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南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印发
《南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印发南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南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南宁市将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按照“严保护、重治理、提质量”的思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
南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南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南宁市将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按照“严保护、重治理、提质量”的思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强水源涵养、河湖保护和地下水保护,实施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维护河湖健康,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要求。详情如下:
南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加快打造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奋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首善之地的关键五年。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依据《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关于水安全保障发展的有关文件,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 “十三五”水利发展主要成就
“十三五”以来,南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讲话和治水兴水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水利各项工作。南宁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水利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防汛抗旱减灾效益显著,水生态环境日趋改善,水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为南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十三五”时期,南宁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97.93亿元(其中邕宁水利枢纽47.58亿元),有效保障了水利建设资金需求,为稳就业和稳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防洪减灾体系不断完善。
南宁市库堤结合防洪体系中的重点工程——南宁市老口航运枢纽已投入使用;邕宁水利枢纽工程已完成建设;邕宁区龟山堤工程4.91公里、邕宁防洪堤二期(第5段三星店—园博园段)5.92公里和青秀区仙葫半岛堤5公里均已完成建设;那平江堤新建防洪堤2.483公里基本完成。通过上游右江百色水利枢纽、郁江老口航运枢纽与南宁市城区堤防联合运用,除新开发的五象新区和石埠片区外,南宁市大部分主城区通过库堤结合防洪体系,基本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标准。
持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累计治理河长100.521公里,新建(加固)堤防25.91公里,治理护岸115.51公里。实施大中小型水库(闸)加固87座,硬化42座水库进库道路。加强汛前、汛中、汛后各项防御工作,科学应对了69次洪涝灾害,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有效保障了江河安全、社会安宁。
(三)用水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南宁市严格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截至2020年底用水总量为37.95亿立方米,比“十三五”用水总量控制目标39.14亿立方米低1.19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36.4%、47.9%;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05。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考核断面的水质达标率为96.7%;跨市河流交界断面水质水量达标率为100%。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效率提升有效支撑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态势。
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提升工作,“十三五”期间投入13.45亿元保障饮水安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276处,项目受益人口388.44万人。其中2019年在全区率先将12个农村区域集中连片供水项目列入南宁市为民办实事任务,投资9599.81万元,受益人口41.77万人。2020年实施24个农村区域集中连片供水项目,总投资11.74亿元,供水覆盖受益人口174.28万人,其中15个项目列入年度为民办实事任务中大力实施,总投资5.93亿元,覆盖受益供水人口83.589万人。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有效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
持续推进灌区建设,推进实施大中型灌区五化灌区、武鸣区暮定灌区和宾阳县六冯灌区等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工建设广西重大水利工程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二期工程(宾阳支渠)等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实施五化灌区、江南区六冬水库灌区、宾阳县六冯灌区、上林县南岩灌区、马山县六朝灌区、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动各县区重点灌区水利基础设施改造。至“十三五”期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50.32千公顷,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88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2.17千公顷,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7.98千公顷,改善、恢复灌溉面积44.5千公顷,为南宁市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坚实基础。
