等多种消费场景。这种趋势推动了市场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创新,预示着预制菜行业在中国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1.3 行业现状
中国预制菜行业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并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领域。从2013年至2022年4月,该行业共发生了74起投融资事件,涉及资金超过30亿元人民币,涵盖了43个不同的项目。早期,由于冷链物流和速冻技术的不成熟,预制菜行业主要集中在小范围的即配净菜,难以吸引资本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2014年冷链物流技术的改进,配送难度降低,B端即烹预制菜的需求开始增长,逐渐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在2015至2018年期间,预制菜行业迎来了资本的密集投入,尤其是针对B端市场的企业。在这四年中,共发生了10起针对B端企业的融资事件,涉及8家企业,单次融资规模从数百万人民币迅速增长至数亿元。投资方向也从第三方交易平台转向了规模型企业,食品或餐饮公司为了解决自身供应链难题,也开始进行战略投资。
与此同时,C端市场也逐渐崛起。懒人经济与生鲜电商的发展推动了C端预制菜的萌芽,特别是2016年新零售渠道的崛起,使得部分机构提前布局C端市场,抢占先发优势。2015至2018年间,面向C端的预制菜企业共发生31起投融资事件,涉及20家企业,单起融资规模从数百万人民币到数千万元人民币不等,投资偏好集中在产品型预制菜品牌。
自2020年起,伴随着后疫情时代消费观念的重塑,预制菜行业再次升温。疫情期间,居家隔离促使餐饮供应商转向C端市场,直接触达消费者,叠加直播电商新渠道的推广,C端预制菜消费需求井喷,投资者的热情随之高涨。2020至2022年4月期间,C端预制菜企业共发生了20起投融资事件,涉及11家企业,单起融资规模上限从2018年的数千万元提升至数亿元。然而,由于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数C端企业仍处于天使轮和A轮融资阶段。相对而言,B端市场的投融资事件有所减少,共发生5起,涉及3家规模型企业。
2022年,中国首个公益性预制菜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成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其他五部于2024年发布了明确预制菜概念的文件,推动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加强了对产业链各环节的监管。此举有助于规范市场经营,提升消费者信心,促进行业的有序发展。
图 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艾媒咨询
中国预制菜行业的快速成长得益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扩大以及资本市场的积极参与。2023年,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5165亿元,同比增幅23.1%。展望未来,预制菜行业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0亿元。这一预测显示了预制菜市场的巨大需求和持续增长的潜力。
千际投行认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和投资者应当紧抓机遇,提前布局,以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第二章 产业链、商业模式及政策监管
2.1 产业链和需求链
中国预制菜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复杂且高度协作,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到中游的加工与分销,再到下游的市场销售,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共同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餐饮行业连锁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预制菜产业链在此背景下展现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图 预制菜产业链图谱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克劳锐
在产业链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扮演着关键角色,提供包括肉类、海鲜、蔬菜以及调味品和包装材料在内的各类基础食材。这些供应商的稳定性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CP食品集团和双汇发展等大型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广泛的供应网络,保障了预制菜行业的原材料供应。这些企业通过集采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并确保了原材料的持续供应,为产业链的稳定运作奠定了基础。
中游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枢纽,主要包括食品加工企业和物流配送网络。在这一环节,企业如海欣食品和安井食品等将上游的原材料加工成各种预制菜产品。这些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运营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此外,冷链物流在这一环节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顺丰速运等物流公司通过其强大的冷链配送能力,确保了预制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安全性,进而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下游市场销售则是预制菜产品最终与消费者接触的环节,分为面向企业的B端市场和面向个人消费者的C端市场。B端市场主要服务于餐饮机构和企业食堂,这些客户对产品的质量和稳定供应有着严格的要求。而C端市场则通过超市、电商平台和预制菜品牌店等渠道,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例如,家乐福和盒马鲜生等零售商店,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预制菜选择,满足了消费者对快捷、健康饮食的需求。
随着中国餐饮市场的规模扩大和需求的多样化,下游市场也催生了众多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供应链品牌,这些品牌通过聚焦特定细分市场和产品,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预制菜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运营,降低了原材料和运营成本,同时提高了供应链效率。这种去厨师化和渠道缩短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服务响应速度,还减少了顾客等待时间,进而间接提高了餐饮企业的翻台率。
图 预制菜兴起全面带动上中下游行业规模化发展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开源证券
在C端市场,消费者对快捷方便和丰富菜品选择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那些制作复杂的菜品,如酸菜鱼、牛仔骨和小龙虾等,这些产品的复杂制作工艺和口味的多样性使其更容易打开市场。随着供应链技术的进步和保鲜技术的提升,预制菜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展到更多的家常菜品,满足更广泛消费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预制菜行业的产业链以其高度协作和标准化生产为特征,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销售的全链条。千际投行认为,随着产业链的进一步成熟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预制菜行业将在未来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2.2 商业模式
