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betway88

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来源: 网
时间:2021-08-19 09:01:00
热度:

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防治攻坚战 上海大气网讯:日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生态

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防治攻坚战 上海

大气网讯:日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低碳发展等三大类20项指标。

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为推动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的主要成效

(一)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蓝天保卫战方面,全面取消分散燃煤,完成中小燃气(油)锅炉的提标改造,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完成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3262家。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轨”,上海港率先实施船舶低排放控制措施。高污染车辆淘汰、新能源车推广、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等走在全国前列。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完成水源保护区排污口调整。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市河湖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净土保卫战方面,完成农用地土壤详查和类别划定,在全国率先完成重点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完成南大、桃浦等重点区域土壤修复试点。垃圾分类攻坚战方面,率先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方面,全面完成“五违四必”重点区域整治任务,“五违”集中成片区域基本消除。完成两轮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环境基础设施能力水平持续提升

完成31座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和17座污水厂新扩建工程,总处理能力达到840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7%左右,污泥设施规模突破1000吨干基/日。完成1700余个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54座雨水泵站截流改造,完成2.1万余处雨污混接改造。实施40.9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8%。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和湿垃圾集中处理能力1.7万吨/日,无害化处理总能力达到4.2万吨/日。危废焚烧规模达到36.5万吨/年。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基本贯通开放,7个郊野公园先后建成开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8.49%。

(三)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守牢生态资源环境底线。完成低效建设用地减量66.8平方公里。坚决淘汰“三高”落后产能,累计完成市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5908项,产业结构成片调整重点区域51个,实现铁合金、平板玻璃、皮革鞣制全行业退出。严控煤炭消费总量,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比重从37%下降到31%左右,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7.6%。推广新能源汽车42.4万辆,集装箱铁海联运达到26.79万标准箱。推广绿色建筑总面积2.33亿平方米、装配式建筑1.5亿平方米。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绿色认证率达到24%,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7%。

(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

成立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统筹领导。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修订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排水与污水处理等6项地方性法规和建筑垃圾处理等市政府规章,发布9项地方标准。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基本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全覆盖。完成环境税费制度改革。全面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持续深化长三角区域污染联防联控。

(五)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削减,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全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削减68.1%、38.1%、46%和25.1%,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2020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6%;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87.2%,较2015年上升11.6个百分点。地表水主要水体水质稳定改善,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95%,较2015年提高71.4个百分点;优Ⅲ类断面占比74.1%,较2015年上升59.4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

二、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发展形势

1.环境污染防治进入新阶段。PM2.5、富营养化等传统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臭氧(O3)、持久性有机物、环境激素等新型环境风险逐步凸显,碳达峰、碳中和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要求。环境问题将处于新老交织、多领域化的复杂阶段,需要在强化源头防控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上下更大力气。

2.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长江大保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及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都要求上海在率先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创新污染治理技术、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等各方面继续取得新的突破。

(二)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质量与目标定位还有差距。以PM2.5和臭氧为代表的复合型、区域性污染特征明显,大气主要污染物因子处于临界超标水平。部分河道在雨季还存在局部性、间歇性水质反复,河湖水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消黑除劣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存在。在超大城市生态资源不足的现状条件下,城市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亟需提升。

2.结构性污染矛盾较为突出。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低碳转型任重道远。能源消费总量持续走高,进一步压减煤炭消耗总量的难度加大。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维持高位水平。交通需求刚性增长,全市移动源污染物排放贡献占比持续走高。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环境挑战需尽早谋划应对。

3.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存在短板。污水处理能力尚未匹配初期雨水治理要求,排水管网老化、地下水渗漏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尚未有效处理,通沟污泥、河道疏浚底泥等处置能力有待提升。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一般工业固废等仍将持续增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统一规划与布局尚未形成。

4.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需进一步夯实,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环境治理体系有待加快构建完善。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谱写建设美丽上海新篇章,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把降碳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强化源头防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夯实绿色发展基础,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