落实水库移民政策,积极改善库区生产生活条件。“十三五”期间,南宁市落实后期扶持资金12.02亿元,其中用于直补12.00亿元,用于项目扶持0.02亿元。后期扶持资金直接发放规划实施受益人口41.41万人;完成移民收入倍增计划项目124个,完成投资0.6亿元。通过生产开发项目的实施,改善了移民生产条件,增强移民收入能力,拓宽收入渠道,受益移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完成美丽家园建设项目1551个,完成投资11.56亿元。后期扶持项目实施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进一步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移民村的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四)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南宁市作为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通过验收,水管理、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等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目标,试点工作成效和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累计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143.1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惠及人口约5万人,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推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安全。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得到落实,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持续推进,全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6.7%。完成449个1000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完成重要水源地及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全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改工作。完成《南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加强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管理。大王滩水库水质已由原来的V类水改善到III类水,龙潭水库水体基本恢复为III类水。宾阳县、马山县、隆安县、武鸣区县级饮用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已按要求实现了80%的保护目标,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及水源地水质状况得到保持和改善。
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湖长组织体系,明确四级河长共3047名、湖长共45名,实现四级河长、湖长全覆盖。大力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行动以及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河湖治理成效明显,全市江河水质持续向好。
实施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水电站退出清理整改工作,推进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和综合整治工作。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河流生态安全,结合南宁市实际情况,制定和印发《南宁市重要河流(右江、郁江)生态流量(水量)保障实施方案(试行)》,将右江和郁江干流作为试点河流开展生态流量保障工作。配合自治区完成涉及南宁市的左江、右江、郁江和清水河、八尺江等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跨市河流水量分配;完成了15条流域面积500平方千米以上跨县(区)河流水量分配。制定了《南宁市生态流量保障工作方案》,并公布了第一批15条跨县(区)市级生态水量保障重点河湖名录,河湖生态流量目标确定及保障方案研究工作不断深入。
加强地下水保护与管理,宾阳县黎塘镇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地下水位逐步回升,连续多年无地质灾害属性发生。
(五)水治理能力和水利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增强
南宁市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湖长组织体系。扎实推进依法管水,制定印发《南宁市水资源保护规划(2018-2035年)》《南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南宁市节水行动方案》《南宁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南宁市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细化了《南宁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强化对江河湖泊、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等监管。推进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和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提升水利信息化管理水平,持续建设完善山洪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自动监测手段。完善全市山洪灾害1600个易发区和576个危险区的自动监测设备,提高山洪灾害预警能力。在744座水库水电站安装了自动监测终端系统,提升了626座水库水电站的水情预测预报能力,促进水库水电站动态的实时监控工作。同时利用互联网+,率先在全区建立南宁市河长制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实现了河长制信息的扁平化实时动态监控。
南宁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18项指标,6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9项预期性指标顺利完成,其余3项预期性指标基本完成。
专栏1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面临形势
(一)存在问题。
南宁市水利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存在,“数量短缺”与“优质不足”问题并存,水网格局尚未形成,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防洪减灾薄弱环节依然突出。部分区域防洪体系尚不完善,部分关键性防洪堤尚未完成建设。新开发的主城区五象新区和武鸣区副城区现有防洪体系无法满足未来防洪的要求,尚需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涝标准低,内涝问题频繁。全市现状防洪标准部分县(市、区)不足20年一遇、乡镇不足10年一遇、农村不足5年一遇。防洪与排涝的关系研究不够,工程建设不协调。中小河流及山洪灾害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二是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仍然不足。现状城市及部分县区供水水源单一,应对风险能力不足。需加强南宁市第二水源工程建设以及县区第二水源或应急水源工程建设,以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农村区域供水工程规模小,建设标准较低,水源保证率及水质达标率不高,城乡供水仍具有一定的差距。马山县、隆安县等部分石山地区水源性和季节性缺水问题仍较突出,群众散居,水源难找,水量、水质保证率偏低,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难度大。
三是局部区域水生态问题仍然突出。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丰枯水期水量变化大,人类活动导致水文情势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河流生态用水被挤占,无法满足生态环境用水要求。部分已建水库大坝缺乏生态放水工程措施,或调度运行不合理,导致局部河段出现减水甚至断流,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较低。水生态空间管控难度大,部分河流水域岸线、水生态空间范围界限、用途管制要求不明确,“四乱”现象仍未完全消除。重点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不足,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刚刚起步。农村水系淤积堵塞、岸线侵占、水质较差等问题突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存在差距。