中国预制菜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吸引了大量企业参与竞争,形成了多样化的市场格局。据2022年1月的数据,中国共有超过6.9万家预制菜企业处于运营状态,2021年新注册企业达到了4000家,同比增长率为6%。这些企业主要分为五种类型专业生产商、上游农业加工企业、中游冷冻食品企业、连锁餐饮企业和新零售企业。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各具特色,但总体而言,预制菜行业的商业模式可分为B端和C端两大市场。
图 我国预制菜企业类型和商业模式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开源证券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预制菜行业的产品开发和原料供应具有明显的短期竞争优势,而长期的竞争力则依赖于企业的选品能力和渠道网络的扩展。目前,预制菜市场的B端与C端的比例约为8:2。B端市场主要由需求推动,企业注重提升标准化程度和降低成本,以支撑餐饮业的规模化扩张。C端市场则更多地受到供给的推动,企业专注于提供复杂工艺和高价值的产品,主要服务于一线城市的年轻消费者。
图 我国预制菜市场B、C端概览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开源证券
在B端市场,预制菜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依靠产品研发能力和对原料资源的精准掌控。产品研发能力不仅影响预制菜的口味还原度和市场适应性,而且对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构建竞争壁垒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对原料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是控制核心产品和推动业务线扩展的关键。通过组合销售、平台化策略等方式,预制菜企业可以扩大其产品线,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C端市场由于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且消费者口味多样,预制菜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多。首先,C端市场的产品可替代性较高,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的多样性、新鲜度和方便快捷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关键。其次,C端市场的推广需要大量的市场投入,运营效率和渠道适配能力成为抢占市场份额的决定因素。采用新零售和实体店模式的企业由于获客成本较低,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分散的需求点和运输成本问题,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然而,预制菜行业的门槛较低,导致市场参与者众多,许多企业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未来发展策略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选品能力、建立稳定的渠道网络、加强成本和品质控制,以及开发独特且多样化的产品体系。其中,成本控制和渠道网络的优化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在未来的发展中,成功的预制菜企业将是那些能够构建稳定且具有竞争力的客户资源网络、实现高效成本控制,并拥有独特丰富的产品体系的企业。千际投行认为,预制菜行业的商业模式将在B端和C端市场上继续分化和深化,企业需根据自身的核心能力和市场定位,灵活调整商业策略,以保持长期竞争优势。
2.3 技术发展
预制菜行业近年来的技术发展集中于提升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保持食品营养与口味,以及优化供应链和物流管理。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了行业的快速扩张,也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了重要的竞争优势。
首先,随着预制菜市场的不断扩大,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标准化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真空慢煮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先进加工技术,它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还能有效保留食材的营养和口味。此外,其他先进的加工技术如高压处理和改良冷冻技术,也被广泛采用以更好地保持食品的原味和营养成分。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提升了预制菜的品质,还增强了消费者对预制菜产品的信任和接受度。
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预制菜行业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尤为关键,它帮助行业更有效地管理原料供应和产品配送,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和安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预制菜行业有望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例如,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食品加工流程和个性化产品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一些大型预制菜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全产业链布局,从上游到下游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原料端,企业通过开展养殖业务,确保了食材的品质和成本控制。这种垂直整合策略不仅为预制菜产品提供了质量保障,还显著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使企业在与下游食品加工厂商的竞争中具备成本优势。此外,养殖业务还能根据B端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产能调配,确保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在屠宰业务方面,企业通过整合渠道资源,如共享客户信息、生产基地和经营网络,推动食品主业的全国化布局。这种集成化的运作模式不仅优化了供应链管理,还加强了市场覆盖能力。依托屠宰业务,企业还能够进行产品和工艺创新,为食品板块提供更多创新产品的支持,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表 国内预制菜上市企业发明专利数量前 20 名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研发方面,预制菜企业通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通过满足客户的菜品定制需求,与大客户之间形成良好的研发互动机制,适应消费者从“有什么吃什么”到“吃什么有什么”的消费升级趋势;另一方面,企业结合原料和供应链优势,积极推进区域特色食品以及超级大单品的主动研发,为大客户提供定制化研发服务。这种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布局,不仅提升了操作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和客户服务能力。
总的来说,预制菜行业的技术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通过垂直整合和技术创新,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千际投行认为,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预制菜行业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并在全球食品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2.4 政策监管