——系统思维,整体保护。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统筹生态环境各要素、各领域,进行整体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精细管理,分类施策。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提升环境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精准发力、科学施治、依法推动。

——区域协同,共保联治。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完善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加快探索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新机制、新路径。

——改革创新、多元共治。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企业自治的良性互动。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生态服务功能稳定恢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让绿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最动人的底色,成为人民城市最温暖的亮色,为早日建成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和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上海奠定扎实基础。

2.具体指标

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到2025年,大气六项常规污染物全面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部分指标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其中,PM2.5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AQI优良率稳定在85%左右,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或好于Ⅲ类,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60%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基本达标,河湖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稳定在14%左右。

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到2025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9.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5平方米以上;湿地保护率维持50%以上,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

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相关要求,碳排放总量提前实现达峰,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持续下降并完成国家要求,农田化肥施用量和农药使用量分别下降9%和10%。

四、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前实现碳排放达峰

1.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完善动态更新和调整机制。推进桃浦、南大、吴淞、吴泾、高桥石化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加快推进金山二工区、星火开发区环境整治和转型升级。基本完成规划保留工业区外化工企业布局调整。

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钢铁产能,加快发展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短流程工艺,减少自主炼焦,推进炼焦、烧结等前端高污染工序减量调整。废钢比力争达到15%以上。严格控制石化产业规模,推进杭州湾石化产业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对象由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项目进一步转向低技能劳动密集型、低端加工型、低效用地型企业,重点推进化工、涉重金属、一般制造业等行业布局调整。聚焦低效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引导资源高效优配。

工业领域绿色升级。以钢铁、水泥、化工、石化等行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改造升级。深化园区循环化补链改造,利用新技术助推绿色制造业发展,实现现有循环化园区的提质升级,引导创建一批绿色示范工厂和绿色示范园区。以清洁生产一级水平为标杆,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化工、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清洁生产全覆盖,推广船舶、汽车等大型涂装行业低挥发性产品替代或减量化技术。到2025年,推动45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建成5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力度,建立水稻绿色生产示范基地、蔬菜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到2025年,地产绿色优质农产品比例达到70%,绿色农产品认证率达到30%以上。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10万亩蔬菜绿色防控集成示范基地和2万亩蔬菜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集中打造2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0个示范镇、100个示范基地。探索在不同类型生产主体之间形成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模式,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工作长效机制。鼓励水产养殖企业、养殖户试点生态循环模式,建设12个美丽生态牧场,建设100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比重达到80%。

大力推动节能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建设低碳环保科创功能性平台,建设一批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的节能环保产业园。积极支持相关企业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点绿色技术创新项目。支持做大做强一批节能低碳环保企业。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新能源开发利用、节能环保等项目建设。

2.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业用煤,确保重点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持续下降。在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情况下,合理保持公用电厂用煤稳定,积极推动公用亚临界煤电机组等容量替代,有序推进市内燃机调峰电源建设。结合高桥石化调整,关停高化自备电厂。对宝钢和上海石化自备电厂,按照煤电机组不超过三分之二实施清洁化改造,保留的煤电机组实施“三改联动”(节能改造、灵活性改造、具备条件的实施供热改造)或等容量替代。大力推进公用燃煤电厂省间发电权交易,开展自备电厂控煤压量后的电能替代交易。积极争取提高外来低碳电消纳,新增用电需求主要由区域内清洁能源发电和区域外输电满足。到2025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较2020年下降幅度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30%左右。

加快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推进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和沪苏、沪浙省际管网互联互通,形成国际国内、海上陆上、现货长协的多气源联保联供格局。到2025年,天然气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左右。进一步发展太阳能、风电、氢能等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加快开发建设奉贤、南汇、金山海上风电基地,探索建设深远海海上风电,推进陆上风电建设,进一步扩大风电装机规模。实施“光伏+”专项工程,重点依托工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屋顶、产业园区等,实施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积极推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建筑光伏一体化等模式,发展氢能产业集群。