四是水利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水利监测感知体系、透彻感知能力有待增强,数据库基础硬件和运行环境有待提升,资源共享和业务融合能力需进一步扩展深入,新技术应用不够充分,距离智慧水利建设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五是水治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水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水平不高,部分水利工程仍存在重建轻管现象。水利投资仍以政府投资为主,渠道单一,缺乏稳定的水利投资增长机制。水行政执法水平、执法能力有待提升。对水资源、江河湖库、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等涉水事务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强。水利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机制、科技资源分配机制和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基层水利专业人才缺乏,水利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二)面临形势。
一是新发展阶段水利工作重心转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水利工作要把握好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个关键,在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等五个方面提高标准,向社会提供标准更高、质量更好的水利工程产品,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实现从保障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向全面保障水安全迈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水利发展指明新方向。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安全工作,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坚持共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命运共同体,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国家把水利作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实施内容,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提出实施国家水网建设、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等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水利工作内涵。
三是自治区和南宁市战略部署对水利工作提出新要求。自治区和南宁市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均要求水利工作要紧密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和水资源禀赋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将水利改革发展工作融入南宁市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重大水利工程,补齐水利领域短板,推进南宁市水网建设,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不懈抓项目、抓投资、抓完成,持续强化抓管理、抓改革、抓创新,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底线,把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上限,把水生态保护作为控制红线,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着力推进水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奋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首善之地,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水生态保护作为控制红线,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节水优先、以水定需。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把节水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全面加强节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前提下,统筹加强需求和供给管理,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
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表地下、城市乡村,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水利发展全过程,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科学依法治水管水护水,完善水治理体制,发挥水利科技作用,增强水利发展动力和活力。积极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形成水利投融资良性机制。
坚持风险防控、保障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从注重事后处置向风险防控转变,从减少损失向降低安全风险转变,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线,建立健全水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防范化解水安全风险的能力。
第三节 规划目标
到2025年,建成与南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与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郁江干流及重要江河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大江大河重点防洪区、中小河流重要河段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全市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南宁市主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横州市、武鸣区城区和上林、马山县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以上。全面消除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防汛抗旱能力提升取得显著成效,洪涝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进一步增强。
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基本建立,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全社会节水护水惜水意识明显增强。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9.4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5%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全市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优化,城乡供水保障和应急供水能力明显增强,水利工程新增供水能力1亿立方米以上。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7%以上,规模化农村集中供水率(千吨万人)达到60%以上。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明显加强。江河湖库水源涵养与保护能力明显提升,重点河湖生态流量基本得到保障,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保持率提升到83.12%以上。地下水监控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遏制。