中国预制菜行业的政策监管体系涵盖了从国家到地方的多级政府部门,形成了一套多层次的监管框架,以推动行业的健康和规范化发展。主要监管部门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这些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食品安全标准,并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各地方政府,如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和上海市,则根据中央政策,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支持措施,进一步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预制菜行业,强调要提升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并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这一政策体现了国家对预制菜行业的重视,也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广东省发布的《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是国内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和规范行业的发展,推动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地方政府还成立了预制菜产业联盟和研究院等机构,促进预制菜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在2024年3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六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通知旨在进一步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并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知》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首次在政策层面将预制菜产品范围进行了具体界定。预制菜被定义为兼具预制化和菜肴特征的食品,突出预加工、符合规模化和标准化要求,并需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通知还指出,净菜、即食和速冻主食类不属于预制菜的范畴。
除了对产品范围进行明确外,政府还致力于建立一套全面的国家标准,涵盖生产加工、冷藏冷冻以及冷链物流等各个环节的标准,这些标准还包括预制菜术语和产品分类的质量标准。此外,食品安全监管也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政府加强了对原料质量的严格控制,禁止使用防腐剂等有害添加物,并严格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强化生产许可管理。
政府的政策还要求预制菜企业提高优质原料的保障能力,推动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加快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应用。通过这些措施,政府希望能够加速行业不良产能的出清,利好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同时推动整个预制菜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这些政策和监管措施的出台,不仅展示了政府对预制菜产业的全面支持,也体现了对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的严格要求。随着国家标准的逐步实施,预制菜行业将迎来更加规范的发展环境,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并推动预制菜产业在中国食品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第三章 财务、风险及竞争分析
3.1 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
在预制菜行业的财务分析中,首先需要关注的核心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及其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其增速、毛利率与净利率,以及ROE(净资产收益率)和ROA(总资产收益率)。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出行业的整体财务健康状况和盈利能力。
图 预制菜概念财务指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营业收入及其增速是衡量行业增长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收入的变化,可以评估行业的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的市场份额。通常情况下,随着预制菜市场的扩大,行业的营业收入会呈现上升趋势,而增速则反映出行业的扩张速度和未来的增长潜力。
归母净利润及其增速则直接体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归母净利润增速的波动性可以揭示行业在成本控制、市场竞争、产品定价等方面的变化趋势。高增长的净利润表明企业在收入增长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成本,而净利润增速的下降可能预示着行业面临的竞争加剧或成本上升等挑战。
毛利率与净利率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毛利率反映了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过程中所获得的利润占比,而净利率则进一步反映出企业在扣除各种费用和税款后的最终盈利能力。在预制菜行业,毛利率较高的企业通常具备较强的定价权和成本控制能力,而净利率则受行业整体运营效率和费用控制水平的影响。
ROE和ROA是衡量企业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ROE反映了企业使用股东权益所产生的收益,较高的ROE通常表明企业能够为股东创造较高的回报。ROA则衡量企业使用全部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反映出企业整体的资产管理效率。对预制菜行业而言,这两个指标有助于评估企业的资本使用效率和整体盈利能力。
图 预制菜概念表现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在概念表现方面,可以通过对比预制菜行业与沪深300的涨跌幅和成交金额来衡量行业的市场表现和投资者的关注度。如果预制菜行业的表现显著优于沪深300,表明市场对该行业的预期较高,投资者信心较强。成交金额的变化则反映出市场资金流动和行业的活跃程度。
图 预制菜概念估值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估值方面,PE-TTM(市盈率-过去12个月)和PB-MRQ(市净率-最近季度)是常用的估值指标。PE-TTM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盈利增长的预期,较高的PE值通常意味着市场对行业的增长预期较高。PB-MRQ则反映了市场对企业资产价值的评估,较高的PB值表明市场对企业资产质量的认可。在预制菜行业,随着市场的成熟,这些估值指标可能会逐渐回归合理区间。
图 预制菜概念 PE/PB Band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PE/PB Band分析则通过观察PE-TTM和PB-MRQ的历史走势,评估当前估值是否合理。这种分析能够帮助投资者判断当前行业估值是处于高估、低估还是合理区间,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估值盈利分析方面,可以分离出估值贡献和盈利贡献的影响,进而分析行业股价涨跌幅的驱动因素。对数涨跌幅能够进一步量化行业表现的相对变化,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角。
图 预制菜概念估值盈利分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从概念景气度来看,各大机构对于预制菜的持仓整体排在前三,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于预制菜发展的信心和看好。