提升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效率。完善能耗“双控”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健全能源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到2025年,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推广绿色公路、绿色港口全生命周期建设,进一步促进交通建设装配式工艺发展,逐步建立交通绿色设计标准体系。

3.深化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的城市客运体系,进一步完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到2025年,中心城公交出行比重达到45%以上,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持续发展绿色货运,积极推动货运向公转铁、公转水方式发展,提升铁路、水路货运比重。在上海港港区等区域,开展近零排放或低碳排放试点,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深化集疏运结构调整和站点布局优化,鼓励沿江港航资源整合,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不低于52%。积极发展江海联运、江海直达、滚装运输、甩挂运输等运输组织方式,基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快捷高效的现代化航运集疏运体系。

移动源能源结构调整。公交汽车、巡游出租车、党政机关公务车辆、中心城区载货汽车、邮政用车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车,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环卫车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80%,网约出租车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50%,重型载货车辆、工程车辆新能源汽车明显提升。积极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车应用,建成运行70座以上加氢站,燃料电池汽车达到万辆级规模以上。加大内河新能源船舶推广力度。

4.践行绿色低碳简约生活

绿色低碳建筑。不断提升建筑能效等级,推广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完善低能耗建筑体系、建筑能耗限额管理体系,全面推进新建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持续提升既有建筑能效,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建设。进一步推广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创建和既有城区绿色更新实践。

绿色产品消费。推行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结合产品品目清单管理,在政府采购中,加大绿色产品相关标准的应用。国有企业率先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鼓励其他企业自主开展绿色采购。积极发挥绿色消费引领作用,大力推广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积极践行“光盘行动”。

绿色生活创建。分类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重点领域创建活动。健全绿色生活创建政策措施。鼓励开设节能超市等,完善销售网络,畅通绿色产品流通渠道。

宁静生活环境。修订上海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完善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加强噪声达标区管理,提升监控技术水平。以高速公路、快速路、轨道交通为重点,强化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噪声污染源头控制,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管理与执法力度,强化社会生活噪声管控,倡导公民参与噪声环境管理。

5.高标准建设绿色发展新高地

打造新城建设运行新模式。将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和南汇新城建设成为“最现代”“最生态”“最便利”“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全面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行模式,新建城区全部执行绿色生态城区标准,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提升既有建筑能效。优化能源结构,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推广分布式供应模式。加强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十四五”期末,新城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80%。到2025年,新城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全面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位于全市前列。率先确立绿色低碳、数字智慧、安全韧性的空间治理模式,新城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现代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推进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逐步形成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太浦河清水绿廊,提升水域生态服务功能。打造一体化生态空间格局,整体规划设计示范区生态廊道体系,重点打造东太湖到黄浦江的绿廊。统筹区域湿地资源,建设“蓝色珠链”,以青浦区为中心,适时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在先行启动区开展近零碳试点示范,到2025年,努力实现PM2.5达标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高标准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滚动实施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推进实施一批生态保育、生态管控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健全打击非法捕捞长效机制,保护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努力恢复河口滩涂的生物多样性。坚持世界级生态岛的理念和标准,推进“海上花岛”建设。建设千亩花卉产业园,打造花卉研发、生产和销售全产业链,带动全岛生态产业转型和功能提升。大力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推广无化肥、无农药农产品,打造更多都市现代农业项目。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高起点打造临港新片区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标杆。打造高质量、一体化、可持续生态环境体系,全力建设花园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低碳城市、韧性城市。优化绿林水为网架的生态格局,建设8公里景观带,实施南岛景观绿地改造。加快建设星空之境海绵公园、顶科社区公园、赤风港湿地公园,依托水系海岸,建设慢行绿道网络。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5%。打造亲水美丽的海绵城市,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滴水湖高品质风景区建设。强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工厂和循环化园区。建设生活源固废集运利用综合体。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优化污水处理系统格局,提升重点产业污染物排放治理技术。建立低碳交通网络,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和示范应用高地。