重点河湖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建成一批美丽幸福河湖和水利风景区。深入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显著改善,水美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水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基本构建,各类业务数据逐步统一,应用系统有效覆盖,网络安全防护全面加强,水利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基本建立,河湖长制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涉水空间管控制度基本建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水利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水法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覆盖各领域、各层级的水利监测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水工程运行管理安全规范,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先进水文化逐步形成。
专栏2 “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主要指标
第三章 总体布局
根据流域区域特点和实际,针对南宁市水安全保障体系的薄弱环节,实施南宁市水网工程,重点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和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实施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重大战略提供支撑保障。
第一节 水网布局
按照支撑和服务强首府战略,构建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以及落实广西水网建设的南宁市水安全保障总体布局,根据南宁市江河湖泊天然水系结构,系统构建“南北连接、东西互补”的南宁市水网格局,形成配置合理、联合贯通、安全可靠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十四五”期间,南宁市在现有供水网络安全格局的基础上,主要构建形成以供水、灌溉为主要任务,满足区域供水安全,支撑乡村振兴的水网格局。
那板水库—凤亭河水库—大王滩水库—邕江。为支撑南宁市全面完成强首府战略各项目标任务,建设南宁市中心城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以邕江为主水源,那板水库、凤亭河水库、大王滩水库等大型水库群向南宁市城区供水的第二水源供水格局,提高南宁市城区应对风险的能力,切实保障城区供水安全,为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设施基础。
红水河—仙湖水库—邕北灌区。为保障隆安县及西乡塘区、武鸣区及马山县、上林县片区供水安全,保障沿线村镇供水安全,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乡村产业振兴,构建以红水河为水源的大型灌区工程邕北灌区,提升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大龙洞水库—五化灌区—郁江。宾阳县和上林县是重要粮食生产县,但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工程性缺水并存,水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为解决上林及宾阳片区供水及灌溉问题,构建南宁市东北部大龙洞水库联合五化灌区及郁江水源联合供水格局,并与区域内其他中小型水库群互相配合,促进宾阳县、上林县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宾阳县、上林县供水、水生态安全。
伶俐水库及灌区。东部产业新城作为4个副城新城之一列入南宁市大都市区,目前主水源为邕江提水,为保障东部产业新城供水安全,解决第二水源及应急备用水源问题,规划建设伶俐水库工程,提高产业新城的用水保障水平,助力产业新城融入强首府战略。同时,伶俐水库工程可兼顾横州市灌溉供水,改善农业灌溉条件,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
第二节 区域重大战略水安全保障布局
(一)完善南宁大都市区的防洪及供水保障能力。
南宁市市域中部的大都市区,主要由主城区、武鸣副城区、东部产业新城、临空经济区、南部科创新城等区域组成,南宁大都市区水安全保障的重点规划内容为防洪减灾和城市供水能力。
大都市区濒临大江大河,时有洪涝灾害发生。补短板、加快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是下一个五年水安全保障规划的工作重点。通过扩建石埠堤,新建五象新区防洪堤、伶俐堤、六景堤,技改13座邕江排涝泵站,完善老口枢纽临时淹没避险措施,结合百色水利枢纽和老口航运枢纽的联合调度,使南宁市城区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0年一遇。规划新建陆楚水库和武鸣分洪道,与城区堤防联合,使武鸣副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继续完善横州市城区河段堤防建设,结合上游梯级水库联合调度,使该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随着广西强首府战略的大力实施,未来五年南宁大都市区的人口和产业必将高速发展。目前南宁市城市供水水源单一,水资源承载能力有限,规划新建的临空经济区和南部科创新城远离邕江主河道。因此,开辟南宁市第二水源,实施南宁版的“南水北调”,将城市南部的那板、大王滩、凤亭河等大型水库群水源调入市区,是南宁市水安全保障规划的重大布局之一。
(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南宁水网。
对于南宁市国土空间规划的武鸣—隆安农田保护区、宾阳—上林农田保护区、横州农田保护区、南部(江南—良庆—邕宁)农田保护区4个农业保护区,以新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和整合大型灌区为重点,普遍推行灌区续建配套提升工程和节水灌溉技术。拟实施以红水河为主水源,右江、郁江为补充水源,整合右江两岸灌区组建邕北灌区(大型);新建伶俐大型水库及灌区工程,整合青秀区和横州市西部灌区,并在宾阳县连接五化灌区及各座中小型水库,形成城乡共用水网;结合南宁第二水源的建设,整合大塘灌区(凤亭灌区)、大王滩灌区、明阳电灌区、那齐电灌区、蒲庙电灌区,组建新的凤大灌区(大型)。
12-
江门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2022-04-13
-
环境热评 | 谁允许以水利设施之名建设江边酒店?2022-04-13
-
侯立安院士:饮用水源新污染物防控发展方向的思考2022-04-13
-
碧水源杀出重围 再次拿下澳门跨境工业污水处理项目2022-02-28
-
工信部成立“工业非常规水利用行业”标准化工作组 秘书处设在河海大学2022-02-24
-
6亿元!碧水源中标生活输水管线工程、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人工湿地建设工程 PPP 项目2022-02-09
-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水利部关于推动建立太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2022-02-09
-
污水资源化再生利用率需≥99% 水利部印发《关于高起点推进雄安新区节约用水工作的指导意见》2022-01-19
-
水利部公布《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2021年)》2022-01-12
-
《扬州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出炉 工业园区再生水利用率达30%以上2022-01-10
-
碧水源成立新全资子公司 注册资本4384.2万元人民币2022-01-05
-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领域相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2022-01-04
-
定增落地!碧水源向中交集团中国城乡发行股份成功上市2021-12-30
-
水利部印发《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管理办法》2021-12-29
-
山东省水利厅等5部门印发山东省“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