图 预制菜概念公募机构持仓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预制菜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综上所述,预制菜行业的财务分析涉及多个方面的指标和方法,通过全面评估这些指标,投资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行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市场表现以及未来的增长潜力,从而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资决策。
3.2 驱动因素
预制菜行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包括上游农业与食品产业的工业化、冷链物流的进步、企业需求的增长、消费新场景的出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这些因素共同为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农业与食品产业的工业化为预制菜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供应。2020年,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食品工业的进步推动了调味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预制菜生产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原料选择。
冷链物流的发展是支撑预制菜行业,特别是即烹和即配细分赛道发展的关键因素。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3,729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7%。冷链物流技术的进步不仅减少了生鲜产品的损耗率,还保障了预制菜品的新鲜度,有效拓展了行业的供应链与销售半径。
图 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德勤咨询 中物冷链委
从"食"的演变过程来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餐饮服务渗透率在过去20年达到了40%的显著增长。随着信息化和食品工业化的推进,外卖服务兴起,其市场渗透率已超过15%,深刻改变了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企业需求是推动预制菜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预制菜帮助餐饮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特别是在中餐烹饪环节,预制菜的引入显著减少了食材准备时间,提升了翻台率和顾客满意度。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也促使餐饮企业通过采用预制菜来优化成本结构。
在餐饮连锁化趋势推动下,菜品的标准化成为品牌扩张的重要支撑。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从2018年的12%提升至2021年的18%,预制菜的标准化和易于规模化的特性使其成为支撑快速连锁扩张的关键。
图 中国餐饮连锁化率(2018-2021)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美团研究院 德勤访谈
外卖和团餐等多元化餐饮场景对出餐速度和成本控制有较高要求,预制菜在这些场景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痛点。此外,乡镇红白喜事等大型聚餐场景也为预制菜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推动预制菜行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新一代消费者对健康化与多元化餐食的需求,以及新零售渠道的兴起,助力了预制菜在C端市场的营销触达和销售拓展。疫情期间,居家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预制菜的普及,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
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也为预制菜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人户及二人户家庭占比不断提升,2020年中国"一人户"家庭数量占比达到25%,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这些变化,加上中国女性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都推动了家庭用餐需求向便捷化发展。
新兴零售渠道的多元化和便利化,如社区专卖店、社区团购等,解决了商超和农贸的便捷性问题,也解决了电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推动了预制菜在C端市场的销售。内容电商、直播电商等新营销渠道的兴起,加快了预制菜的普及速度,促进了消费者教育。
最后,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为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自21世纪以来,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至少5%的稳定年增长率,这为预制食品的消费提供了可观的经济基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便捷、健康、多样化饮食选择的需求不断增长,为预制食品行业的扩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政府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监管日益严格,推动了预制食品行业向更高标准的生产和管理迈进。
千际投行认为,以上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一个既具挑战性又充满机遇的市场环境,预示着预制食品行业将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持续发展。
3.3 行业风险
预制菜行业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潜在风险。这些风险涉及宏观经济、食品安全、市场竞争等多个层面,需要行业参与者和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表 常见行业风险因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首先,宏观经济波动是预制菜行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经济下行期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直接影响预制菜的市场需求。全球或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可能损害国民收入和就业状况,进而抑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意愿。这种宏观经济风险可能导致预制菜行业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其次,食品安全问题是预制菜行业最为关键的风险因素。由于预制菜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较为复杂,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对涉事企业造成巨大损失,还可能引发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恢复消费者信心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并且过程复杂艰难。
第三,原材料价格波动也是预制菜行业面临的重要风险。预制菜的生产成本高度依赖于原材料成本,如果农产品、肉类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将直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可能难以将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盈利状况。
