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betway88

特辑 |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潜在市场空间分析【附各区域行业发展分析】

来源: 网
时间:2018-02-23 09:49:51
热度:

特辑 |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潜在市场空间分析【附各区域行业发展分析】土壤修复行业潜在市场空间分析根据土地类型的不同,土壤修复可分为场地修复、矿山修复和耕地修复。综合中国产业信息网、前

土壤修复行业潜在市场空间分析

根据土地类型的不同,土壤修复可分为场地修复、矿山修复和耕地修复。

综合中国产业信息网、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报告及多家券商的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信息,结合2017年化工产业十余省市90%的企业关停转移现状,和国家政策相关所提出的指标:到2020年现有位于城镇内人口密集区域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全部启动搬迁改造。推测我国有待修复的工业场地存量200万亩,根据招投标现状来看,每块地修复成本从百万至千万甚至上亿不等,保守估计以每亩地20-50万元价格来估算,则场地修复市场空间将达到1万亿元。

同样对多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保守估计我国的待修复矿山污染地块在300万亩左右,保守估计以每亩地5-10万元左右价格垃圾进行估算,则矿山修复市场空间将达到3000亿元左右。

待修复的污染耕地面积约为3.92亿亩,每亩耕地修复价格以1万元为计算,则污染耕地修复市场空间为3.92万亿。

土壤污染修复空间合计为5.22万亿。

根据“土十条”相关政策来看,“土十条”的侧重点并不在于将几万亿的资金全部投入土壤污染彻底修复,而在“防”和“控”,以实现土壤安全利用为主要目的。实现土壤的安全利用不止是靠工程修复,也可以靠成本价格更低廉的药剂改良、调整场地用途等实现。如使用药剂对重污染耕地进行改良,改良后土壤不再用于食用农作物种植,改为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或进行退耕还林等,在节约高昂的治理费用同时,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安全利用。

因此可以说,5.22万亿元的潜在市场空间只是一个远期愿景,实际上土壤修复的投资额将远远达不到上述预期。“十三五”期间,土壤修复行业的存在投入高、修复周期长、资金来源途径单一等问题会有所解决,但土壤修复行业高速发展至万亿级市场的可能性较低。

在多项政策推进下,城市场地修复和耕地修复有望率先启动,而矿区修复主要是在资源化的基础上修复。场地修复主要由于工业用地的经济效应,其修复价值能优先得到资本的认可进而启动较快,耕地修复主要还是靠政府推动。场地修复项目将占据“十三五”期间土壤修复项目的70%以上。

参考产业信息网和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相关数据,对“十三五”期间的市场占比进行调整,得到下表:

 

(数据来源公开网络及中国环联研究院)

1、“土十条”带动新增产值4500亿元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修复方兴未艾,将继续处于上升期。鉴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污染土壤修复治理都将是较长期的工作,随着“土十条”的深入推进和以《土壤污染防治法》为标志的污染责任机制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相关投入将持续增长,为土壤修复市场不断提供新的更大机遇。

《土十条》提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建设用地调查评估制度、严格管控受污染土壤环境风险、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研发土壤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和产品等,这些任务措施将有力推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和土壤污染防治咨询服务、装备药剂生产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环保产业规模。到2020年,预计可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4500亿元。

2、耕地修复—“土十条”明确千亿修复空间

2012年以来,农业部主导的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采样工作已经结束,正处于最后数据汇总、审核和报送阶段。目前,根据农业部初步统计消息表示,结合多部门判断,我国重金属污染耕地面积大约1.8亿亩,大概是全国耕地面积的10%~15%,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污染区域主要是工厂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除此以外,交通要道两岸,包括一些设施农业基地周边也存在污染。当前,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总体不容乐观,局部形势比较严峻。不过,重度污染区比例小,多数受污染地区可采取措施加以治理。对于耕地来讲,修复前景广阔。

根据土十条中指标要求:到2020年,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达到4000万亩,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力争达到2000万亩。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假设每亩污染耕地治理修复费用以1万元测算,则将形成1000亿元的治理修复市场空间。

3、场地修复—去产能新增千亿空间

《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两份意见都提出将盘活土地资源:“产能退出后的划拨用地,可以依法转让或由地方政府收回,地方政府收回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后的土地出让收入,可按规定通过预算安排支付产能退出企业职工安置费用,能够有效缓解去产能带来的冲击。”依照国家去产能目标,后续去产能仍会加大地方收入缩水压力,加之安置费用支出和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庞大,政府有动力盘活土地资产,减缓去产能负效应。