6.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体系建设

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路线图和主要任务,同步谋划远期碳中和目标及实施路径。细化重点行业和区域碳达峰方案和举措,对能源、工业、建筑、交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和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确定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行动计划。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监管。统筹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工作合力,做到统一谋划、统一布置、统一实施、统一检查。完善碳排放管理工作机制、统计核算、目标考核等,制定碳排放管理相关地方标准,优化低碳产品等评价、标识和认证制度。

健全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机构建设。积极开展纳入全国碳交易体系的重点企业配额分配、碳排放核查等工作,并加强规范管理。深化碳交易试点,引导培育碳交易咨询、碳资产管理、碳金融服务等服务机构。积极争取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开展碳普惠工作,推进碳普惠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深入推进低碳试点。继续做好国家低碳城市、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低碳园区、低碳示范机构等试点工作,逐步扩大低碳试点范围。持续推进近零排放项目试点,强化零碳建筑、零碳园区等示范引领作用。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支持火电、化工、钢铁等行业开展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积极推进电力设备制造、半导体制造等重点行业含氟温室气体减量化试点,加强垃圾填埋场甲烷收集利用,控制秸秆还田过程中甲烷的排放。加强林地、湿地等碳汇体系建设。

长三角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加强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低碳试点示范、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合作,探索推进长三角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碳普惠试点等工作。搭建低碳产业交流平台,积极探索低碳技术合作创新机制,培育具备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低碳服务品牌企业。

(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1.水环境综合治理

(1)全面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原水系统安全保障。落实太湖水资源调度方案和长江口咸潮应对工作预案,优化流域应急调度机制。加快饮用水水源连通及有关原水工程建设,建设黄浦江上游水源(金泽)取水泵站及预处理设施。推进青草沙-陈行原水系统连通工程建设,先期建设原水西环线南段工程。结合临港水厂新建工程,配套建设原水支线工程。

水源地环境监管。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要求,完善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流动风险源和周边风险企业的监管。持续完善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太浦河水源地与上游的联动共保,完善太浦河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到2025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

(2)提升污水处理系统能力和水平

污水和污泥处理处置。实施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泰和污水处理厂二期、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启动郊区14座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统筹污水厂污泥、河道淤泥、通沟污泥工程设施建设,推进煤电基地污泥掺烧。开展泰和、竹园四期污泥干化工程及白龙港片区干化焚烧设施建设,建成浦东新区、嘉定区等污泥独立焚烧设施。到2025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9%。

市政管网建设和运维。启动新一轮排水系统建设工程,完成苏州河深隧试验段建设。完善污水管网,完成南干线改造工程,实施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管和竹园-石洞口污水连通管工程,推进合流污水一期复线工程建设,增强污水片区输送保障能力和系统安全性。推进污水二三级管网新建工程及污水泵站新建、改扩建工程,增强地区污水收集能力,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全面开展排水设施排查,健全管道、泵站等排水设施周期性检测制度,加大老龄管道维护、修复和更换力度。加强排水系统智能化管理,推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运行。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续建与新建项目,逐步推进已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管理,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3)着力防控城乡面源污染

初雨治理和雨污混接改造。建成桃浦、长桥、龙华、天山、曲阳和泗塘等6个中心城区初期雨水调蓄项目,实现周边24个分流制排水系统初雨调蓄。建立雨污混接问题预防、发现和处置的动态机制。

海绵城市建设。临港新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实行全域管控,在五大新城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北外滩地区、黄浦江苏州河两岸、桃浦科创智慧城、南大地区、吴淞创新城等区域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推动16个市级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到2025年,40%以上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完善城市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功能,增加雨水调蓄模块,推广小型雨水收集、贮存和处理系统,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水平。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划定本市养殖水域滩涂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做好分区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尾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到2025年,规划保留的水产养殖场实现尾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达到80%以上。结合高标准农田、菜田建设,率先在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区以及生态敏感区,先行先试生态沟渠、暴雨塘等农田径流污染物生态拦截技术,逐步建立各类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监管体系。全面推广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强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全程绿色防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高效植保机械双替代行动。推广新型水肥一体化等节肥、节药、节水装备,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区以及高效植保示范点。到2025年,农田化肥和农药总施用量分别下降9%和10%。