第四,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由于预制菜行业的入行门槛相对较低,市场中涌现了大量中小企业,导致竞争日益激烈。这可能引发恶性价格战,不仅损害企业利益,还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同时,产能过剩的风险也值得警惕,一旦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出现大量库存积压的情况。
第五,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不足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许多预制菜生产企业仍采用较为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方式,这不仅限制了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还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如何实现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自动化,是行业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六,需求的不确定性也给预制菜行业带来风险。尽管预制菜因其便利性和多样性受到许多消费者青睐,但消费者需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如果消费者的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或者出现新的饮食趋势冲击预制菜市场,都可能影响到行业的发展。
最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预制菜行业需要面对的挑战。预制菜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可能涉及大量包装材料的使用,如何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是行业未来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千际投行认为,面对这些风险和挑战,预制菜行业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企业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升生产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加大研发投入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多样性。同时,行业应建立健全的标准体系,加强自律管理。政府部门则需要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监管力度,为行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只有正视这些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预制菜行业才能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产品。
3.4 竞争格局
中国预制菜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快速演变,截至2024年8月5日,尽管行业内已有105家上市公司,但总体市值在过去一年内下降了24.85%,至1.24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66%。这一现象反映出行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外部压力。行业内部企业的平均上市时间为15年,其中最早的公司为豫园股份,已有32年的历史。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从上市企业的板块分布来看,绝大部分企业(90.48%)在主板上市,显示出行业仍然以传统的主板公司为主。而创业板仅有6家企业,占比为5.71%,科创板则无企业上市。这一分布结构表明,尽管行业内企业众多,但创新和科技驱动型企业在预制菜行业中的占比较低,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壁垒相对薄弱。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预制菜行业的门槛较低,导致参与者众多,但大多数企业难以形成长期竞争优势。这主要归因于企业资源能力的差异及其发展模式的不同。要在行业内获得长期优势,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选品能力、稳定的渠道网络、优质的客户资源,以及有效的成本和品质管控。其中,成本控制和渠道建设被视为最核心的竞争要素。
在B端市场,产品研发能力和原料资源的掌控至关重要。研发能力决定了预制菜产品的口味还原度和市场匹配度,从而影响客户需求的满意度和企业的竞争壁垒。而在原料供应链的掌控方面,企业若能利用供应链优势延伸产品线,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C端市场,由于消费者饮食偏好差异大,产品的多样性和便捷性成为核心诉求。然而,由于C端市场仍处于导入期,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和品牌粘性较低,企业难以通过营销策略和品牌建设取得显著优势。此外,C端推广的流量成本较高,如何优化渠道适配度、降低获客成本也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
综上所述,预制菜行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将更加依赖于企业在选品、渠道、成本控制和客户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千际投行认为,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认知的逐步提升,那些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并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3.5 中国重要参与企业
截至2024年8月5日,中国预制菜行业已有10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24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66%。在众多参与者中,市值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格力电器、金龙鱼、温氏股份、通威股份和双汇发展。这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内具有显著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优势。
图 预制菜概念上市企业市值 TOP10(截至2024年8月5日)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格力电器 (000651.SZ)是一家以空调生产为主的家电巨头,尽管其主营业务并非直接与预制菜相关,但其在智能装备方面的技术实力对预制菜行业的设备和生产效率提升具有潜在支持作用。格力电器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在2023年《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位列第331名,并多次蝉联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家电行业的第一名。
金龙鱼 (300999.SZ)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之一,主营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作为预制菜行业的重要参与者,金龙鱼在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包装面粉和包装米的现代渠道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领导地位使其在预制菜市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温氏股份 (300498.SZ)是一家专注于肉鸡和肉猪养殖的企业,并兼营其他畜禽产品。温氏股份凭借其在畜牧业中的龙头地位,通过持续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为预制菜行业提供了稳定的肉类原料供应,这也是预制菜生产链中的关键环节。