钢铁去产能新增1150亿土壤修复先导市场空间。意见提出的5年压缩粗钢产量1亿-1.5亿吨,依据典型钢厂的年产量和占地面积可计算出每万吨生产能力需要0.005平方千米土地,土壤修复价格在1000元/平方米左右,我们按照修复深度1米计算,合1000元/平方米。我国钢铁产能集中在环渤海以及中部地区,城市型布局明显,据统计,我国75家重点钢铁企业有18家建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有34家建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城市型布局的特点使得钢铁去产能盘活的有效土地资源较多,以1.5亿吨去产能,对应10%产量的钢铁厂搬迁(8亿吨产量)计算,对应产生的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可达1150亿元,未来5年年均市场空间达到230亿元。目前,2016年钢铁去产能10月底已提前完成国家4500万吨的目标,全年去产能约9000万吨。当前中央仍高度重视,2017年中频炉产能有望在上半年出清。河北钢铁项目已经逐步开始搬迁、关停,新疆也将停止对钢铁企业财政补贴,钢铁去产能正在稳步推进,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市场空间也在被逐渐打开。

煤炭去产能新增220亿元矿区土壤修复市场。《意见》提出用3-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未来退出市场煤矿以小煤矿为主,典型煤矿单位生产能力所需占地面积为0.07平方千米/万吨,根据典型矿区土壤修复案例计算出矿区土地修复成本约为640元/平方米。矿区土壤修复存量市场虽大,但煤矿依资源分布的特征使之一般远离城市,在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时,资金来源主要靠中央拨款,有效市场仍待观察。假设有效市场比例按照0.5%计算,未来3-5年市场空间将达到221亿元,年均市场空间约74亿元。此外,以京津冀为首的全国多地颁布禁煤令,区域内高能耗燃煤企业将面临技改与厂房搬迁的抉择,位于城区或近城区的场地有较高修复改造价值,土壤修复会再添增量市场。

土壤修复区域市场分析

我国的土壤修复行业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南方的土壤修复工程数量明显多于北方,政府重视度更高,发展相对成熟。其中,江浙地区的土壤修复工程多为化工企业污染场地,而重金属污染治理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两省。当前,中国土壤修复市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湘江流域、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其中,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和耕地污染较为严重,政策支持力度大;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对污染土壤修复再开发的力度较大,项目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与此同时,江西、云南、内蒙古、甘肃等地区,每年发布项目的数量与金额都在不断增加。土壤污染与治理市场已呈现由重污染区域和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中部、西部发展的趋势。

1、京津冀地区—农田污染和有机污染为主

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遭遇了超强度的开发和利用,区域内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凸现,并逐渐演变成区域可持续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随着首都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北京的一些高耗能企业迁往河北或者天津,但污染问题依然存在于京津冀地区,造成京津冀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脆弱,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事件频发,“衡水北方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农田排污和地下水污染事件”“北京宋家庄农药厂污染”“河北沧县小朱庄污染”“河北霸州梅花味精生产基地污染”“中新天津生态城污染”等环境事件的出现引起政府和人们高度关注。

京津冀地区污水灌溉导致耕地土壤污染相当严重,京津冀钢铁、化工等行业发达,导致工业污染类型多样,污染特征复杂,农田土壤污染和有机污染土壤是京津冀污染土壤的典型类型。

截止到2016年12月,河北污染场地数量最多,占京津冀地区污染场地项目53%,而北京和天津基本持平,占21%和26%。已经开展调查的河北污染场地分布不均,石家庄占了半壁江山。北京市污染场地新增项目较少,关注度高、难度大的重点项目基本已经结束。天津市以天津港爆炸事件为契机,开展了大规模化工企业搬迁,很多场地正处于搬迁或待搬迁状态,调查评估类项目较多。河北省污染场地相关工作较京、津两地相比开展较晚,但市场潜力巨大。

京津冀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治理过程困难而复杂,因此需要在环境治污和生态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然而,目前我国地方财政资金普遍十分紧张,仅依靠财政难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京津冀环保协同治理势必需吸纳社会资金来分担压力。PPP模式有市场与民间资本的介入,相对来说更容易突破行政区划,因此在京津冀地区引入PPP这种商业模式可以解决一些管理不对接的问题。河北省已于2016年设立了区域性基金:PPP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基金总规模初步拟定为100亿元。这个基金将用于支持河北区域内纳入省级PPP项目库且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PPP项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优质项目,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