(4)加强河湖治理和生态修复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在长江入河排污口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到2025年,基本完成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建成统一的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测网络。分类整治入河排污口,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

水生态保护修复。在水源涵养区,采取人工林、草建设相结合的保护措施,提高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建设重要河湖生态缓冲带,开展景观植被种植、河湖滨小型湿地建设以及河湖岸线清理复绿等工作。持续推进淀山湖等湖库富营养化治理,实施主要河湖氮磷总量控制。以街镇为单元,开展集中连片区域化治理,建设50个生态清洁小流域。打造“幸福河”样板,逐步恢复景观生态服务功能。有序实施通江达海的骨干河道新开或疏通工程。开展全市重要河湖健康评价,基本实现骨干河道和主要湖泊健康评价全覆盖。

长三角区域跨界水体共保联治。继续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立联合河湖长制,落实太浦河、淀山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共同提升跨界水体环境质量。

2.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1)持续深化VOCs污染防治

重点行业VOCs总量控制和源头替代。按照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目标要求,制定VOCs控制目标。严格控制涉VOCs排放行业新建项目,对新增VOCs排放项目,实施倍量削减或减量替代。大力推进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溶剂使用类行业,以及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行业低挥发性原辅料产品的源头替代。加强船舶造修、工程机械制造、钢结构制造、金属制品等领域低VOCs产品的研发。鼓励采购使用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的产品。

新一轮VOCs排放综合治理。到2022年,完成石化等六大领域24个工业行业、4个通用工序、恶臭污染物排放企业的综合治理,工业VOCs排放量较2019年下降10%。

管控无组织排放。以含VOCs物料的储存、转移输送等五类排放源为重点,采取设备与场所密闭、工艺改进、废气有效收集等措施,管控无组织排放。

加强精细化管理。研究明确VOCs控制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名录清单,并制定管控方案。健全化工行业VOCs监测监控体系,建立重点化工园区VOCs源谱和精细化排放清单,将主要污染排放源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主要排污口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VOCs重点企业率先探索开展用能监控。

(2)加大移动源污染防控力度

车(机械)优化升级和油品管控。提高在用柴油车检测标准,推进国四排放标准及以下重型营运柴油货车改造达标和淘汰。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新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

机动车污染监控。健全协调机制,部门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移动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新生产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查,主要车(机)型的年度抽检率达到80%以上。全面落实排放检验和强制维护制度,研究提前实施更为严格的在用车排放检验标准。全面开展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在线监管。

港口码头和船舶污染管控。落实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研究船舶进入排放控制区使用硫含量≤0.1%m/m燃油的可行性,推进船舶氮氧化物(NOx)排放控制区建设。控制内河港口码头总量,适度控制内河港口码头发展规模。严格执行船舶新环保标准,改造现有非达标船舶,对改造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实施限期淘汰。推进港作船等船舶结构调整,探索提前淘汰单壳油轮。开展内河码头岸电和机场桥载电源建设,研究制定内河船舶靠泊和民用航空器靠桥使用辅助电源的管理规范。黄浦江轮渡、游览船和公务船使用清洁能源,鼓励新增环卫、客渡、港作等内河船舶更换纯电动或LNG能源。加大B5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力度,研究B10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应用可行性,鼓励B10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在内河船舶上使用。研究制定在用内河船舶烟度排放标准,加强燃油质量执法检查。

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严格落实非道路移动机械高排放禁止区措施,加快淘汰更新未达到国二排放标准的机械。对港口、机场和重点企业等场内机械,鼓励56kW以下中小功率机械通过“油改电”替代更新,加快推进港口作业机械和机场地勤设备“油改气”或改用其他清洁能源。对56kW以上的国二、国三排放标准的机械,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机尾气达标治理,制定技术规范,研究非道路移动机械年检措施。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