通威股份 (600438.SH)虽然主要业务集中在水产饲料、畜禽饲料以及太阳能电池和高纯晶硅的生产和销售,但其在农业产业化领域的龙头地位为预制菜行业的原料供应提供了支持。通威股份的产品品质和服务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其在农业技术方面的优势为预制菜行业的原料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双汇发展 (000895.SZ)是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之一,专注于屠宰和肉类加工业,并向上游发展饲料业和养殖业,向下游发展包装业和商业。双汇发展凭借其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在预制菜行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极高的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
综上所述,这五家企业虽然在主营业务上有所不同,但在预制菜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忽视。它们通过在各自领域的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为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千际投行认为,随着预制菜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这些龙头企业将在未来继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行业的整体进步。
3.6 全球重要参与者
全球预制菜行业中,几家主要的参与者在市场上占据了显著地位,分别是Sysco、Conagra和Tyson Foods。以下是对这些企业在行业中的表现及其竞争优势的分析。
Sysco是全球最大的食品供应链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食品分销商。根据公司2023年的财报,Sysco实现了763.2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和17.7亿美元的净利润。该公司在美国食品供应领域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在美国食品供应市场的份额为17%,在冻品批发市场的份额为7.3%。Sysco的客户主要集中在B端,包括餐厅、医疗机构、教育和政府机构等,餐厅客户占比最高,达到62%。Sysco的产品线涵盖了从生鲜、冷冻食品到罐头和干货的广泛类别,并通过自有品牌矩阵适应多种消费场景。公司凭借强大的采购、仓储、加工和运输体系,保障了食品的质量和流转效率,成为B端市场的领导者。
Conagra是北美领先的品牌食品公司,也是第二大零售食品供应商。2023年,公司实现了122.7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和6.83亿美元的净利润。Conagra的业务分布在四个主要板块杂货零食、冷藏冷冻食品、国际食品和餐饮服务,其中冷藏冷冻食品和杂货零食占据了大部分收入。Conagra主要聚焦C端市场,2023年C端收入占比达82.57%,其中最大的客户为沃尔玛,占比约28%。通过收购和产品创新,Conagra不断扩大其产品矩阵,覆盖了全天候饮食需求,并积极拓展线上零售市场,占比已超过10%。然而,随着零售商对上游供应商施加价格压力,Conagra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Tyson Foods是全球肉类蛋白质供应的领军企业之一,主营鸡肉、牛肉、猪肉和肉类预制食品。2023年,Tyson Foods的营业收入为528.81亿美元,但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和高通胀的影响,净利润为-6.49亿美元。Tyson Foods的销售渠道涵盖B端和C端,其中C端占比45.18%,与连锁超市及各类零售商合作密切。Tyson Foods近年来通过收购熟食加工公司,进一步拓展了预制食品业务,涵盖意大利香肠、培根、午餐肉等多种产品。公司通过全产业链渗透,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网络,有效提高了产品的供应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这三家公司在全球预制菜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分别在B端和C端市场具备显著优势。千际投行认为,随着全球消费者对便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这些企业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并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第四章 未来展望
预制菜行业在中国经历了快速发展,未来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预制菜行业的未来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首先,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节奏加快以及消费升级,预制菜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饮食解决方案,将继续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在年轻消费群体中,预制菜的接受度正在不断提高。预计未来几年,预制菜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其次,产品多样化和细分化将成为主要趋势。未来,预制菜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差异化,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多元化需求。从传统中式菜肴到西式料理,从家常菜到高端宴会菜品,预制菜的种类将更加丰富。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饮食习惯的消费者,会出现更多细分化的产品。
第三,技术创新将推动行业升级。随着食品科技的进步,预制菜的口感、营养保留和保质期等方面将得到显著改善。新的保鲜技术、包装材料和烹饪方法的应用,将使预制菜在品质上更接近现场制作的菜品。此外,智能化生产和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也将提高预制菜的生产效率和配送质量。
第四,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将不断提高。随着监管部门的介入和行业自律组织的成立,预制菜行业将建立更加完善的标准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也将增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心,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第五,线上线下融合将成为新趋势。随着电商平台和外卖APP的普及,预制菜的销售渠道将更加多元化。线上销售与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新零售模式,将为预制菜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最后,国际化发展也将成为未来的方向之一。随着中国预制菜品质的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增强,部分优质企业有望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特别是在海外华人群体中培育新的消费群体。
千际投行认为,尽管前景光明,预制菜行业仍需警惕过度同质化竞争、食品安全风险等潜在问题。未来,企业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创新、差异化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作者千际投行
编辑孙广军
封面AI 生成
END
原文标题:2024年预制菜行业研究报告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